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北宋第一任反貪局長,反貪倡廉,以身作則,從我做起

點點文史 發佈 2019-12-29T23:49:55+00:00

文/點點文史前言北宋初年,趙匡胤禮遇讀書人,厚待讀書人,形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道獨特風景。而和讀書人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另外一類人,對於這一類人宋太祖趙匡胤從來都不心慈手軟,基本上都是要處以極刑,這類人就是貪官。

文/點點文史

前言

北宋初年,趙匡胤禮遇讀書人,厚待讀書人,形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道獨特風景。而和讀書人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另外一類人,對於這一類人宋太祖趙匡胤從來都不心慈手軟,基本上都是要處以極刑,這類人就是貪官。

軍人出身的趙匡胤從五代十國的動亂中走來,親眼目睹了帝王的奢靡,吏治的黑暗和民眾的苦難。做了皇帝後的趙匡胤為了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採取各種措施來防範和懲治貪贓枉法的官吏,提倡大宋官吏廉潔奉公。他要建立一個全新的大宋王朝。

北宋初年的官場狀況:腐敗成風,貪腐手段層出不窮

在五代十國時期,由於政權的頻繁變更,導致官員們都養成了一套本領——快刀,快手。從當官之日起,抓緊時間趕快下手,快速地大撈一把。當時的大多數官員在貪污方面,掌握了出手要快,出手要狠的基本訣竅,他們基本上都是敲骨吸髓,榨乾榨凈。

趙匡胤黃袍加身,接替後周的政權,為了保證政權交替的穩定,除了廢除皇帝之外,後周所有的大臣跟地方官員一律留用,並沒有對官僚體制產生革命性的洗禮,所以官員們的這個貪污成風,賄賂成風的風氣也就自然而然的帶到了宋朝。如此一來,北宋初年官場的貪污腐敗可見一斑。

北宋初年官員貪腐的六種手段:

(1)侵吞,官員利用自己的權力把公家的東西變成自家的。公元974年,北宋延州通判胡德沖因為隱沒官錢一百八十萬而被判處棄市(在鬧市區斬首)。

(2)盜竊,官員監守自盜。公元970年右領衛將軍石延祚因與管理錢庫的官員相互勾結盜取錢財而被棄市。

(3)詐騙。公元973年,北宋供備庫使李守信在前往秦嶺地區替國家購買木材的同時行使詐騙,為自己購置了一批上千年的木材,在被人告發後,自殺身亡。

(4)巧立名目,強占勒索。公元974年,興元府的一個官員利用職權私設官卡,收取百姓渡河的錢財,達到了幾十萬,最後被棄市。

(5)非法經商,趙匡胤明確規定官員不能經商。結果發現當朝宰相趙普暗中在經商牟利,《續資治通鑑長編》:「販木規利」,趙普販運木材,謀取利益。

(6)受賄。公元971年,太子洗馬王元吉因任英州知州時在一個月內受賄七十萬而被棄市。

從以上的種種,可以看出來北宋初年的官場腐敗是何其的嚴重,官員貪腐的手段多,花樣多,讓人防不勝防。面對大宋官場的這種狀況,作為統治者的趙匡胤當然不會坐視不管,那麼他會如何懲治這些貪官污吏呢?

趙匡胤治理腐敗的手段:三個大招

(1)量刑極重

對貪腐案件的官員,處罰極其重。趙匡胤實行的量刑大體有以下幾種:

  • 杖殺,亂棍打死
  • 棄市,鬧市區斬首
  • 磔【zhé】,五馬分屍

趙匡胤以重刑來嚴懲那些貪官污吏,表明朝廷的態度,震懾官員。

(2)既往仍咎

現任的中央官員,哪怕是若干年前任地方官員時犯下的貪腐罪,一經查出,絕不留情,當年犯的什麼罪照樣追究。有一個叫閭丘舜卿的當朝監察御史,他在興元府做通判的時候,盜用了官錢九十萬,後來被告發了,趙匡胤毫不留情,將之棄市。

(3)大赦不免

趙匡胤在位時,經常大赦天下。開寶元年,趙匡胤改元,大赦天下,但《宋史》:「官吏受髒者不原。」

官吏接受賄賂的,腐敗的官員一律不加以原諒。該怎麼執行還怎麼執行,他們不在大赦的範圍之內。

由此可知,趙匡胤反腐的手腕是相當強硬的。量刑嚴重,只要一發現貪腐就追溯到底,既往仍咎,而且大赦不免。

懲治貪官污吏,如果等官員犯罪以後,再對其行為進行懲罰,就太過被動,對宋太祖趙匡胤而言,在嚴懲貪官污吏,警示官員的同時,更需要採取一些正面的積極措施,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較大程度上防止貪污腐敗行為。

趙匡胤倡廉的手段:獎,養,防,選

在倡廉方面,趙匡胤採取了四種方法:獎勵,高薪養廉,制度上來防止腐敗,選拔高素質的官員。

(1)

獎勵官員,趙匡胤只獎勵兩類官員,一類是廉潔奉公的官員,另一類是嚴格執法的官員。從三個方面對這些官員進行獎勵。第一,物質獎勵;第二,提拔重用;第三,榮譽獎勵。物質,榮譽,提拔三條並用。

