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原本可以避免第二顆原子彈打擊,卻自己作死失去了三次機會

ld講故事 發佈 2021-10-05T14:51:58+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遭遇了原子彈轟炸。這是人類文明發展至今,唯一遭受核打擊的國家。不過,今天要講的是第二個城市——長崎。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遭遇了原子彈轟炸。這是人類文明發展至今,唯一遭受核打擊的國家。

遭受轟炸的城市是長崎和廣島,其中,廣島是第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城市,所以更為被人銘記。

不過,今天要講的是第二個城市——長崎。原本,這顆原子彈可以避免的。

美國的考慮

這一切,得從1945年的一場登陸戰役說起。

憑藉偷襲珍珠港,日本狠狠咬了美國人一口,正式拉開二戰太平洋戰爭的序幕。

經過中途島海戰之後,美軍開始在太平洋現場扭轉局勢,從防守變成進攻。1945年4月,指向日本本土的沖繩戰役,拉開序幕。

這場登陸戰歷時82天,雖然最後美軍全殲守島的10萬日軍,自己也傷亡了8萬人。這對美國人來說,是非常駭人聽聞的,之前激烈的硫磺島戰役,傷亡不過2萬人。

這場戰役雖然獲勝,但美國人對於日本軍隊那種喪失理智的同歸於盡的做法,產生了深深的恐懼。

在沖繩島戰役結束後一個月,1945年7月16日,美國傾盡全力進行曼哈頓工程,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在墨西哥沙漠試爆成功。

在納粹德國已經選擇投降的前提下,美國人尋思,是否有另外一種方式讓日本人屈服,同時不增加美軍的犧牲?

這時候,日本避免「被核爆」命運,還剩下一次機會。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的《波茨坦公告》頒布,公告的內容只有一個: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

說起這個波茨坦會議,很有意思。最早是蘇、美、英三個國家參加,中國並不在場。美國那時候非常希望蘇聯能夠儘快出兵日本,以減輕美軍的負擔。

但就在會議召開期間,美國總統杜魯門接到了國內密報:美國已經成功研製出了原子彈。這個時候,美國就沒有那麼急著讓蘇聯出兵了,因為蘇聯一旦出兵,將會危及美國戰後在遠東的影響力。最後的公報出來,是由中、美、英三國簽署。

日本的作死

接受《波茨坦公告》本來可以成為日本避免核彈的最後機會,但是日本拒絕了。

不僅如此,日本還號召全體國民團結起來,哪怕用魚竿和竹竿,也要和登陸日本的美軍同歸於盡。

這時候,美國就開始考慮,讓美軍進攻日本本土的性價比了。最後估算的結果,讓美國人嚇一跳,拿下日本本土,美軍必須再付出100萬士兵的慘重代價。

這是美國人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於是,長崎和廣島避免原子彈轟炸的機會消失了。

1945年8月6日,3架美軍的B-29重型轟炸機,攜帶一顆5噸重,名叫「小男孩」的原子彈,飛到日本廣島上空。

開艙,投彈,爆炸。

原子彈的威力非常可怕,當天廣島死了10萬人,6萬幢建築灰飛煙滅。

整個世界都震驚了!美國掌握了這種變態的新型武器。

美國人希望,一顆原子彈,能把日本驚醒,從而接受無條件投降。

日本人這個時候偏偏作死,以為美國只有一枚原子彈,挺住等蘇聯來調停,還能爭取些有利條件。所以,日本政府對外宣稱,廣島是被一顆隕石擊中的。然後依舊不投降,保持全民皆兵。

3天後,1945年8月9日,B-29重型轟炸機再度出發,攜帶一顆叫「胖子」的原子彈,飛向日本本土。

原本投彈的目標,是小倉。在美軍的原子彈轟炸目標序列里,小倉作為日本的兵工廠,排在長崎之前。

不過,天氣讓小倉躲過一劫。當美軍的轟炸機飛臨小倉上空,發現都是雲層,能見度非常低。轟炸機在上空盤旋了三周之後,始終沒有找到投彈的機會。

這時候,小倉的地面防空高射炮開始射擊,日本的轟炸機開始起飛攔截。美軍轟炸機掉頭,飛往長崎。

第二顆原子彈

1945年8月9日上午,B-20轟炸機飛臨長崎上空。那一天,長崎的上空也是雲層密布,飛機盤旋了一圈,發現很難找到投彈目標。轟炸機上的指揮官斯威尼決定用雷達瞄準投彈。

這個時候,長崎上空的兩大塊雲團之間,忽然露出了一個大空隙,整個長崎暴露在了轟炸機的視野之中。

有個成語叫「撥雲見日」,用在這個時候很恰當。不過對長崎市民來說,卻成了死亡的徵兆。

11點30分,相當於2.2萬噸烈性炸藥量的原子彈,直奔長崎而去,在城市上空503米處爆炸。那一天,長崎死亡2.3萬人,傷4.3萬人,全市60%以上的建築被摧毀。

一周之後,1945年8月15日,不願意再賭美國是否還有第三顆原子彈的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2006年8月6日,日本廣島舉行紀念核爆61周年的儀式。

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親手撞響「和平鍾」,他說:「作為人類歷史上唯一遭受原子彈打擊的國家,日本有責任告訴國際社會自己的經歷」。

與此同時,日本不少地方也在舉行遊行示威,抗議日本政府修改和平憲法,忘記過去慘痛的教訓。

作為中國人,我們對日本的感情是非常複雜的,日本的文化和素質確實值得稱讚;但日本右翼分子不斷刺激中國人的底線,也是罪不容恕。

或許,遭受原子彈打擊和核電站爆炸,就是咎由自取吧。

2014年7月28日,當年廣島原子彈投擲機組的飛行員范柯克逝世,享年93歲。他臨終的態度說明一切:對於日本的核打擊,不後悔,更不道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