西遊記:觀音菩薩的小心思,反映出了取經路線的秘密

遲暮之美人 發佈 2020-01-06T23:05:47+00:00

眾所周知,在《西遊記》中,觀音菩薩神通廣大,也是佛祖欽點的取經任務的「欽差大臣」。但在取經過程中,觀音卻也是做了不少小動作。首先我們來看最開始指定取經計劃的時候,佛祖給了觀音三個箍,曾說「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

眾所周知,在《西遊記》中,觀音菩薩神通廣大,也是佛祖欽點的取經任務的「欽差大臣」。但在取經過程中,觀音卻也是做了不少小動作。

首先我們來看最開始指定取經計劃的時候,佛祖給了觀音三個箍,曾說「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但最後我們發現,觀音只在孫悟空身上用了一個,另外兩個收服了黑熊怪和紅孩兒為自己的門人,這很明顯,觀音有想壯大自己勢力的意思。而且黑熊怪在武藝上也不弱於悟空,紅孩兒的三昧真火又是非常強大的技能。所收之人都不是泛泛之輩。

在五莊觀一節中觀音也是傍上了鎮元子,之前小編也說過,他們之間似乎達成了某種合作,而作為神仙,唯一能動心的就是長壽。當最後悟空無奈才去尋求觀音菩薩的幫助,當時菩薩卻嗔怪悟空為什麼不早來找她。這說觀音早有這個心思,一直在等一個機會。

在紅孩兒一節當中,悟空落敗是,由於有了前幾次的經驗,而且悟空自己也說,天庭的那些神兵不中用,找一個比自己能耐大的才行。於是這次就直接找觀音菩薩。但當時菩薩卻沒有立馬去營救唐僧,相反還在悟空面前賣弄起神通來了,先是叫悟空拿瓶子裡的水,悟空拿不動,後又上蓮台,不斷向悟空展示自己的能力。小編認為,觀音菩薩這是要讓悟空心服口服,以便於悟空先找她尋求幫助,自己便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取經途中獲取一定的利益。而至此之後,悟空確實也明白了菩薩的手段,之後也是經常想菩薩尋求幫助。

但到了通天河一節中,菩薩的計劃出了紕漏,自己池子裡的一條魚下凡作妖,每年吃童男童女。也許這是這魚常年聽講聽到的,因為在我們之前菩提傳授悟空技藝時,也說過旁門中有這麼個法子,但悟空是知道沒法長壽的,但這妖精還是要試一試。(所以這裡很耐人尋味了,究竟是觀音真不知道,還是主動放下界的,每個人看法不一)。而悟空找到菩薩的時候,觀音菩薩的行為很值得深思,菩薩的反應是很慌亂的,甚至連衣服都沒穿好,就急急忙忙做好法器,隨悟空去收妖了。這時觀音菩薩應該知道自己被別人抓住了把柄,只能趕緊亡羊補牢了。

菩薩的這些舉動,反映出了一個極大的秘密。我們想想取經路線是很有意思的,十萬八千里分明是繞了不少路,向東走不是更好嗎。而且全程都只有悟空認識路。因此小編想,取經路線開始也是不確定的,但逐漸有人看到了取經過程中的利益,不少大佬可能與悟空商量著將路線朝著與他們利益相符合的地方偏移,或者朝著不利於對手的地方行進。比如一開始,從觀音禪院到火雲洞,一切都讓菩薩獲得了不少好處,畢竟取經任務是觀音直接負責的,占得了先手。但這些也讓別人看在眼裡,也動起了小心思。

在到火雲洞紅孩兒的時候,估計有不少大佬反應過來,也開始滲透悟空,而觀音似乎也察覺到了,也想適當削弱一下在悟空身上的押寶。比如紅孩兒一節中悟空求助觀音,當菩薩賣弄完一波操作後,卻想收回一根當初給悟空的三根救命毫毛。這三根救命毫毛是玉凈瓶中楊柳枝上摘下來的,作用巨大,只是開始悟空不知道。如果以後悟空知道了這三很的好處,觀音也會少一次獲利的機會。但當見識過菩薩的神通後,悟空也明白這三根救命毫毛的好處,也一直沒捨得用,直到獅駝國。

因此,取經路線也沒有表面的那麼風光,背後也有不少暗流涌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