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協作穩定就業 精準發力助推脫貧——廣安區依託南潯區推進東西部扶貧勞務協作紀實

廣安融媒 發佈 2020-05-06T19:04:02+00:00

通過「網絡陣地」,打出「雲招聘+就業扶貧」組合拳,疫情期間,南潯區接收廣安區就業人員419人,其中建檔立卡人員106人;通過「合作基地」,加強勞務資源挖掘和培養力度,在潯廣安人員平均年收入5.1萬元,較來潯前提升3倍左右;通過「產業飛地」,南潯幫扶廣安做強一、二、三產實業,促進就

浙江南潯區,一個被譽為「江南古鎮的封面」的美麗城市;四川廣安區,孕育一代偉人鄧小平的地方。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大決策,將這兩個千里之隔的城市,緊緊聯繫在一起。自2018年4月湖州市南潯區與廣安市廣安區結成結對幫扶關係以來,積極探索勞務扶貧新路子,打造可活血造血、可持續共贏的勞務協作長效機制。通過「網絡陣地」,打出「雲招聘+就業扶貧」組合拳,疫情期間,南潯區接收廣安區就業人員419人,其中建檔立卡人員106人;通過「合作基地」,加強勞務資源挖掘和培養力度,在潯廣安人員平均年收入5.1萬元,較來潯前提升3倍左右;通過「產業飛地」,南潯幫扶廣安做強一、二、三產實業,促進就近就地就業,共計帶動4324名建檔立卡人員實現就業增收。

拓展本地就業渠道 推動就近就業

前不久,廣安區大龍鎮光華村貧困村民向文華在家門口的潯棲江南度假區找到了工作,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夢想。「要不是南潯區在我們大龍鎮幫助建設潯棲江南度假區,我不可能疫情期間在家門口找到工作。」向文華介紹,該度假區的大部分工人是當地的貧困戶或村民。

2018年5月以來,廣安區依託南潯區對口幫扶,大力發展廣安區扶貧產業群,積極拓展協作項目就業崗位,搭建兜底就業安置平台,有效推動貧困人口就近就地就業、實現脫貧增收。

發展三大支柱產業。規劃實施現代農業「652+N」工程,建成種植基地5個、「跑道魚」基地和萬頭湖羊基地各1個,解決農民工就業37人,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等方式帶動800餘名貧困人口增收。建設南潯·廣安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園,引進位造企業9家,促成157名貧困人口在即將投產的浙江世友地板廣安公司等企業成功應聘。積極開發鄉村旅遊,實施潯棲江南度假區項目,使周邊200餘名貧困人口從中受益。制定專項就業激勵措施,對在潯廣產業園企業和協作項目基地穩定就業3個月以上的貧困人口,分別給予每月700元和500元的就業補貼,充分發揮協作項目帶動就業作用。

援建十家就業基地。在各鄉鎮精選一批有較強社會責任感和一定帶貧能力的經濟組織,認定勞務協作就業基地及扶貧車間,簽訂帶動貧困人口就業協議,約定在同等用工條件下優先招用就業困難的貧困人口,保障不低於1650元(廣安市最低月工資標準)的月均工資,穩定就業3個月後給予就業載體每人每月800至1600元的吸納貧困人口就業補貼。目前已援助扶貧車間1個、就業基地9個,累計吸納農村勞動者就業353人,其中貧困人口60人,實現月均勞務收入近2000元。

開發百個公益崗位。今年4月以來,面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者,在區內123個貧困村開發全日制勞務協作專項公益性崗位各1個,協助村兩委從事東西部扶貧勞務協作的政策宣傳、信息收集報送等工作,推進東西部扶貧勞務協作各項政策措施在貧困村更好落實。目前已兜底安置就業困難的貧困勞動者123人,給予每人每月崗位補貼1650元。

靈活勞務協作培訓,提升就業技能

貧困戶之所以貧困,部分是因病致貧,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沒有技能致貧,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兩地緊扣「培訓一人,帶動一戶,脫貧一家」目標,結合南潯、廣安兩地主導產業發展情況及貧困人口技能需求缺口實際,因類施教開展多元化培訓,切實提高貧困勞動者就業技能水平。

