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情緒宜疏不宜堵,幫助孩子走出消極,家長要學會「牢騷效應」

萱媽育兒堂 發佈 2020-05-10T08:22:37+00:00

我朋友聽了女兒的抱怨不但沒有安慰孩子,反而嚴厲地告訴孩子說,「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又不是你自己作業多,你們班的同學和你一樣,以後不要再抱怨。

文丨萱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前幾天我碰到我朋友在訓她的女兒,孩子今年剛上小學,因為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就跟我朋友抱怨了幾句。

我朋友聽了女兒的抱怨不但沒有安慰孩子,反而嚴厲地告訴孩子說,「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又不是你自己作業多,你們班的同學和你一樣,以後不要再抱怨。」

聽了這話的女孩看起來有些傷心。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說不許哭,不許抱怨。

雖然家長這樣做是因為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堅強和獨立。但是孩子發牢騷真的是不好的嗎?

一、什麼是「牢騷效應」?

「牢騷效應」指的是研究表明在工作中發牢騷的人相比沒發牢騷的人更容易成功。它主要想告訴我們的是不要壓抑自己的不滿,而要大膽的發泄出來。

二、孩子不懂得正確宣洩消極情緒,可能會給成長帶來怎樣的影響?

1、內心壓抑

當消極情緒在孩子心裡一直堆積且無法宣洩時,孩子的內心就會感到十分的壓抑。久而久之,孩子的精神就會被壓垮,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低落的情緒也不利於孩子的學習,他們會經常提不起精神,甚至變得頹廢。

2、缺乏社交能力

父母不允許孩子「發牢騷」,意味著孩子和父母的交流不再順暢。這會讓孩子開始把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

當孩子與外人交流時也無法敞開心扉,不敢隨意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會導致孩子的社交能力差。

3、變得木訥、寡言

當孩子向父母抱怨時,他們想要得到的是父母的理解與安慰。但當他們受到的是父母的嚴厲指責時,他們就會變得畏懼。

他們慢慢的會不知道怎麼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與父母的溝通也會產生隔閡。這個時候,孩子們會將所有的煩惱憂愁積壓在自己的心裡,不再表達自己的想法,漸漸的就會變得木訥,變得沉默。

三、孩子「發脾氣」的4個好處,家長要清楚

1、有助於孩子睡眠更好

我們都知道當自己心裡煩躁的時候往往是睡不著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把情緒釋放出來。所以,孩子「發脾氣」可以讓他的睡眠更好。

2、讓孩子了解界限在哪

當孩子因為你的阻止而發脾氣時,不用擔心,這會讓孩子知道你的界限在哪裡。有時候家長不願意直接的否決孩子,因為不想給孩子造成傷害。

但其實家長們可以試著勇敢的表示拒絕,堅定自己的立場。在一次兩次的被拒絕之後,孩子們自己就會慢慢地知曉父母不喜歡自己做哪些事情。

3、促進親子關係的親密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要做的是讓孩子宣洩出來。這種時候,家長們不用和孩子講太多的道理,只需要陪著孩子,傾聽孩子想說的話就足矣。

孩子發現了家長的包容之後,慢慢的就會和家長更加親密。

4、有助於孩子磨合自身

孩子們發脾氣的方式是多樣的,有時候他們會非常的暴躁、不願與人交流、抗拒本應該做的事情等等,這些就是孩子與自己情緒抗爭的表現。

發脾氣可以幫助孩子釋放出內心矛盾的感覺,從而有助於他們與自身磨合。

四、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合理髮泄負面情緒?

1認真傾聽,尊重支持

當發現孩子心情低落、面露不滿的時候,引導孩子坐下來,認真詢問他怎麼回事。「耳朵是通往心靈的道路。」

當孩子講述的時候認真的傾聽,不隨意打斷孩子,更不要責罵他,安靜地聽完。可以告訴孩子你理解他,幫助他冷靜下來,等孩子冷靜下來之後再想辦法解決問題。

2、尋找適合孩子的宣洩方法

方法不是唯一的,可以讓孩子嘗試多種方法,然後幫孩子分析哪種方法最有效。例如讓孩子去跑步;或者給孩子一個沙袋讓他捶打。

又或者給孩子一些白紙讓他隨意地塗畫。總之,引導孩子直面自己的負面情緒,不要總是想著壓制它而是要學會去解決它。

五、總結

負面情緒易疏不易堵,當孩子「發牢騷」的時候不要批評孩子,應該靜靜地聽孩子說完並給予安慰。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要學會理解孩子。


育兒問題萱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萱媽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