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徐遠:技術進步會逆轉城市聚集嗎?

商業家 發佈 2020-02-11T21:09:31+00:00

人口向城市聚集是現代經濟的必然要求。中國的城市化未來還有多大的空間?北京大學國發院教授徐遠的新作《從工業化到城市化》為我們具體揭示。徐遠認為,技術手段的進步和淺層交流的增加會派生出深層交流的需求,城市聚集會持續加劇,而不是逆轉。

人口向城市聚集是現代經濟的必然要求。中國的城市化未來還有多大的空間?北京大學國發院教授徐遠的新作《從工業化到城市化》為我們具體揭示。徐遠認為,技術手段的進步和淺層交流的增加會派生出深層交流的需求,城市聚集會持續加劇,而不是逆轉。

文丨徐遠

向城市聚集:永遠的進行時

我國的城市化率和大城市化率還很低,進一步向城市聚集還有很大的空間。而且,聚集度很高的已開發國家,人口依然在向大城市聚集。向城市聚集,永遠在路上。

前面講到,城市是現代經濟的載體,人口向城市聚集是現代經濟的必然要求。下一個問題是,我們的城市化未來還有多大的空間,城市化的方向是什麼?

梳理目前的資料和狀況,我的基本判斷是,我國城市化的空間還很大,聚集不會停止,而且是永遠在進行中,未來的方向是大城市會進一步發展,城市間的人口也會不停交織流動。在主要大城市的周圍,可能會形成城市群。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這個問題,分別是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結構和高城市化水平上的進一步城市化。

首先,從城市化水平看,城市化空間還很大。目前我們國家城市化率還是比較低的,2018 年只有 59% 左右,已開發國家已經達到 80%,所以我們收入進一步增長的話,這個空間還有 20 個百分點以上。

根據很多國家的經驗,到 70% 這個點是個拐點,很多國家上升到 70% 就完成了快速城市化,再往上增長到 80%、90% 的時候速度會變慢,中國還沒有到達這個點,未來快速上升的空間還很大。


進一步說得細一點,我們國家的城市化率這個數據,是需要斟酌的。我們看的是常住人口,還有一個是戶籍人口,戶籍人口的城市化率低很多,現在剛過 40%,也就 41% 左右。這樣看的話,空間就更大。

倘若把非戶籍常住人口算作「半城市化」,我們2016 年的城市化率在49%。從這個角度看,目前的有效城市化率, 還是很低的。

下圖是全球十大經濟體的城市化率。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國家的城市化率都比我們高,印度是唯一的例外。但是印度的人均收入只有我們 1/5,不好比。

換句話說,印度的城市化還沒有真正起飛,城市化率低是正常的。如果看一些其他主要大經濟體的城市化率(阿根廷、墨西哥、澳大利亞、沙特、土耳其、韓國、南非、俄羅斯等),絕大多數比我們高很多。

發展中國家中,印尼、泰國的城市化率比我們低一點,在52%~54% 的水平。 這兩個國家都是典型的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經濟很早就起飛了,但是人均收入一直在中等收入水平上徘徊,沒有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

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很複雜,眾說紛紜,從有限的國際經驗上看,和城市化停滯不前是聯繫在一起的。再回過頭來看我們國家,城市化並沒有發生停滯現象,局勢正在扭轉,城市化正在取代工業化,變成經濟發展的主發動機。

其次,從城市化的結構上看,我國的城市依然有很大潛力。所謂城市化的結構問題,是大城市、中城市和小城市的比例問題, 以及城市聚集的形態(比如城市集群)。

數據表明,我們國家的大城市率還是比較低的。我們國家百萬以上城市人口占全國人口比重是 24%,跟其他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見下圖)日本、澳大利亞在 70% 左右,韓國、加拿大、美國在 45% 左右。相比之下,我們的差距太大了,人口還有很大的聚集空間。即便考慮到我國大城市人口的低估,這個基本判斷也不會改變,因為我國有13.7 億人口,大城市率與韓國、美國、加拿大等有 21% 之多的差距,意味著要有 2.9 億的低估才能持平。


大城市率比我們低的是德國、法國,這兩個國家的大城市率低,是歷史的、財政的原因,和中國不太好比。比如說,它們有悠久的封建傳統,權力非常分散,財政資源也很分散。

而我們國家從秦統一六國開始,2 000 多年來一直是統一的集權國家,財政資源也很集中,資源分散不是我們的方向,我們的發展更可能向大城市集中的方向靠攏。

很多人會擔心,我們國家的大城市已經人滿為患,還能聚集多少人?用什麼收入來養活這些人?

