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修建蘇伊士運河導致債台高築引發內亂,英國趁虛介入

航空夢想家 發佈 2020-02-09T01:05:55+00:00

19世紀上半期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失敗以後,根據1840年倫敦條約的規定,埃及名義上由奧斯曼土耳其統治,設置了埃及總督,但是這個統治是不穩定的。

在蘇伊士運河通航以前,靠近運河北口的埃及港口城市亞歷山大就作為歐亞貿易的轉運中心而繁榮一時。19世紀上半期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失敗以後,根據1840年倫敦條約的規定,埃及名義上由奧斯曼土耳其統治,設置了埃及總督,但是這個統治是不穩定的。


1869年11月,蘇伊士運河開通。1874年11月,埃及政府因開鑿運河耗費的1200萬英鎊而債台高築,發生了嚴重的財政危機,不得不將它所掌握的蘇伊土運河公司44%的股票出售給了英國。1876年負債纍纍的總督不得不接受由法國和英國兩國對國家的債務實行共管。法英不斷加強對財政的控制對埃及人很不利。1881年9月9日發生了艾哈邁德·奧拉比領導下的兵諫,迫使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陶菲克改組內閣。1882年2月由巴魯迪領導的民族內閣成立,奧拉比任陸軍大臣,是內閣的實際負責人之一,被授予「帕夏」稱號。奧拉比試圖通過改革來限制西方資本的滲透和陶菲克的獨裁統治,消除國內的民族壓迫,實施憲政。


但是弱國的命運,並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功敗垂成,很大原因就是英法的干涉。隨著蘇伊士運河的開通, 英國對埃及局勢變化更加關注。當這個意外的變化出現時,英國既擔心埃及局勢的變化會影響其在埃及的利益,又希望借這個機會擴大在埃及的影響,於是迅速做出反應,在1882年5月命令地中海艦隊司令西摩爾( Seymour)海軍上將指揮艦隊前往亞歷山大。 在穆罕默德·阿里統治埃及時,不少歐洲人就曾經勸說他開鑿蘇伊士運河,但阿里擔心這麼重要的地理位置會成為歐洲列強互相爭奪的地方,埃及人不僅得不到好處,反而會引火燒身,所以沒有同意。


6月11日,亞歷山大爆發了暴亂,雖然軍隊很快控制了局勢,英國還是以排外運動逐步激化、外國人現遭到排斥和領事館遭到襲擊為由,正式決定軍事介入。終於,穆罕默德·阿里的擔心成為了現實。

(喜歡請加關注!精彩還有很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