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方式可從大腦分工入手,做好左右腦聯結,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if枕邊育兒 發佈 2020-05-25T20:25:16+00:00

最近重溫《爸爸去哪兒6》,看到楊爍一雙兒女在郴州「吵架」畫面,感覺像極了我們大寶、二寶的日常爭吵瞬間。

  • 文|全文共1932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

最近重溫《爸爸去哪兒6》,看到楊爍一雙兒女在郴州「吵架」畫面,感覺像極了我們大寶、二寶的日常爭吵瞬間。大寶常常被二寶氣哭:「弟弟,你不能這樣!啊……55555……」

有次楊爍被安排去田裡割水稻,留下哥哥雨辰照顧不到3歲的妹妹曦曦。可妹妹也是個有主見的小姑娘,哥哥讓往東,她偏往西;哥哥讓走,她偏立住不動。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氣得哥哥號啕大哭:「有你這麼當妹妹的嗎?!」

最後沒辦法的雨辰,哭哭啼啼的帶著沒心沒肺的妹妹去找爸爸。得知雨辰哭的原因後,楊爍問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是男孩還是女孩?」雨辰抽噎著回答:「男孩。」爸爸接著板著臉說:「男孩還這麼愛哭?」後來楊爍接受採訪時表示,養女孩沒辦法,得寵!但男孩不一樣,他將來的成為男子漢,不能嬌慣。

像楊爍這樣的思考方式,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在少數。然而不管男孩女孩,當他的情緒爆發時,不是一句「你要堅強」就能解決問題的。要想真正解決問題,緩解他們的情緒「堵不如疏」。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下,人類大腦的主要分工是什麼?

人類大腦分工有不同

國際著名教育家丹尼爾·西格爾在《全腦教養法》一書中提到:大腦分成左右兩部分。左腦熱愛秩序,講究邏輯、秩序、真實和語言。右腦關心經歷的含義和感受,注重人際關係中的情感和體驗。

也就是說,左腦與我們生活中表現的邏輯思維有關,而右腦則主導我們的情感情緒。若大腦不能左右整合,只從一側獲取經驗時,就會出現問題。

如果遇到問題,我們只用右腦思考,那麼我就會忽略事情真相而被自我想像和無邊的情感淹沒。就好比跟人吵架,人在氣頭什麼話都說,一些不是本意的傷人的話語都會脫口而出。這時候我們就是用右腦看待問題,完全忽略真相

同樣,如果我們只用左腦思考,那麼生活只有刻板的印象,沒有情感可言。就像一個人如果表面太過堅強,遇到不開心的事強裝無所謂。這就是刻意用左腦思考,遏制右腦的情緒。

如何正確使用大腦?

楊爍對待兒子,就是要求他用左腦思考,是男孩就得堅強,不該哭哭啼啼。但人都有各種的心情,如果一味逃避情緒,讓孩子控制自己不表達出來,負面情緒積累多了,反而會過剛易折,傷害孩子。

當孩子鬧脾氣時,父母的做法直接影響孩子將來的性格。下面這3種不同的處理方法值得我們思考,一起來看看吧!

1、聯結左右腦,做好自我調整

既然我們對人的大腦構造有所了解,那不妨先從自己開始做出改變。回想一下,我們是不是也曾被生活瑣事逼得情緒爆發難以控制自己?或者在面對孩子痛哭流涕時手足無措,根本解讀不了他的情緒

這是因為我們自身大腦就沒有很好的聯結,左右腦不能很好地合作處理一件事,才導致我們關鍵時候不能將大腦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

比如孩子聲淚俱下地跟你說,他今天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了,你的安慰、勸告都不起作用。這時候家長要牢記一條原則:「理解第一,解決第二

用右腦去理解孩子情緒,再用左腦引導他思考。這種左右腦聯結需要我們不斷練習,才會越用越順利。親子關係也才會得以改善,和變得更加親密。

2、認清孩子的情緒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一臉失落地埋怨你:「你只關心弟弟/妹妹,一點也不考慮我的感受,你們根本不愛我了!」

當你聽到這樣的話時,請停止詫異、憤怒或者解釋,因為你用左腦跟孩子錯誤的邏輯較勁,得來的不是孩子的認同,而是他右腦更激烈的回擊(還記得嗎?左腦是邏輯,右腦是情緒)。

Ps:孩子本可能還有一些理智的右腦便完全消失了,最後你倆吵得不可開交,都是在用「不是事實的情緒」傷害對方。

處理情緒問題,統共分兩步

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中提到:如果你不能管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如果你不能推己及人並擁有有效的人際關係,無論你多麼聰明,都不可能走得很遠。

第一步:啟動右腦

這時候,努力讓自己保持清醒,意識到孩子是在用右腦跟你發泄情緒呢!於是你也啟動右腦,跟孩子的右腦連線。

詢問他為什麼會說這樣的話,記住,不管孩子跟你抱怨什麼,都不要打斷試圖解釋或否定他,因為使用右腦的孩子,說的話可能會失真。

聽他說就好了,認同他的情緒,他失望也好,生氣也好,這是他的情緒。情緒沒有對錯,先認同他這些感受

第二步:引導至左腦

等孩子發泄得差不多了,你再啟動左腦來講道理。因為這時候的孩子一般都恢復理智了,他也更容易啟動左腦來思考問題。你講清楚事情後,記得再跟他商量解決問題的對策。比如孩子覺得哪個方面媽媽偏心了,需要媽媽怎麼做才能達到平衡。被尊重與傾聽的孩子,往往會體貼得出乎你意料。

枕邊育兒寄語:

後來楊爍也公開承認,自己教育孩子確實有問題,不該太嚴厲。而我認為,管理孩子的情緒,其實也是管理我們家長自己的情緒。當孩子被淹沒在情緒的洪流中時,往往也是他最需要你的時候。要想將孩子從負面情緒中調整過來,首先我們得自己保持冷靜,不被孩子的情緒擾亂了陣腳。你是如何管理你家孩子情緒的?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往期回顧:

過半女孩成績優於男孩,或因養育走極端,楊爍「嚴以律兒」遭批

「男孩更容易成為熊孩子?」聰明爸媽這樣做,養出的孩子更出色

養女孩明明比男孩壓力更大!一位寶媽道出心聲:養女兒費錢更費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