我們來看下圖,這是一些大城市的經濟密度,也就是大城市建成區每平方公里的經濟產出。

中國北上廣深平均是 2.7 億美元左右,在國內名列前茅,但是與世界上其他大都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比如,首爾達到 4.81 億美元,比我們高約 3/4,新加坡達到 9.24 億美元,香港達到 10.41億美元,都是我們的3 倍多,東京14.47 億美元,是我們的5 倍多,紐約更是高達 18.8 億美元,是我們的 7 倍。

這一組數據表明,給定空間上的產出,我們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如果我們能學習比較好的城市管理,產出增加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事實上,目前城市管理中的困難,是我們上升的空間,為我們指明了方向,而不是作繭自縛的理由。

再來看下圖,是三大都市圈 GDP 和人口的占比,我國是北上廣深四大城市的人口,拿我們的四大和人家的三大比,我們國家還是比較低的,不管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口。

大家知道,我國四大城市的人口,是行政區人口,不僅包含建成區,還包含了周邊的遠郊區。比如說北京,北京很大,總面積 1.6 萬平方公里。因此,綜合起來看,從橫向比較看,我們國家大城市占比還是很低的,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技術進步會逆轉城市聚集嗎?

前文說到,在人口聚集度已經很高的國家,比如日本、美國, 人口依然在向大城市聚集,東京、紐約依然在吸附人口。從這個觀察中,我們隱約看到人口的聚集是沒有止境的。

不過,我們也要反過來問:過去人口是往城市聚集的,未來一定會這樣嗎?交通、通信技術的快速進步,會逆轉這一趨勢嗎?

這一問題提出的背景,是信息技術的進步,使得很多時候人們不需要面對面就可以完成交流。電話會議、視頻會議設備慢慢成為很多企業的常備設施,很多人甚至可以遠程上班,還需要擁擠在城市裡嗎?

虛擬現實常常可以以假亂真,真需要面對面交流的話,藉助現代交通工具和發達的道路系統,人們可以很快見面。未來從杭州到北京的時間可能就是半個小時,那麼未來城市聚集的趨勢會不會逆轉呢?

現實中的兩個額外的考慮,使得人們希望城市聚集的趨勢被扭轉。

第一個是房價。現在大城市房價這麼高,很多中低收入家庭不堪重負,希望能夠逃離大城市,卸下沉重的住房負擔。逃離北上廣的聲音,在每次房價上漲的浪潮中都會響起來。

第二個是城市的擁堵、污染、噪音等不太舒適的因素,使人們開始懷念「花園城市」的小鎮生活,甚至「田園牧歌」的鄉村生活。

關於這個問題,有多種不同的觀點。有的人覺得會逆轉,有的人覺得不會,還有的人覺得中短期和長期的趨勢是不一樣的。

在中短期,大概十年二十年,城市肯定會聚集的,因為技術還沒有那麼發達,但是長期看有可能城市會分散,因為城市聚集到一定程度,效率會越來越低,成本會越來越高,對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同時,技術的發展使小城市發展不受局限,機會和大城市是均等的,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教育、通信問題,而且人類攻克了重大的疾病,醫療資源的聚集也變得不重要, 城市作為效率和專業化分工的產物可能就不那麼重要了,所以未來會分散。

各種觀點都有,我們如何思考這個問題呢?我們不妨從一個提問開始:技術進步不是第一次發生,過去也發生過,那麼過去的交通和信息技術的進步,是加劇還是扭轉了城市聚集的趨勢?

這個問題問出來,答案是顯然的。人類過去的交通和通信技術的進步,比如馬車、火車、汽車、電報、電話,都加劇了人口向城市的聚集。

倘若新的技術不僅不加劇聚集,還逆轉聚集,我們就一定要追問,新技術和老技術到底哪裡不一樣?

先來看交通運輸類技術。一眼望去,所有的交通技術都是為了「旅行更快」,所有的運輸技術都是為了「運輸更多」,新近的技術進步也毫不例外,都是在這個方向上繼續前進。

看起來,我們沒有顯然的、確定性的理由認為交通、運輸技術的進步會導致趨勢的逆轉。

再來看通信技術。很多人認為通信技術的新近發展,比如視頻會議、虛擬現實等,使得面對面的交流成為不必要,因此人們可以在物理空間上散開,不需要聚在一起了。真的是這樣嗎?

不妨看看已有的證據。電話的出現,特別是行動電話的出現,使得人們隨時隨地可以溝通,那麼行動電話是減少了人們的見面, 還是增加了人們的見面呢?

