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周光明的家:四般閒事,重溫宋代美學

安邸ad 發佈 2020-05-12T17:35:30+00:00

主人周光明是AD 100 設計精英,他於2002年與太太朱彤雲在上海成立朱周空間設計,兩人分別擔任創意總監及照明設計總監,至今已完成逾800多個項目,其設計哲學以中國傳統「框架」為思考脈絡,關注當代東方生活方式,目的在將美感與實用功能兼具的設計普及進而提升美好生活。

作為設計師,Ray和Vera每天回到家,只想要絕對的安靜。但他們的安靜不是靜止不動,而是從傳統文化極致精微的「閒」中去尋。

主人周光明(Ray)是AD 100 設計精英,他於2002年與太太朱彤雲(Vera)在上海成立朱周空間設計(Vermilion Zhou Design Group),兩人分別擔任創意總監及照明設計總監,至今已完成逾800多個項目,其設計哲學以中國傳統「框架」為思考脈絡,關注當代東方生活方式,目的在將美感與實用功能兼具的設計普及進而提升美好生活。

他們的家簡約而寧靜,處處充滿主人的氣息,而「氣息」正是一個家的法眼,超越任何美感與技巧的無招勝有招。在這裡,品香、點茶、掛畫、插花這傳統的「四般閒事」融進了現代生活。

家的秩序

與家人梳理日常時光

讓思慮放下,讓心中平靜,這是家對人最大的貢獻。

• 喝茶早已成為了一家人的日常,同時也是一種交流方式。孩子們從小聞著茶香,家中隨處可見或精美或樸拙的茶具,這種成長環境會自然地給他們著上一種溫和的氣息。背景畫作來自郭齊。

在上海市區邊緣,Ray和太太Vera不過是看中了這房子窗外滿眼的綠意,「對繁雜的都市生活是一個轉換。讓思慮放下,讓心中平靜,這是家對人最大的貢獻。」

Ray是一個理性的人,他的家自然也在一種可控的秩序性中獲得了某種純粹的美感。 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對空間進行了重新規劃。「臥室不用很大,但我們希望閱讀、喝茶、品香的公共空間和精神空間要更打開、更連貫。」

因為家裡不會做油煙太大的飯菜,Ray將客廳里連接廚房島台的那張最聚人氣的大長桌稱為「書桌」而非 「餐桌」。他們在這裡看書、寫字、品茶、玩香,小孩在這裡寫作業,「其實很多時候也是散落桌邊各做各的事,但又能看到彼此,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這種感覺是Vera所珍視的。

• 客廳的家具頗滿,在統一的審美體系下包容著北歐、中式、現代等不同風格,或大棵或小株的植物點綴其中, 安逸中透著生機。牆上的藝術品來自法國藝術家文森·漆,中間的鍍金桌來自Alexander Lamont,高低邊桌來自 SHANGXIA「上下」清影系列。

他們追求自然而舒服的生活方式——這種態度從家裡的家具和收藏中也可窺一二。東方的花梨木、西方的軟沙發,不同的生活場景和需要都自然對應著這個場景中應該植入的單品。

• 牆上的畫作來自李詩文,左邊的柚木扶手椅是Finn Juhl1953年設計的NV53號椅;背對著畫面椅子是SHANGXIA「上下」經典的大天地系列。

「我們會搭一些西方的經典單品,但也儘量選那些線條、結構比較有東方美感的。一張特別舒服的椅子,我可以一個人在那裡,也可以讓小朋友躺在我身上,一起念故事書......」Vera說著。

• 牆上的畫作是林國成作品《孤獨的石頭》,造型簡潔的沙發來自rochebobois 羅奇堡。靠包的圖案和配色與藝術品搭配和諧。

而曾經的隔間變成了如今通透的客廳,隨著空間的些微錯落,又以不同的家具單品圍合出各異的功能區域:餐廚空間、小會客室、威士忌酒櫃旁的休憩角落......

四般閒事

不是仿古,而是去延續

「傳統文化一定要讓它活在當下。很多人喜歡仿古,我覺得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去理解它。」

• 飲茶、書法、品香......傳統人文生活場景,應該融入時代,更應該融入生活 。

因為早年的西方留學經歷,Ray反而更加親近中國傳統文化。所以他在家裡獲取安靜的方法從來不是靜靜躺著,而是在古人極致風雅的「閒事」中去尋。

極端理智的他自然需要一種可控的秩序。「就像茶,各種各樣,中國古代的文人卻用一套規範讓它們發揮出極致的美感。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不是儀式,而是態度。這種態度就是內心的一種秩序。」

