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周武王滅紂的牧野之戰

講故事的翁老頭 發佈 2020-01-20T22:16:03+00:00

​ 牧野之戰,是周武王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今淇縣南、衛河以北,新鄉市附近)進行的決戰,史曰武王克殷、武王伐紂。商朝自商湯滅夏而立,經歷600多年後,傳位至第31位國王帝辛(商紂王)時,已是危機四伏。帝辛耗巨資建鹿台、矩橋,造酒池肉林,使國庫空虛。

牧野之戰,是周武王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今淇縣南、衛河以北,新鄉市附近)進行的決戰,史曰武王克殷、武王伐紂。商朝自商湯滅夏而立,經歷600多年後,傳位至第31位國王帝辛(商紂王)時,已是危機四伏。帝辛耗巨資建鹿台、矩橋,造酒池肉林,使國庫空虛。寵信愛妃妲己以及飛廉、惡來等一幫佞臣,妄殺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造成諸侯臣屬紛紛離叛。軍事上帝辛致力於用兵於東南夷族,雖然戰爭取得了勝利,但商軍主力遠征東夷,造成商都朝歌(今淇縣)空虛,無兵可守。故《左傳》稱:「紂克東夷而損其身」。


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周武王親率戰車300乘,虎賁(精銳武士)3000人,以及步兵數萬人,出兵東征。同年1月21日,周軍抵達孟津,與庸、盧、彭、濮(pú)、蜀、羌、微、髳(méng )等部族會合,聯軍總數達4.5萬人,20日拂曉,聯軍進至牧野。帝辛驚聞周軍來襲,倉促武裝大批奴隸、戰俘,連同守衛國都的軍隊共17萬,開赴牧野迎戰。

《逸周書·克殷》記載 :周軍先由姜子牙率數百名精兵上前挑戰,震懾商軍並沖亂其陣腳,然後周武王親率主力跟進衝殺,將對方的陣形徹底打亂。商軍中的奴隸和戰俘全無鬥志,紛紛倒戈,帝辛既然強迫這些奴隸和戰俘上戰場,自然會在後方以親信部隊押送,防範他們反叛或逃跑。這些少量忠心的禁衛軍,也是帝辛手中最後的底牌。然而前方的徒眾在周軍的強大衝擊下慌不擇路地往回跑,遭到了後方精兵的阻攔。好漢不敵人多,在人潮的衝擊下,這些武士也陣腳不穩。奴隸們為了逃命,加上被後面人潮推動,於是倒戈相向,亂打一氣。再加上身後聯軍的戰車、甲士、步兵一層層的進攻,帝辛的最後一道防線也守不住了,不得不快馬加鞭,逃離戰場,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

大家知道,我國有明確紀年的歷史開始於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此前的歷史大都無明確的紀年,很多歷史事件的年代眾說紛紜。武王伐紂「牧野之戰」,史書記載有其事,可是戰爭發生的具體時間,卻不得而知。為此,二千多年來,為搞清楚這一重要事件發生的時間,各家均在考證推測,據不完全統計,結果竟有44個之多,早晚相差一百多年。


1976年3月上旬,陝西省臨潼縣零口公社西段大隊(今臨潼零口鄉西段村)的農民在搞水利建設時,於地下掘出了一個銅器窖藏和一批銅器,共出土了壺簋、盉等禮器5件,甬鍾13件,斧、鑿、鏟、削、角刀、鏟刀等工具23件,戈、鏃等兵器7件,車轄、帶扣、扣飾、馬絡飾等車馬器105件,銅餅、銅器座各1件。青銅器利簋就在其中。

簋是一種古代食器,用來盛裝煮熟的稻、粱等食物,猶如現在的飯盆,飲宴時使用。它又是一種重要的禮器,盛行於商、周時期,使用者一般為王侯貴族。簋和鼎配套使用,盛裝上食物、犧牲等供奉在神壇上祭祀天地祖先。周代禮制中對鼎用簋的使用有嚴格規定: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九鼎八簋」是最高禮儀,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越級使用違反禮制,且有「問鼎之嫌」。

利簋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深腹,雙耳有珥,作獸首口銜鳥頭狀,圈足下有方座,重7.9千克。利簋的腹部和方座座壁的紋飾是以饕餮紋為主題;兩側加飾倒夔紋;圈足飾夔紋帶;方座面四隅加飾蟬紋;都用雲雷紋為底來襯托主題。方座上的獸面造型與利簋腹部的主體獸紋相仿,獸面巨目凝視,森嚴恐怖。仔細觀察,在利簋的圈足部位還裝飾有夔龍紋,呈二方連續圖案繞利簋一周,方座四隅飾以蟬紋。獸面紋、夔龍紋和雲雷紋三種紋飾共同裝飾在青銅利簋上,線條流暢清晰,給這隻肅穆莊嚴的西周銅簋平添了幾分凝重和神秘。

利簋腹內底部所鑄4行33字銘文,雖很簡略,卻記錄了一次重大歷史事件,即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戰」,因此,也有人稱其為「武王征商簋」。利簋內壁銘文明確記載「武王征商」之役發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歲」星正當中天。在「夏商周斷代工程」實施過程中,碳14測年專家用西周初年遺存中出土的炭樣作了測年,給出武王伐紂之役發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的年代範圍;天文學家依據銘中所記「甲子」日「歲」(木)星在中天的天象,參照《國語·周語下》記載的天象記錄,計算出武王伐紂的時間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由此,古代史上這一著名的戰役有了一個絕對年代;它為商周兩代的劃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據。而現在我們可以明確的說出那場戰爭發生的時間―――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而這個日期的確定,要歸功於利簋銘文記載。利簋銘文雖然簡略,卻是有關武王伐紂史實的唯一文物遺存,價值、意義非凡,譽之為價值連城都似嫌太輕。

之前,由於缺乏實物資料,關於牧野之戰的具體日期,千百年來,史學界多有紛爭,歷代學者根據有關記載推算出的年代就有數十種之多。利簋的發現,除澄清了以往關於武王伐紂具體日期疑惑意外,還證實了古籍中所載的「戰一日而破紂之國」的正確記載。利簋是目前確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也是有關武王伐紂史實的唯一文物遺存。它在夏商周斷代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價值與意義非凡。因而,「利簋」同「晉侯蘇鍾」、「虢季子白盤」、「馬王堆帛畫」等64件文物被定為「國家寶藏」,為確保安全穩妥,禁止出國展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