實施貧困戶種養殖技能培訓。根據各鄉鎮產業發展實際,甄選參訓意願積極、培養方向明確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聘請專家學者、技術人員進行分類指導、集中授課、實地教學,內容涵蓋種植業、果樹業、家禽養殖業、家畜養殖業、桑蠶業等,共計培訓貧困勞動者1949人次,有效提升貧困勞動力種養殖水平和就業能力。

實施訂單式、學徒制培訓。根據南潯區「三電一板」(電梯、電機、電纜線、木地板)產業特色和人才需求,聯合廣安職業技術學院開展「訂單式」技能培訓,結業後組織200餘名廣安籍學生到南潯區對口企業實習,包吃包住並給予每人每月1000元生活補貼,畢業後直接安排上崗;實行扶貧協作引進項目聘用人員崗前學徒制培訓,組織20名廣安技工到沃克斯電梯南潯本部實訓,學成後派回沃克斯廣安項目部工作。

實施致富帶頭人培訓。組織2批共100名廣安區農村致富帶頭人赴南潯區參加培訓,通過教師授課、現場參觀等方式學習了湖羊、「跑道魚」、「紅美人」柑橘等特色種養殖技術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動員92名本地農村青年到「湖羊入川」「跑道魚」等農業協作項目基地實踐學習,作為農村致富帶頭人儲備力量,以專家導師線上授課、協作項目負責人傳幫帶的方式重點培養。目前致富帶頭人培訓參訓學員已創業成功49人,帶動500餘貧困人口就業增收。

抓實人崗精準對接 暢通輸出之路

包用直達專列,派出4人組成的工作專班赴廣安帶隊,連續一周從組織動員到集中送達一條龍包辦。這是今年2月南潯區構築「網絡陣地」破解「疫時」難題,強化跟蹤服務,提升就業穩定率,實現扶貧復工「雙落地」 的一個縮影。

2018年以來,廣安區建立求職勞動者供給與南潯區招工企業需求精準對接機制,強化勞務輸出協作服務,推動廣安區貧困勞動者有序、穩定赴南潯區就業增收。

全覆蓋摸清就業意願。依託四川農村勞動力實名制資料庫,每季度對賦閒在家貧困勞動力開展就業意願摸排和崗位信息、就業政策宣傳,全面掌握貧困勞動者技能水平、求職需求等情況。2018年以來,累計安排2000餘人次鄉鎮、貧困村幹部進行入戶調查,匯總並更新貧困勞動者就業信息3萬餘條(次),為兩地推動精準勞務輸出奠定堅實基礎。

全方位推動人崗對接。及時更新和宣傳浙江企業用工信息,積極搭建人崗對接平台,2018年以來,累計開展「送崗下鄉」等定向招聘活動100餘次,舉辦東西部扶貧勞務協作大型現場招聘會4場。今年2—3月,為緩解南潯區企業缺工和廣安區農民工就業難題,兩地創新推出「勞務協作雲招聘」活動,引導48家南潯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651個,推動1200餘名廣安區求職者通過「南潯區企業招聘二維碼」參與線上應聘,並包專車專列組織343名應聘成功人員赴南潯區就業。

全過程開展跟蹤服務。實行貧困勞動者赴南潯務工「一條龍」包干服務,在組織勞務輸出時,安排工作人員隨車開展途中管理服務和抵達南潯區後的入職對接工作,保障廣安區貧困勞動者赴南潯就業「無出行之慮、無後顧之憂」,2018年以來,累計向南潯區有組織勞務輸出貧困人口229人。此外,還在南潯區建立勞務協作工作站並安排專人長駐,負責採集南潯區企業崗位信息,為廣安籍在潯務工人員提供崗位查詢、政策諮詢、勞動保障等服務,長效鞏固勞務輸出成果。


全媒體記者:廖小兵 許婷

通訊員:張天雯 鄧旱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