當然,茶也是他的由頭,可以把多年收藏的各種茶具擺出來又「嗨」一次。「喝茶要放鬆、要舒服。」而對他來說,好的茶,把它最大化的「舒服」就是與人分享。

• 長長的一張木桌,更多用來喝茶和寫字,背景畫作來自王新蓮,有趣的是畫上的圖章,刻著「吃飯的時候吃飯」。

「鋪紙、磨墨、運筆,整個過程要慢,書寫速度也要慢,在這個過程中人能夠思考,跟打字很不同。這是會讓人安靜的。」湊近仔細看時,這筆漂亮的小楷寫的竟然都是工作內容,甚至還畫了圖表,著實跟當下生活連接了起來。

• 位於主客廳旁的一間書房,色調素雅。畫作來自藝術家丁禎;柚木皮革扶手椅來自設計師Torbjorn Afdal。

「這麼好的傳統文化, 是要讓我們去延續,而不是抄襲。」所以寫得一手好字的Ray總是樂於在這張大長桌上揮毫,卻又沒有刻意練過一天書法。

• 可收納功能強大的文檔櫃是Ray自己設計的,剛好存放書畫紙張。柜子上的畫作是馮君藍的《啟示》。

相比飲茶、書法,品香更顯私密。「我對宋人的『四般閒事』(品香、點茶、掛畫、插花)著迷。譬如聞香,那樣一塊木頭,一克的價格比黃金還貴40倍,燒掉就沒了,為的只是體會氣息中最微妙的變化。」這讓他不由得想:古人到底要閒到什麼程度,同時又要優雅到什麼程度,才會想到來做這種事?

• 張晚晴的作品《鹿柴》,一個古舊的小櫃和一把干枝,和諧地搭配在一起。

也是有善緣,他和Vera能夠跟隨香學大師劉良佑先生學習。所謂鼻觀大千,氣味自然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另一重維度,而在這個維度中,確實有讓人慾辨已忘言的真意。

回歸真實

家絕非一款雷同的樣板間

身為女主人,Vera卻比Ray更愛酒精,從年輕時追尋活力,到如今真在威士忌的滋味里品飲到複雜層次,跟飲茶一樣,都會帶來通身愉悅。Ray也幫著太太一起收集,就跟他收藏其他物件一樣,在拍賣會上、在朋友推薦 下、在旅行途中。

• 家中隨處可見干樹枝、干佛手,甚至一把干辣椒,它們都是可以用來增加趣味的小點綴。

「在各種可能性當中收集,覺得好的就收,我不考慮它的市場潛力,甚至不在乎它的背景價值、是老是新。只要我喜歡這件東西,我都把它當成新東西來收就好。」Ray說著。

沒有得失心,就不存在失望,收集的過程也變成了愉悅本身:比例完美、器型純粹、色彩簡單,這就是能讓他動心的標準。「即使變化,也是在一個狀態里變,而不是亂變。譬如建盞,而非柴燒。」

• 以大理石為主材料的廚房被歸置得清爽整潔。

這個家便是這樣,裝飾簡單、色彩簡靜,說不出哪裡突出,卻處處都充盈著主人的氣息——而氣息,超越了任何美感與技巧的無招勝有招。

• 臥室不大,以淺灰白色為主,聚氣又很柔軟。《六橘圖》是潘曦的,靈感來自於一次藝術家到公司在Vera辦公桌上看到的橘子、以及南宋牧溪 《六柿圖》。

「最大的不同可能是臥室。」Vera所言的是他們的主臥,這竟是家裡唯一朝北的房間。「平日我們總是早出晚歸,何必浪費那麼好的陽光?」於是,兩個朝南的臥室都留給了孩子,而早晨光線最美的區域作為廚房。

• 小區與上海動物園一牆之隔,Vera說運氣好的時候能從這個陽台上看到大象和長頸鹿。

「周末一家人做早餐,如果天氣好, 還可以打開大推門,直接連到露台上。」這是Vera享受的親子時光。

• 浴室也以灰色為主,簡約的擺設讓人自然放鬆下來。

「人跟物理空間的氣息相同,才能成就一個家。而設計師就是幫忙找尋主人與這個物理空間連接的人。」設計師設計自己的家大概也是這樣一個幫自己找到與空間、與精神連接的過程, 也將一直進行下去。

Design Note

打造一個寧靜氣息的家?

東西融合,古今混搭,當你掌握住家的「氣息」時,風格也會更自由。

INTERACTION

話題互動

你覺得家中哪一部分讓你感到舒適?

文末留言聊聊。

內容來自《安邸AD》5月刊

部分照片由品牌方提供

攝影 | 雷壇壇

造型 | Judy、Yann

撰文|陳思蒙

編輯 | Yann、Halleywood、Oscar

視覺 | 張詩垚、封面/版式設計 | Linke

昆明的泮山居:遠方有西山,眼前有詩意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韓楓紐約工作室:窗外,就是帝國大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