北宋的開國功臣沈義倫,一生廉潔。在擔任北宋滅後蜀的隨軍轉運使時,他不像其他的官員那樣住豪宅,整天好吃好喝,而是住在城外的佛寺里,粗菜淡飯,吃齋。後蜀的很多官員想賄賂他,給他送了很多的金銀珠寶,但他一概不要。當他從後蜀回開封的時候,除了隨身帶的幾本書,其他什麼都不帶。而且住的還是非常簡陋的房子。趙匡胤知道了以後,下令從國庫拿錢給沈義倫蓋了一處好房子。除此之外,趙匡胤還提拔沈義倫為戶部侍郎,樞密副使。同時還讓沈義倫的兒子到朝廷做供奉官。

對於那些廉潔奉公的官員,趙匡胤是毫不吝嗇,他從各個方面獎勵他們,讓他們做官員廉潔的楷模。

(2)高薪

趙匡胤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續資治通鑑長編》:「吏員猥多,難以求其治。俸祿鮮薄,未可責以廉。」官員隊伍太龐大了,難以治理,官員的俸祿太少了,很難讓他廉潔。

因此,趙匡胤採取了「養」這一方法,就是國家養官不吝嗇,用高薪去養一批官員。所以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幕:北宋官員的俸祿和盛唐時期官員的俸祿大體相當。據《宋史·職官志》記載,宋代官員俸祿大體可分為「正俸」、「加俸」、「職田」三大類。宰相、樞密使一級的高官,每月俸錢三百貫,春、冬服各綾二十匹、絹三十匹、綿百兩,祿粟月一百石;地方州縣官員,大縣(萬戶以上)縣令每月二十貫,小縣縣令每月十二貫,祿粟月五至三石。除正俸之外,還有各種補貼,如茶、酒、廚料、薪、蒿、炭、鹽諸物、餵馬的草料及隨身差役的衣糧、伙食費等均由政府埋單,數量也相當可觀。另外,還有朝廷劃撥的職田,每年都有不菲的租金。

雖然趙匡胤知道豐厚的俸祿仍然避免不了貪腐,低廉的俸祿也有耿介之士,但是他還是懂得要用高薪去養廉,因為這是一種很有效的手段,可以從官員最基本的物質需求上去滿足他們。

(3)制度上來止腐敗

公元963年,趙匡胤在州這一級,創立了一個新的官職——通判。

通判:州府的二把手,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同時對州府的長官有監察的責任。

通判都是由皇帝親自任命,它具有監督知州的權力,並且是直接向皇帝負責。另外,通判還有實權。知州發布的任何政令,必須由通判簽名,通判不簽名,不能生效。到公元966年,大宋王朝所有地方的州一律都設置了通判這一職務。

趙匡胤用州府的二把手來監督一把手,從制度上來防止州府的長官貪腐。

(4)拔高素質的官員

北宋選拔官員有兩種方法,一薦舉,由人推薦;二科舉,科舉考試。

在推薦官員方面,趙匡胤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如若被推薦的人將來腐敗了,那麼推薦的人將要與之同罪。有了這樣的一條規定,官員在推薦的時候就極其小心了。這樣一來,就有效地提高了被推薦人的心性和人品了。

趙匡胤在位十七年,舉行了十五次科舉考試,幾乎一年一次,一共選拔了188個進士。由此可見趙匡胤對人才的重視 。趙匡胤還特地實行了三條措施來防止官員科舉的腐敗問題。

禁公薦,禁止高官向科舉主考官推薦學生。

世祿之家子弟覆試。在開寶元年的科舉考試中,一共選拔了十個進士,其中第六名陶是宰相陶谷的兒子。趙匡胤知曉後,說了兩句話,《續資治通鑑長編》:「聞谷不能訓子,邴安得登第?」聽說陶谷不會教育兒子,他的兒子怎麼能考了個第六名呢?於是,趙匡胤當場來了一個複試,結果陶邴確實考得不錯,不是弄虛作假。趙匡胤借著這個機會下了一道詔令:從今以後,只要是當官的人的子弟參加科舉考試,一律要覆試。趙匡胤此舉是為了防止官官相護,以次充好。

增加殿試。公元973年,趙匡胤舉行科舉考試的時候,他自己出題目,當場去考那些考中的人,一個一個地面試。趙匡胤親自把關,考查人才,進一步篩選國家的棟樑之才,不埋沒人才,也絕不放過那些無庸之輩。

趙匡胤通過獎,養,防,選這四種手段來抑制北宋官員的貪腐,化被動為主動,在很大程度上很好的遏制了官員貪污腐敗的風氣,與此同時還大大提高了北宋官員的自身素質,讓北宋的官場不再腐敗下去。

趙匡胤勤儉節約,以身作則,從我做起,做反腐倡廉典範

在中國歷史上,提倡勤儉節約的帝王不多,能做到勤儉節約的就更少了,宋太祖趙匡胤就是履行勤儉節約的帝王典範。趙匡胤在位期間,生活非常節儉,《續資治通鑑長編》:「躬履儉約」。他不貪戀帝王生活的奢靡,要求大宋的官員廉潔從政,而且他從自己做起,率先垂範,對自己的衣食住行都有嚴格的要求。