稍微想一想就知道,是增加了,而且增加了很多。

沒有行動電話的時候,信息溝通不便,很多時候人們也就不見面了。電話出現了,彼此情況溝通多了,發現很多事情在電話里說不清楚, 反而產生了見面的需求,於是見面反而多了。

所以,通信技術的進步不僅沒有替代見面,還引發、創造了更多見面的需求。我們不妨把前者叫作「替代效應」,後者叫作「引發效應」。

目前看,引發效應遠遠大於替代效用,行動電話的出現增加了而不是減少了人們的見面需求。

另外一個經常討論的案例,是線上教育能夠取代線下教育嗎?現在網上有很多公開課,有的還是免費的,那麼未來「學校」 還存在嗎?會不會被替代?

我自己是個老師,教書為生,我的體會是很難。為什麼呢? 因為學校上課,並不是傳達標準化的信息,更多是對於信息的解讀。

如果只是信息的傳達,那麼學生看書就行了,上網就行了, 根本沒必要上課。課堂教學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念教科書,而是解讀教科書。

而且,很多時候,教科書也不一定很準確,需要批判性理解,這一點對於大學和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要。

知識總是在不斷積累、疊代的,教學更重要的是討論,是學會批判性地理解和吸收信息。這一點,千百年來從來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而且,學校的價值,也遠遠不止上課這麼簡單。用一句時髦的說法,學校是個平台,價值遠遠超過授課。

學生們一起活動, 彼此交流,接觸各種新鮮事物,也是學校重要的價值。就大學學習而言,很多時候並不是老師教學生,而是師生互動,甚至是學生教老師,教學相長。

我曾經說過一句開玩笑的話,我說在北京大學這樣的地方, 根本不用看老師的水平怎麼樣,學生們是一群聰明的猴子,彼此比賽就能不斷進步。進個好大學,就是找一群聰明的夥伴,彼此激發,共同進步。

學校這個例子,也說明我們對於「交流」這個詞,要有廣義的理解。大家碰在一起,交流的東西可以很多打個電話,或者開個視頻會議,很難替代複雜的交流。

而且交流可以創造出更多的交流需求,這就是上文說的引發效應。人類終究是社會性的動物, 更多的交流合作,是這個物種的本質需求。

從另一個角度概括剛才的兩個例子,也可以說是人們的交流是分不同層次的。標準化的信息是可以在線上完成的,但是微妙信息的交流是很難的,見面也是不夠的,要反覆多次見面。

舉個例子,人們之間的信任,是個奇妙的事情,往往要反覆見面,多次交流,了解彼此的脾氣、品格,才能慢慢建立。

你看生意人談生意,不是見面就可以的,要多次溝通,了解對方的脾性,才能知道能不能和對方做生意,能做什麼樣的生意、多大的生意。

剛才是從需求的角度分析,我們發現,人類的交流的需求是沒有止境的,沒有「完全被滿足」的時候。有了這個基本判斷,我們就已經大致明白技術的進步,其實不會滿足人們的所有需求, 也不會導致城市聚集的逆轉。

那麼,如何供給這麼多的需求呢?

這就回到一個基本的問題,人類的技術不管多進步,每個人每天都只有 24 小時。人們能做的,是儘可能高效使用這 24 小時。

隨著收入的提高,時間成本就更貴,這 24 小時就更貴,人們就更不願意把這寶貴的時間浪費在交通上,更加願意聚集在一起,這就是城市。所以,聚集還會繼續。

目前看到的趨勢是,現代各種技術的進步,為建設高密度、宜居的城市提供了可能。

紐約最好、最貴的住宅,集聚在中央公園附近,住在這裡既欣賞了城市好風景,又享受了核心區的繁華便利。未來的城市中心,會出現更多這樣的高端住宅。

本文整理自《從工業化到城市化》徐遠著,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10月版


徐遠,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融學教授,北京大學數字金融中心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美國杜克大學經濟學博士,著有《從工業化到城市化》《城裡的房子》《經濟的律動》等。

相關閱讀:



《從工業化到城市化:未來30年經濟增長的可行路徑》

徐遠 著


中國做對了什麼?經濟發展是否有規律可循?未來該怎麼做?繁榮有何秘密?北京大學國發院教授徐遠新作,系統探討從工業化到城市化的40年發展邏輯和增長拐點,深入分析未來經濟發展新動力和機遇。

城市發展的歷史就是人類文明的進化史。城市有形和無形的巨大網絡,綜合樂個體和節點的力量,蘊藏著未來各種潛在的機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