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傳奇」王均瑤:包飛機第一人,買下爛尾樓賺一億,38歲早逝

寄史言志 發佈 2020-05-12T05:38:16+00:00

「在病魔面前,我頻繁地回憶起我自己的 一生,發現曾經讓我感到無限得意的所有社會名譽和財富,在即將到來的死亡面前已全部變得暗淡無光,毫無意義了。

「在病魔面前,我頻繁地回憶起我自己的 一生,發現曾經讓我感到無限得意的所有社會名譽和財富,在即將到來的死亡面前已全部變得暗淡無光,毫無意義了。」溫州商界奇才王均瑤,在病榻彌留之際,流露出的遺憾值得我們深思。

1966年,王均瑤出生於溫州蒼南縣漁岙村,16歲背井離鄉,開始踏上經商之路。年紀輕輕的王均瑤在生意場展露頭角,通過不乾膠生意積攢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之後包飛機,成立民營包機公司,籌建了吉祥和九元兩家民營航空公司,建成並壯大了均瑤乳業,其敏銳的眼光和靈活的頭腦讓均瑤集團涉足之行業均穩步發展,成為行業領軍企業。敏銳的嗅覺和過人的膽識,緊跟國家政策,大膽抓住每一次機遇,讓王均瑤成為溫州商界的傳奇人物。

膽大包「天」

1991年,年僅25歲的王均瑤因老鄉的一句玩笑話,萌生了包飛機的念頭。春節前夕,王均瑤與老鄉包車趕回溫州老家,一路顛簸,風雨兼程,累壞了眾人。

王均瑤無意中說了句:「汽車真慢」。同行老鄉打趣他:「飛機快,你去包飛機啊」。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包飛機」的念頭在王均瑤的腦子裡生根發芽

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坐飛機需要團級以上的證明,普通人根本坐不了飛機,別說包機了。當時也不止一個人有這個想法,苦於政策和大環境的影響,沒有人付諸行動。不過,王均瑤說干就干,春節期間就開始籌劃了。

春節過後不久,王均瑤叩開了湖南省民航局的大門,一邊走訪一邊做市場調查,一邊跟有關部門溝通,終於承包下了溫州-長沙航線。成人中國包飛機第一人!

時任湖南民航局運輸處處長的周紀恆曾回憶稱,當時他被這個年輕人的大膽舉動嚇了一跳。但他很讚賞王均瑤的勇氣和誠意,最終王均瑤也是靠著自己的勇氣和誠意成功做起了包飛機的生意,為後來成立均瑤集團鋪平了道路。

美國《紐約時報》曾這樣評價:「王均瑤超人的膽識、魄力和中國其他具有開拓和創業精神的企業家,可以引發中國民營經濟的騰飛。」

包機第一年王均瑤就純贏利20萬元,緊接著成立了溫州天龍包機有限公司,也是全國首家民營包機公司。在隨後的短短几年,王均瑤的包機公司航線覆蓋到50多個城市,每周航班量穩定在400班左右。

商界傳奇

王均瑤能成為中國包機第一人看似偶然,實屬必然,其出色的經商天賦和敏銳的市場嗅覺,為每一次踏入全新的商業領域保駕護航。

在民航業大展拳腳的王均瑤不僅收穫了財富,還積極參與社會公共建設,為新中國改革開放貢獻自己的力量。這讓王均瑤的名聲越來越響,成為時代的「經濟英雄」。

1994年,王均瑤和他的公司在國家「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號召下,創辦了均瑤乳品公司,就是最初的均瑤乳業。現在,均瑤乳業的生產基地已經遍布全中國,「均瑤」牛奶也是好多家庭不變的選擇。

1999年,王均瑤決定把集團總部遷到上海,這在當時的溫州商界來說,也是少數者。均瑤集團斥巨資在浦東征地200畝,建成均瑤集團總部。航空加乳業雙管齊下,每一個行業都帶給王均瑤豐厚的回報,年僅25歲時身價115億,成為浙江首富。

2002年3月入股東方航空武漢有限公司,成為民營企業投資國家民航主業第一人。同年10月,逆流而上,收購了一處爛尾樓「金匯大廈」卻一年之間凈賺7億。「

金匯大廈」是「上海均瑤國際廣場」的前身,現在上海均瑤國際廣場被建設成甲級5A智能寫字樓,也是上海徐家匯的標誌性建築。王均瑤滿懷豪情壯志,一步步壯大自己的商業帝國,實現了自己的人生階段性目標,然而在病魔面前,一切都顯得黯然失色。

英年早逝

世人感嘆天妒英才,就在王均瑤的商業帝國日漸壯大的時候,他被查出腸癌,最終也沒能逃脫病魔的魔掌。

王均瑤平日每天工作十幾小時以上,飲食特別不規律,常常隨便吃幾口應付了事。當他發覺自己不舒服時仍沒當回事,堅持工作。

2003年,王均瑤被確診為腸癌,他選擇了不公開病情。仍然堅持完成每天的工作,並在2004年6月帶領上海浙商會的企業家前往歐洲考察學習。

回國後家人發現王均瑤身體異常,在家人的堅持下,王均瑤終於同意接受手術。當時手術很成功,這讓王均瑤和家人都很欣慰。

但是好景不長,就在王均瑤如往日一般辛苦工作不久後,病情開始惡化。直到同年8月,王均瑤意識到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才決定把工作事宜交給了兩位弟弟,並制定了遺囑。

這次,幸運之神並沒有再次眷顧王均瑤,最終,王均瑤在2004年11月7日去世,年僅38歲。他的去世讓溫州人悲痛不已,對這位商界奇才的英年早逝深感遺憾!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太對了!

王均瑤曾說過,自己的病都是累出來的。飲食不規律,工作繁忙,工作時間長,都給患上腸癌埋下了隱患。

了解王均瑤事跡的人,無一不被其草莽創業走上人生巔峰的人生經歷所吸引,也為他38歲英年早逝而感到遺憾。雖有遺憾,但王均瑤留下的均瑤集團,王均瑤在世時為新中國建設做出的貢獻,無一不被人銘記於心。

2000年,王均瑤響應中國「光彩事業」的感召,參加「三峽光彩事業行」,支援三峽庫區建設。在三峽地區投資建乳品廠,推廣萬戶養牛計劃,大範圍解決了三峽地區的就業問題,帶領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2003年,均瑤集團捐款1000萬設立了「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均瑤基金」。

王均瑤一生雖短暫,但他抓住了每一次機遇敢想敢幹,膽大有魄力,憑藉自己的天賦和努力,讓他在30歲時就完成了身家200億的目標。儘管如此,一生傳奇,卻英年早逝,在本該大展拳腳、前途無限的時刻去世,也著實讓人惋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