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暴力、噩夢與性,《小丑回魂》不愧是影史最賣座恐怖片

觀影雜貨鋪 發佈 2020-05-14T04:43:29+00:00

感受娛樂百態,講述生活真理,大家好,我是悅影。美國調查曾經發現,受訪的 2000 人中,4 成人害怕小丑,人數比害怕恐怖份子的還要多。

感受娛樂百態,講述生活真理,大家好,我是悅影。歡迎關注@觀影雜貨鋪,將為您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年少無知的悅影曾以為,小丑是人人喜愛的搞笑巨星,他們畫著奇特的妝容,穿著巨大的褲子和皮鞋,開開心心地吹氣球、玩雜耍、做鬼臉。直到成年後悅影才知道,世界上有許多人生平最怕就是小丑。美國調查曾經發現,受訪的 2000 人中,4 成人害怕小丑,人數比害怕恐怖份子的還要多。

在很多人眼中,小丑就是邪惡的象徵,恐怖的化身。而今天悅影將要與大家分享的電影,也是與小丑脫不開關係的驚悚值爆表的恐怖片——《小丑回魂》。

《小丑回魂》由當代驚悚小說之王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改編。作為上帝送給人類的禮物,史蒂芬·金的小說曾被演繹成70多部影視作品,改編頻率僅次於莎士比亞的著作。而且搬上銀幕的作品部部經典,諸如至今仍高居豆瓣榜首的《肖申克的救贖》以及經典恐怖片《閃靈》、《危情十日》。

1985年上映的《伴我同行》和1999年上映的《綠里奇蹟》豆瓣評分更均在8.7分以上。

可以說,只要是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質量都可以打包票。

而《小丑回魂》除在上映時票房驚人外,口碑也是不出意外的好。豆瓣評分7.3分,好於89%的恐怖片。

故事發生在1958年的緬因州德里鎮上,那裡經常有年幼的孩子失蹤或被害,主人公比爾的弟弟喬治就是其中一員。

但面對不斷攀升的案發率,警方卻無濟於事,只能讓孩子不要在夜裡出來亂逛。

難過的比爾不願意放棄尋找弟弟,在巨大的心裡壓力下開始有口吃的毛病,更頻頻受到校園小霸王的欺負。

好在,比爾與同被壞孩子們欺負並稱為窩囊廢俱樂部的麥克、史坦、貝芙、艾迪、本和瑞奇組成了幸運七人組,相互成為玩伴和依靠。

在尋找喬治的過程中,幸運七人組發現小鎮孩子們的失蹤,與一個似乎從建鎮起就存在的小丑有關。

而他們每個人,也開始經歷小丑的恐嚇與威脅。

小丑變化多端,有時是拿著氣球的小丑,有時是巨鳥,有時是排水管內的低語和汩汩冒出的鮮血……

唯一不變的是,小丑總能幻化成孩子們內心最害怕的存在。

驚悚片《小丑回魂》最為與眾不同的是,它放棄了95%恐怖片都刻意營造的恐怖感,選擇用生動的故事內核告訴你:不要怕。

比爾對消失不見的弟弟滿是擔憂,心底充斥著對自己自責;艾迪長期受到母親"什麼都是有毒的"理論洗腦,異常恐懼滿身細菌的麻風病人;貝芙遭到父親性侵,面對"bitch"的污水無能為力;麥克眼睜睜看著父母被鎖在屋裡燒死,再見燒焦的手臂就崩潰暴走。這些夢魘一般的經歷時時刻刻折磨著孩子們,使他們變得怯懦軟弱、畏手畏腳。也正因為他們的膽怯,他們遭到校園霸凌,更被小丑盯上。

在電影後半段,比爾和他的夥伴們最終找到了小丑的老巢。在進門前,幾個的孩子紛紛打起了退堂鼓,"不如算了吧,大不了我們搬離這個地方。"

可比爾卻站在破敗不堪的門口對他們說,"如果還有另一個喬治失蹤了怎麼辦?或者是我們中的一個?你們能確保鎮子上的其他人會沒事麼?反正我不能。當我回家的時候,發現喬治不見了,可他的衣服、玩具都在,只有他不在了。所以我必須進入這個房子,對我來說,這比戰勝我自己更容易。"

逃避從來就不能解決問題,令人窒息的恐懼不會自動走開。而不敢正視現實的做法,反而會加劇各種形式的恐懼。

影片最後,孩子們團結起來暫時擊退了小丑,並約定若小丑再出現禍害小鎮,將一同回來再次面對小丑。

相信很多人在幼年時都懼怕黑夜、噩夢、以及會動的窗簾,也都有過蜷在被窩裡不敢出去的經歷。是什麼讓我們鼓起勇氣呢?是因為我們相信一切鬼怪和噩夢終究是虛假的。

正如羅斯福曾說過的那樣,"我們所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讓我們崩潰的,是那看不清卻又不能不在意的未知。但只有當你選擇直面未知恐懼,才不會被恐懼吞噬,這也是《小丑回魂》最高明的地方。它告訴我們:當你恐懼的事情出現的時候,請相信,擊退它的最好辦法就是大聲地嘲笑它。

克服恐懼——在一個人一生學會的各種知識里,這是最難掌握的一個,也是回報最高的一個。無論付出多少代價,無論當時的過程多麼痛苦,每一次克服恐懼的勝利,都會在下一次給人以信心和力量。

(本文為觀影雜貨鋪原創發布,轉載請私信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