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新高考省份,2020高考到底怎麼考?

包學習 發佈 2020-01-03T05:57:35+00:00

近期包學習APP推送了不少新高考改革地區的文章,不少非新高考省份的同學都在後台留言,表示自己現在很方,想知道新高考大刀闊斧的改革時期,2020年全國I、II、III卷是否會受到影響。

近期包學習APP推送了不少新高考改革地區的文章,不少非新高考省份的同學都在後台留言,表示自己現在很方,想知道新高考大刀闊斧的改革時期,2020年全國I、II、III卷是否會受到影響。其實,在11月,教育部已經發布了《新高考改革過渡時期考試範圍》,本文即該政策的解讀,希望幫大家消除困惑哦。


一、到底哪些省份是「新高考」省份?

答:

2020進行新高考的省份: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2020進行舊新高考的省份:除上述6省以外的全部!!


二、2020年全國到底有幾套卷子?考試範圍如何?


答:

至少有5套全國卷,2套地方卷。

全國卷I、II、III:

適用省份:未進入新高考,未使用新教材

考試範圍:2020高考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邊,但仍會延續2019年高考考查重點,進行小幅度變化。


全國卷IV

適用省份:已經進入新高考,未使用新教材;

考試範圍:以《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中的理科數學內容(即必修課程和選修系列2的內容)為基礎,適當調減部分內容,《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新增加的內容不作要求。


全國卷V

適用省份:已經進入新高考,已使用新教材;

考試範圍:以《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必修課程與選擇性必修課程的內容要求為基礎,適當調減部分內容。


地方卷

適用省份:浙江、上海


註:浙江、上海進行自主命題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當地部分省份高中教材、高中課程設置不盡相同(如上海部分地區使用的的滬教版教材)

(2)浙江、上海與其他省份考試科目、計分方式、錄取規則都不同,仍有必要自主命題。


三、新高考過渡時期,對高考有什麼影響?全國I、II、III卷會變難嗎?


答:

(1)全國I、II、III卷省份,考試難度不會有大的變化。

(2)由於2020高考,各省皆不會發布明確的考試大綱,即不存在題型示例,全國I、II、III卷考試範圍會相對寬泛。

(3)由於核心素養的提出,2019高考已然與前幾年的高考有不同側重,2020年也會延續考查,備考時尤其需要注意2019高考中的新考向。

(4)備戰2020高考時,建議以近幾年高考真題為標準的前提下,儘可能地關注名校模擬卷、各省市調研卷,或預測考向方面地教輔圖書,67出版的《高考必刷卷》系列中,考向卷、信息卷、預測卷、押題六套、臨考一卷就可以幫助大家緊追考向。

(5)2020年全國I、II、III、卷的命題隱含規律仍會延續,即:


1.全國卷I多用於教育發達的地區,側重在能力上,考查考生能否對知識點進行靈活運用

2.全國卷III多用於教育相對不發達的地區,該卷試題對考生知識點掌握精準度,但通常會考查一兩個較偏的知識點,或平常較少見的題型,提高試題區分度。

3.全國II兼具對能力、試題區分度的考查設置,但夾在二者之間,自然相對中庸。



四、2020高考該如何備考呢?


(一)語文學科中,「語言文字運用」的考查勢必更加靈活,極有可能出現新題型

2019年高考即著重考查了「語言建構與運用」這一核心素養,2020年將延續這一考向。此題型備考時需注意:

1.「表達得體」類。

網絡時代誕生了許許多多的網絡語言,加之當代大家對傳統文化素養普遍薄弱,日常語言表達中常常會出現某些詞語在理解或表達上的錯亂,導致語言使用不「得體」。

教育部意借高考,專門考查「表達得體」問題,意在引導學生關注相關的語言文化知識,正確使用漢語。


「表達得體」除正確使用一些謙辭、敬語之外,還要考慮說話者的地位身份、學識教養、生活閱歷,聽話者的社會背景、文化知識、語言習慣,也要注意特定的時間地點、話題氣氛,表達載體的語體風格等。試題形式既可以是客觀題,也可以是主觀題。


2.語言邏輯類,如補寫句子。

2019年三套全國卷的第20題都採用了往年常考題型——補寫句子,但不同的是,三道試題都選擇了科普類材料。要擬寫出正確答案,除了要考慮前後語意連貫、內容貼切外,還要深諳其中的科學原理,這類題型凸顯了對考生邏輯推斷能力的考查。


3.作文、閱讀中會也會考查「語言文字應用」

在作文的命題指向中加入語言運用的目標要求,是2019年作文命題的一大亮點。如全國1卷作文題明確要求撰寫講話稿,其中就含有語言運用的指令要求。

備考2020時,也許注意各類「應用文」文體對語言文字的潛在要求。


(二)語文學科中,閱讀題目文本選材勢必更加豐富。


2020高考語文將擴大文本選取範圍。

論述類文本將多選用論文和時評,考查邏輯論證和批判推理能力;

實用類文本將多選用新聞和報告,考查信息處理和超文本閱讀能力;