(1)衣

趙匡胤是北宋最大的「高官」,但他卻「穿舊衣服」。不僅如此,他還把自己穿的舊衣服賞賜給大臣們,《續資治通鑑長編》:「此我舊所服用也」。除此之外,趙匡胤還「去珠玉」,他下令將自己所戴的皇冠上的珠寶全部去掉。不僅如此,趙匡胤還讓所有的皇室子弟都要穿衣樸素,實行節儉。

(2)食

趙匡胤素來喜歡喝酒,從陳橋兵變,到杯酒釋兵權、雪夜定策,都與酒有關。《續資治通鑑長編》:「沉湎於酒,何以為人,朕或因宴會至醉,經宿未嘗不悔也。」趙匡胤一喝酒就醉,喝醉後,自己心裡就非常自責。這是趙匡胤對自己喝酒的反省。

還有一次,趙匡胤突然想吃羊肝,伺候他的宮人正準備吩咐御膳房去做,結果趙匡胤還是忍住了嘴饞,不吃羊肝了。因為他想到了如果今天吃了這羊肝,那麼以後每天御膳房都要殺一隻羊,準備好羊肝讓他吃。但他又不是天天都想吃,如此一來就會造成很大的浪費。

趙匡胤作為一國之主,能夠控制住自己的食慾,雖是一件小事,但卻體現了他勤儉節約的作風,這是很難能可貴的。

(3)住

趙匡胤所住宮殿用的帘子全部是用蘆葦編織的,在蘆葦編織好的帘子上罩上一層青布就完事了。我們從很多文獻記載中知道六朝時期的皇宮的帘子都是珠簾,而趙匡胤用的是葦簾。從這看得出來趙匡胤是極其節儉的。

他住的宮殿有一個房梁壞了,要換大梁。結果主管修繕的官員說要一個合抱之木(兩個人伸出胳膊來抱住的樹木)。趙匡胤平時就反對皇宮的工匠砍大為小,截長為短。所以他就很強硬地回復了,《齊東野語》:「截你爺頭,截你娘頭,別尋進來。」最後,這個官員只得找了一個小的,把房梁修好。

另外,看一個皇帝是否奢侈,腐化,從他宮中的宮女有多少就知道了。趙匡胤曾經清點了宮中的宮女人數,有380多個,他覺得多了,於是裁減了150人,最後只剩下230個宮女了。要知道在隋煬帝時期,其後宮宮女有十萬之多,唐太宗李世民時後宮宮女也有幾萬,唐玄宗時有四萬多。與這些帝王相比,趙匡胤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幾百個宮女都還嫌多,這可見他的節儉,杜絕鋪張浪費。

(4)行

趙匡胤出行,無非就是騎馬或坐轎子。在皇宮中最多的還是坐轎子,他坐的轎子是後周皇帝傳下的一個舊轎子,而且這個轎子都破了,他還堅持坐著。他的皇后,女兒都看不下去了,都勸說他換一個好一點的轎子,坐這個破舊的轎子太有失皇帝的威嚴了。趙匡胤是這樣回應的,《續資治通鑑長編》:「我以四海之富,宮殿悉以金銀為飾,力亦可辦,但念我為天下守財耳,豈可妄用。古稱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養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仗哉,當勿復言!」趙匡胤擁有天下,他整個皇宮的宮殿用黃金來裝飾都裝得起。但是他要以一人治天下,不能以天下奉一人,他要為國守財。

追求享樂是人的本性之一,宋太祖趙匡胤已經充分具備了享樂的各種條件,但他仍然約束自己厲行節儉。作為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宋太祖趙匡胤有資格也有能力奢華一點,但他從不縱容自己,一切以節儉為本。一個帝王能夠做到這些,這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時代是很不容易的。他要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給文武百官做一個廉潔的典範。

結言

趙匡胤建宋代周,結束了五代十國這個動盪的時期。他深知由五代遺留下來的官員腐敗問題的嚴重性,所以他在位時,積極採取各種措施來反貪倡廉,澄清吏治。一是採取重法來嚴懲那些貪腐官員。只要官員有貪污腐敗的事實,不管是什麼時候的事情,都要必咎到底,絕不姑息;二是大力獎勵提拔那些廉潔奉公的官員,並且以高薪來厚待官員,讓他們有一個豐厚的物質基礎;三是嚴格控制推薦和科舉這兩種高素質官員的選拔方式,親自把關,杜絕官官相護,濫竽充數。

更為重要的是,趙匡胤從自身做起,他嚴於律己,不近聲色,崇尚節儉。嚴格要求自己的衣食住行,絕不大肆鋪張浪費。他以身作則,力行廉潔節儉之道,給大宋的文武百官樹立典範。趙匡胤此舉不僅對改變五代以來奢靡風氣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而且還深為後世史學家所津津稱道。


參考資料:

《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齊東野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