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的藝術品——掐絲琺瑯景泰藍之美

遇見東方 發佈 2020-05-08T23:10:44+00:00

景泰藍(Cloisonne),中國的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類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間這種工藝技術製作達到了最巔峰,製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而著名,故後人稱這種金屬器為「景泰藍」。



景泰藍(Cloisonne),中國的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類之一。

到明代景泰年間這種工藝技術製作達到了最巔峰,製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而著名,故後人稱這種金屬器為「景泰藍」



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後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制而成的器物 。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



這件明宣德景泰藍龍紋大蓋罐,現藏大英博物館,讓馬未都單膝下跪,與之合影留念!


作為宮廷藝術的代表,景泰藍(琺瑯)從一出生就被打上了「御用」的烙印,在六百年間一直被譽為國之重器!

不同於其他藝術,宮廷和民間都有製作,景泰藍工藝一直以來都是以皇宮為主導完成的,特別是明清兩朝,還分別設立了專門製作機構。

金屬胎掐絲琺瑯器俗稱「景泰藍」,其製作工藝以金屬(主要是紅銅,少量為金)做胎,用細而薄的金屬絲焊著於成形的金屬胎表面形成花紋,然後填施各色琺瑯料,再經焙燒、鍍金及磨光等工序,成品厚重華美,琺瑯五彩斑斕,與通體繁密的金線和金飾交相輝映,呈現出富貴豪華之氣派。



掐絲琺瑯工藝原為「舶來」之物,應是元明之際中國工匠借鑑阿拉伯半島的「大食窯」製作工藝並在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明清兩代,琺瑯工藝受到統治者的重視,明代御用監和清代造辦處均設有專為皇家製做琺瑯的作坊。