文學類文本將多選用小說和散文,考查審美鑑賞能力。


針對2019年高考語文對「思維發展與提升」這一核心素養的考查特點,2020年複習備考應著重做好對「閱讀思維」的訓練:閱讀思維的發展與提升,首先要從解讀思維的合理做起。所謂的「合理」,指的是:命題者遵循了作者寫詩寫文所遵循的規律,從而提出問題;作為閱讀者,也應該遵循同樣的規律去思考相關問題,方能得出準確的回答


如:

1.一個文本,無論詩歌、散文、傳記、小說,它在寫作上的終極目的都是為了表達作者的心意(包括觀點、態度、思想、情感、情緒、意念……),作者心意是閱讀者在「讀懂作者」這個層面要攻克的最終「堡壘」。

2.一個文本,無論詩歌、散文、傳記、小說,作者表達心意,除了少數直抒胸臆的信息外,總要憑藉某些載體或經由某些媒介來傳達這種心意。我們將這種「載體」或「媒介」稱為「觸媒」——它是觸發、寄寓作者情感態度觀點意念的土壤。一般而言,一個閱讀文本的「觸媒」可以表現為四類:人,事,景,物。


3.如果一個文本比較簡單,則由某一觸媒直接導出作者心意;如果一個文本較為複雜,觸媒還可分出主次,前者是主角,後者是配角,它們是紅花與綠葉的關係。


這些基本的思維原理,帶有很強的普遍性,它們體現在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傳記等絕大多數甚至所有的閱讀文本之中,閱讀訓練要靠一次次將其激活,才能符合每一個文本的具體情況,也才能切實提高考生的思維水平。這就如同數學的定理公式,只有進入到具體的試題中,它們才是真實的、有效的。


(三)歷史學科圖表題呈增加趨勢


從全國卷的歷史試題來看,歷史圖表題作為材料題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運用量呈現出明顯增加的趨勢,涉及的面也很廣,近兩年把「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結合起來綜合考查,能一眼破題的題退出舞台。


(四)數學學科不同試卷趨勢不同


2019年的全國I卷整體上保持穩定,II卷傾向於對新題型多選和一題兩空的測試;III卷文理相同題目較多,傾向於新高考文理不分科的過渡測試,2020年高考的命題方向也會延著2019年的思路穩妥推進。


(五)數學學科要重視基本概念的複習從概念的定義出發,掌握概念的本質屬性。

如:


對於題目「命題:「若(x-1)(x+2)=0,則x =1」的否定是____。」

很多人認為命題的否定就是否定命題的結論,所以「若p則q」的否定就是「若p則¬q 」,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如果按照這種理解,上述命題的否定就是「若(x-1)(x+2)=0,則x≠1」,這個結果顯然是錯誤的,因為這個命題與原命題都是假命題。


而教材中「命題的否定」的定義:人教A版:對一個命題p全盤否定,就得到一個新的命題,記作¬p,讀作「非p」或「p的否定」。人教B版:對命題p加以否定,就得到一個新的命題,記作¬p,讀作「非p」或「p 的否定」。根據上述定義及符號語言可以看出,命題的否定是對整個命題的否定,而非只對其結論進行否定。因此這個命題的否定就應該是「並非對(x∈R,若(x-1)(x+2)=0,則x =1」,也即「存在x∈R,使(x-1)(x+2)=0,且x≠1」。此外,在概念複習中還要避免模式化,避免機械套用有關結論。


(六)數學學科需重視基本技能的複習。


基本技能是數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學建模、數學運算以及數據分析等核心素養中都有它的影子,也是歷年高考考查的重點。對基本技能的複習,主要包括掌握入手點、了解隱藏點與熟悉易錯點,整個高中的知識點比較多,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前面的知識點又比較模糊了,就拿數學來說,高考數學439個知識點,167個考點,80個易錯點,57個難點失分點,考生把高考這些知識點梳理了對於高考來說也不是難事。如果不懂知識點梳理的考生可以藉助書籍來把高考必考知識點,高考易錯知識點,易錯題型梳理一遍。


所謂掌握入手點,就是要掌握基本思想方法,通過分析其本質特徵,熟練掌握其適應範圍,掌握基本問題的基本解法。所謂了解隱藏點,就是要了解哪些知識有隱藏的漏洞,必須與哪些知識配合使用才能避免產生錯誤。如在解析幾何中解決直線與圓錐曲線相交的問題時,如果使用了韋達定理,就必須檢驗判別式是否大於零,否則就可能出現直線與圓錐曲線沒有交點的情況。所謂熟悉易錯點,如忽略函數的定義域、數列中沒有注意n的取值範圍等問題而導致錯誤。這些雖然不難掌握,但是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出現錯誤。這也體現了數學核心素養中邏輯推理的嚴謹性。


如:

設問1:如何求未知數ω的值?(設法得到關於ω的方程)設問2:兩個未知數需要兩個方程才可能求出它們的值,而此題我們只能得到一個方程,怎麼辦?設問3:注意到ω是正整數,因而通過範圍就可以求出其值,那麼如何能得到關於ω 的不等式呢?通過以上設問,應該容易想到通過函數的圖像可以得到關於周期的不等式,從而得到關於ω的不等式,問題得以解決。這就是把數學思想與核心素養相結合的一個很好的例子,以此培養能力,效果一定不錯。



本文轉載自包學習網站。

回想2019年,真正留下腳印的沒幾件,大多數日子蹉跎著蹉跎著就沒有了,新的一年,和包學習APP一起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高考加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