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是追求,還是逃離?

海外達人kofi 發佈 2020-02-10T19:37:45+00:00

人的出生是一個被選擇的過程,而成長是一個選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對比,而不少人在這樣的對比中迷失了自己,例如你看到了你的同齡人結婚了,買了樓,買了車,還有了孩子,對比自己的情況,你會覺得別人過得比你幸福,加上周邊的三姑六婆給你的壓力,生活變成了拖著無數的鎖鏈前行。

人的出生是一個被選擇的過程,而成長是一個選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對比,而不少人在這樣的對比中迷失了自己,例如你看到了你的同齡人結婚了,買了樓,買了車,還有了孩子,對比自己的情況,你會覺得別人過得比你幸福,加上周邊的三姑六婆給你的壓力,生活變成了拖著無數的鎖鏈前行。生活變成了任務式,為了完成某些人的期待而迷失方向。

你有安靜下來思考我們一生在追求什麼嗎?我選擇移民是背叛嗎?這個看似是哲學的問題,其實是一個無底洞問題,是沒有答案的。有句話:吾心安處,便是吾鄉。優秀影片《布魯克林》或許可以給你一些啟發,它講述一個關於漂泊遠方與回歸故鄉、個人自由與家庭責任的故事。年輕的女主角艾莉絲·萊西生活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的愛爾蘭小鎮,那裡經濟凋敝,年輕人工作前景渺茫。艾莉絲原本也是和大家一樣,過著可以預見的那種生活:在小鎮中找一個穩定的工作,嫁一個穩定的人。

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她的人生,在大西洋那邊的布魯克林有一份工作,既有能力又有魅力的姐姐把這個機會讓給了內向敦厚的妹妹,並資助她離開小鎮,姐姐說:「在故鄉我可以為你買一輩子的衣服,我願意這樣做的。但是在故鄉我卻買不起一個你想要的未來,這是我送你離開的原因。」

帶著家人的期望和未知的期盼,艾莉絲的登上了開往布魯克林的輪船,在慢慢前行的輪船上,踏上異鄉之路的她受暈船折磨,但這些都無法阻止她對那個陌生國度的嚮往。與千萬移民者相似,起初並沒有順利,她在盡力讓自己適應下來,她需要花很多時間讓自己看起來不像異鄉人。她一直保持著與姐姐聯繫,在後來也回到那個長大的小鎮,但迎來的不是興奮,也不是留戀。

再次登上前往布魯克林的路,此刻的艾莉絲更加自信從容,她知道這次不是離開,而是回歸。艾莉絲在離開故鄉後變得更加堅強獨立和勇敢自信,她掌握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明白了在追求什麼。

這不是一個傷感的故事,千萬移民的朋友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相同的感覺。當你有移民念頭那一刻起,應該要明白,前方不會是鮮花,但可以自己栽種鮮花,若干年後,你會享受這些鮮花帶來的愜意。不需要有負擔,每一個都是獨立的個體,追求自己喜歡的一切並沒有錯,也不是背叛,是忠於內心。

把人生拉長,我們面對的是教育,生活環境,健康,工作,以及瑣碎事。在千萬移民群體的中我們也找到共同點,很坦白:

難以承受的房價

近年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的房價居高不下,雖然有放緩的跡象。但是仍然改變不了80後想要靠自己奮鬥在北上廣深買房幾乎不可能的現象。儘管,房產泡沫的理論依然被大家關注,但房價居高不下的事實短時間無法改變。

舌尖上的冒險

風波不斷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什麼時候才到頭?這幾年發生在食品、藥品領域裡的各種「門」或者「事件」太多了。每天都不用特意去搜索,電視、網絡里的新聞,甚至是手機里的「段子」,關於某某食品添加劑超標、有毒或者致癌,某某藥品造假、甚至致死等的消息從沒間斷過。

買東西的時候腦袋閃過的第一念頭:是不是假的。即使在正規渠道,也無法讓人放心,真的太難了。

失去了安全感

相信有移民念頭的太多是中產階級,這部分人不乏是企業家。原材料、勞動力和營銷成本上升,企業稅費負擔沉重,內外需不振、業務萎縮,企業資金短缺、融資難、經營難,是各個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突如其來的政策讓企業搖搖欲墜,「打敗你的可能不是技術,而是一份文件。」

你已走過這樣的路了,孩子也要如此嗎?這是很多促使很多客戶下定決心的原因之一,我們在眾多的客戶諮詢中也常聽到這樣的訴說。那麼既然移,移哪裡又是一個問題,縱觀現在的移民市場,最好移的便是加拿大,適合大部分中低階層。追求文藝氣息,悠閒生活的,那必然是歐洲,愛爾蘭,比利時,盧森堡這三個國家你一定會動心。

你的心決定你的方向,無私奉獻?犧牲自我成就別人?拜託,沒有人可以天天談偉大的!不勉強,不逞強,有力掌控自己的生活,才能談幸福。

移民,是追求,還是逃離?或許都不是,是過生活!僅此而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