於是,琺瑯工藝在中國發展的時間雖不長,卻很快地成熟起來,並形成自身的民族特色,一躍而成為宮廷工藝品之大類。



故宮博物院現藏金屬胎掐絲琺瑯器四千餘件,紛繁多彩,琳琅滿目,自元明以迄晚清民國,各個時期的琺瑯作品大備於此,從中可一覽中國琺瑯工藝盛衰發展之狀況。

本文將從眾多藏品中百里挑一,選擇歷朝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供藏友們辨賞。


元末明初


元末明初的掐絲琺瑯器釉質細膩潔凈,表面晶瑩若水晶,紅、藍、紫、草綠等色琺瑯鮮艷醒目。

此時期圖案多為纏枝蓮花紋,花朵碩大,枝葉肥厚舒展,布局疏朗大方,間襯以或仰或俯的小花苞。



御用監所造,釉質細潤,色澤純正。

瓶壁被打磨得光滑如鏡。

其裝飾集多種花卉於一器,星羅棋布,繁而不亂,藝術效果極佳,在早期琺瑯器中風格獨特。



元代掐絲琺瑯器的圖案裝飾多以盛開的纏枝蓮為主題紋飾,其特點是纏枝蓮花朵舒展飽滿,枝葉肥厚,並襯以小花苞。

圖案布局疏朗,掐絲線條奔放有力。琺瑯質地細膩潔凈,釉面光亮,有水晶般的透明感,尤其是葡萄紫、草綠、絳黃等幾種顏色更為耀眼奪目,似用進口琺瑯釉料燒造。

此爐是元代掐絲琺瑯器的代表作。



此爐造型端莊敦厚,琺瑯色澤鮮艷高雅,是元代琺瑯工藝的代表作。

爐之銅鍍金雙象首耳、鏨花爐膽、圈足,均為後朝加配,是一件後改器。



此瓶造型端莊,釉色純正,有玻璃質感。

其工藝精緻細膩,花葉紋飾用暈染滲透手法,以表現枝葉由綠而枯黃的細節。

肩部弦紋上下銜接處花紋明顯有損,釉色深淺亦有別,顯然是以兩件舊器仿瓷器梅瓶之造型重新組合而成。瓶底鍍金,鐫 「景泰年制」款。此瓶為明初御用監之代表作。



此瓶琺瑯釉色豐富,透明度強,尤其是晶瑩的綠釉宛如翠玉。

細觀瓶體,腹與頸銜接處因口徑不合而採用了加套凸起的蓮瓣紋之法,加套之蓮紋釉色同整體晶瑩亮澤的釉料有別。

腹部的弦紋也是為契合上腹與下腹的銜接而加,可見此瓶之頸、上腹、下腹三部分是由幾件元代舊器的局部拼接而成。

其頸部兩側嵌飾的鍍金飛龍雙耳既可遮掩拼接的痕跡,又使整器光輝奪目。瓶底景泰款識應為改器時加刻。


明宣德


目前所見掐絲琺瑯實物中時代款識最早者即為宣德款製品。

宣德時期的掐絲琺瑯器琺瑯色澤純正、濃郁、沉著,表面光澤溫潤,但與元代琺瑯相比,水晶般的透明效果已失。

纏枝蓮花紋仍然為主要的裝飾題材,且沿襲元代風格,以單線勾勒枝蔓,花葉碩大飽滿。



此觚端莊大方,釉色鮮明,鍍金厚重,是宣德琺瑯器之精品。惟出戟和底足為後配。



此爐色彩純正,琺瑯質地晶瑩,是明早期掐絲琺瑯器中的精美之作。



此器造型規整,紋飾新穎,尤其是盤內錦地上的七獅對舞戲球紋樣生動活潑,此種罕見於明早期的琺瑯紋樣,顯示出琺瑯工藝的新發展。

目前所知,此種盤傳世僅此一件。


明中期


明代中期(15世紀中期-16世紀初),銅胎掐絲琺瑯器的製作在花葉紋飾和琺瑯質地上都產生了一些新變化。

纏枝蓮紋之外,海馬紋、獅戲球紋、花鳥紋等也頗為流行。

掐絲線條愈加纖細,圖案布局亦顯繁密。作品大多表面光澤度低或不具備光澤,砂眼增加,反映出琺瑯質量的下降。



明中期以後,掐絲琺瑯器的圖案裝飾日趨豐富多樣。

纏枝蓮花紋雖仍是主要裝飾,各種瑞獸紋樣也普遍出現,布局日漸繁縟。

此碗內外壁均以動物為主題紋飾,是明中期燒制較為成功的一件掐絲琺瑯器。

其足內為景泰款識。



此尊為後改之器,拼接處焊接痕跡明顯,上為原器,腹接一碗,加足扣合而成。

上下釉色差別明顯,底鐫景泰款。

此器曾被溥儀攜出宮外,抵押在天津鹽業銀行,後為故宮收回。


明晚期


16世紀中期以後,我國的掐絲琺瑯器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其中以明萬曆時期(1573-1619年)的作品為代表。

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仿生」造型掐絲琺瑯器的製造;

琺瑯顏色品種的增加和運用;

各種吉祥圖案和宗教題材的流行。

此外,這一時期掐絲琺瑯器的花紋裝飾更盛行雙線勾勒技法。



甪端是我國古代傳說中一種神異的瑞獸,日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四夷語言。

如皇帝是聖明之君,甪端方捧書而至,護衛於側,所以工藝品之甪端常被設置在寶座兩旁。

此器亦可用作香爐,其頭下有一鈕,可使頭部轉動開啟,內置薰香。頭內有陰刻雙線橫行楷書「大明萬曆年造」六字款。



長方形熏爐並不多見,此爐又以白色琺瑯為地色,八寶紋、卍字等為主要紋飾,反映出明萬曆年間掐絲琺瑯工藝的風格特徵。

器底款的形式及裝飾紋樣具有萬曆時期掐絲琺瑯器標準的款識特徵。



此盤體形碩大,掐絲工藝嫻熟,紋飾優美,工藝精湛。

其刻景泰款的鍍金片下有原器的萬曆款。

此盤是明萬曆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掐絲琺瑯作品。



此器造型優美,鴛鴦體態輕盈,背上有錢形蓋,中心為方孔。

動物造型的琺瑯器出現於明代晚期,但鴛鴦形器也不多見。



此盒紋飾有松、竹、梅、勾蓮、靈芝及雜寶紋等等。

以吉祥文字為琺瑯器的裝飾內容最初出現於明嘉靖年間,同時期的瓷器、漆器中亦開始流行此種裝飾題材。


清早期


清康熙朝的琺瑯器可以代表清早期掐絲琺瑯工藝的發展狀況,是清代琺瑯器生產承前啟後的時期。

康熙初期主要以遺存於宮內的明代御用監製造的掐絲琺瑯器為樣板製造琺瑯作品,經過不斷的實踐與積累經驗,所成器物的琺瑯色彩純正、表面光潔、掐絲細而規整,直接影響著後世琺瑯工藝的發展。

康熙十九年(1681年)以後,隨著琺瑯作的設置,御用掐絲琺瑯器開始了大規模和規範化的生產。



此香熏系仿明早期的琺瑯作品製造,又稱「懸心爐」,內設套合的大、中、小3個活軸相連的同心圓機環,使懸於三環中心的盛器總能保持平衡狀態。

此爐琺瑯釉色淡雅,掐絲纖細,紋飾流暢,顯然有別於明代琺瑯的風格,為清宮造辦處琺瑯作製品。



此盒設色淡雅,圖飾簡潔明快,為清早期琺瑯器中所少見。

此器是具有康熙時期標準款識的琺瑯器。



此瓶造型、圖案、釉色均仿「景泰御前琺瑯」,但掐絲纖細,圖案顯繁縟,地色也略灰暗,有別於明代琺瑯製品,然仍屬不可多得的康熙款掐絲琺瑯瓶。



此暖硯盒內可盛熱水或炭火,使盒上墨汁在冬天不致凍結。

硯盒造型典雅,紋飾規整,淺藍色釉地色澤較純正,工藝已比康熙早期有所改進。


清乾隆


乾隆皇帝對金屬胎琺瑯器可謂偏愛有加,積極支持並推動中國金屬胎琺瑯器的製作工藝,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當時琺瑯器的主要產地以北京和廣州最為著名。

乾隆時期的掐絲琺瑯器數量繁多,形制不斷翻新,用途也十分廣泛,涉及宮內典章、生活等各個方面。

這一時期的琺瑯製作工藝精益求精,成型規整,胎壁厚重,鍍金光亮。

「金光燦爛、厚重堅實」的乾隆朝掐絲琺瑯器顯示了清盛世殷實的國力。



此扁壺造型仿戰國銅器,器形獨特。

其釉色清純,錦紋工整,金碧交輝。

此為清乾隆時期造辦處琺瑯作所制的精美之器。



此琺瑯筆架造型新穎別致,釉色沉穩,掐絲勻細工緻,金光燦爛,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亦屬乾隆時期有代表性的掐絲琺瑯作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