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助力「抗疫」」曾梵志——藝術家筆下的白衣天使

中國美術報網 發佈 2020-02-25T14:11:33+00:00

曾梵志協和醫院三聯畫之一 油畫 180×460cm 1991年曾梵志 協和醫院三聯畫之二 油畫 180×460cm 1992曾梵志 協和醫院三聯畫之三 油畫 180×460cm 1992年協和醫院系列作品的由來《協和醫院系列》為曾梵志創作早期的代表作品。


中國美術報網 培新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人們,為了取得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早日勝利,不計得失,投身於抗疫的各條戰線,譜寫了無數的英雄讚歌。在這場戰役中,沖在最前面的是我們敬愛的醫護工作者,他們是砥礪前行的勇者,為人們傳遞必勝的信念。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致敬!

2月12日,在湖北美術學院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期間,傑出校友、著名當代藝術家曾梵志先生向湖北美術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100萬元人民幣;另分別向武漢協和醫院和金銀潭醫院分別捐贈50萬元人民幣,共計200萬元人民幣用於支持武漢抗擊疫情及疫病防治工作。


曾梵志 協和醫院三聯畫之一 油畫 180×460cm 1991年

曾梵志 協和醫院三聯畫之二 油畫 180×460cm 1992

曾梵志 協和醫院三聯畫之三 油畫 180×460cm 1992年

協和醫院系列作品的由來

《協和醫院系列》為曾梵志創作早期的代表作品。藝術家曾梵志,中國當代藝術的領軍人物之一。1964年出生於武漢,1991年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他創作《協和醫院系列》期間,住在武漢一所醫院的隔壁,他住的房子沒有洗手間,因此他每天經過武漢這家醫院的走廊借用洗手間,周圍或焦急或茫然的病人們逐漸成為曾梵志每日所見的必須,手術台、人體、痙攣的眼神,這些元素在曾梵志1991年到1994年的作品中呈現出來,形成了個人早期風格。


協和三聯畫之一 左聯

公開的秘密之一

由於醉心於「亂塗亂畫」,曾梵志中學便輟學。17歲的曾梵志與一些熱愛美術的朋友到處遊歷,在北京和上海接觸了西方的現代畫家的作品,使他非常震驚。他立志進入藝術的殿堂學習,但是卻因為文化課不好,連續四年高考都落榜了。直到1987年第五次高考以高出文化課分數線一分的成績,考上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


協和醫院三聯畫之一 中聯

公開的秘密之二

「其實那幅畫並不是畫的武漢的協和醫院,而是武漢市十一醫院。」曾梵志透露,當年他畫《協和醫院三聯畫》的時候住在十一醫院隔壁,在醫院看到很多故事,之所以命名「協和」是因為當年武漢人有個口頭禪——不行,就去協和。

作品介紹

協和醫院系列組畫為氣勢恢宏的群體肖像,採用古典主義宗教祭畫的三聯畫形式創作完成大尺幅作品。其中《協和醫院三聯畫之二》作品中聯部分借鑑米開朗基羅名作《聖殤》的構圖,將悲愴的情感注入到作品中。


協和醫院三聯畫之二 中聯

米開朗基羅23歲時的成名之作《聖殤》,存放於羅馬的梵蒂岡聖彼得堡大教堂


曾梵志自述:「我所畫的每一張畫,其實提出的都是一個問題,人的問題,從生到死的一系列問題、人所面臨的所有困境。那時我天天都看到醫院裡那種排隊候診的場面,看到病人出事、搶救的情景,從醫院聯想到人生很多相似的東西。我忽然覺得,這就是我要畫的那種感覺,我想應該畫一組這樣的作品。」

協和醫院系列作品中描繪了醫院中病人井然有序地排著隊準備用餐,病人正接受輸液其中有些還悠閒地抽著煙,以及病人依序向醫護領藥而去,逐漸走向康復的未來。藝術家用自己的藝術語言表現這些病人的形象,畫風粗獷,醫生和病人的衣著顏色統一為白色,人物造型扭曲變形,眼神古板,透露著一絲恐懼與不安。畫中的人物,無論是各類醫護人員還是病人,他們的頭、手都被突出、誇大,肢體語言也被放大,給人留下沉重和壓抑之感。此時剛畢業的曾梵志的藝術創作擺脫了模仿狀態,跨入成熟的個人風格。

在美院學習的時候,曾梵志鍾情於二十世紀初的德國表現主義和新現實主義。先有麥克斯·貝克曼等藝術家,後有英國表現派藝術家盧西安·弗洛伊德等藝術家都對其藝術創作產生影響。


曾梵志 憂鬱的人 油畫 110×90cm 1990年


《憂鬱的人》這幅作品,是曾梵志在他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創作的。1992年他以500元的價格出售給了一家基金會。19年之後,成名之後的曾梵志,用超過千萬的重金回購了這幅作品。這幅同學的肖像畫對於曾梵志的意義在於,讓他學會了如何用自己的感情去表達自己所要描繪的對象,記錄了他藝術發展的轉變。這件作品繪畫風格直接引發出曾梵志協和醫院系列作品。

香港佳士得2013秋季拍賣於23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槌,當日的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中,曾梵志作品《協和醫院系列之三》三聯畫拍出1.1324億港元,成為此前香港蘇富比秋拍中曾梵志的《最後的晚餐》後又一破億港元作品。


曾梵志 最後的晚餐 油畫 220×400cm 2001年


1993年移居北京的曾梵志並沒有繼續之前的作品風格以迎合市場需要,反而轉變畫風,「從心」出發,表現當時面對社會表現的不安與焦慮,先後創作了「面具」系列,「亂筆」系列等。曾梵志對藝術始終持有革新精神,作品呈現多元化發展。

曾梵志,一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同時也是一名武漢人,面對疫情,心繫家鄉。借《協和三聯畫》系列作品向所有正奮戰在一線的全體醫護人員致敬。我們真誠祝願病人早日康復,醫者平安歸來,疫情散去,天朗氣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