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跨越兩百億公里,旅行者號的最後一瞥,讓我們陷入沉思

科學黑洞 發佈 2021-09-27T17:26:08+00:00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也就是說我們的地球周長大約是4萬公里,經過地球一天的自轉,即使我們坐著不動也可以行八萬里「路」,簡單來說繞地球一周才4萬公里,因此說二百多億公里對於人類來說是遙不可及的,目前人造物中只有旅行者一號完成過這樣的壯舉,當然隨著時間看的推移,還有幾隻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也就是說我們的地球周長大約是4萬公里,經過地球一天的自轉,即使我們坐著不動也可以行八萬里「路」,簡單來說繞地球一周才4萬公里,因此說二百多億公里對於人類來說是遙不可及的,目前人造物中只有旅行者一號完成過這樣的壯舉,當然隨著時間看的推移,還有幾隻探測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人類仰望星空幾十萬年,但真正開始太空探索是在上個世紀中葉,我們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數百萬年完全適應了地球表面的環境,太空中是不適合我們的。但是地球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早晚都會是一個限制或者說制約,人類需要向太空去發展,星辰大海就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早期人類太空探索更多的是發射無人探測器,太陽系內主要的天體都有了我們的「足跡」,當然人類唯一踏足的天體就是月球,距離我們38萬公里的地球天然衛星。而除此之外太陽系內的大行星都是人類的無人探測器造訪的,尤其是金星和火星,早期美國和蘇聯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

到目前為止NASA共發射了五顆星際探測器,除了基本的探測任務外,最終都是為了向太陽系外飛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旅行者一號,1977年從地球出發先後完成了對木星和土星以及它們衛星的探測,最終向太陽系外飛去,到今天為止已經飛行了44年,距離地球大約是230億公里,未來它和地球的距離會越來越遠,直到有一天和地球之間失去聯繫。

旅行者一號的最後一瞥,讓我們陷入沉思

旅行者一號的平均速度大約是17公里每秒,它正在以這個速度飛離地球,無意外的情況下最終有一天它會飛出太陽系。旅行者一號作為人類的「先驅探測器」,它的任務意義重大,當然在遠離太陽系之前還有基本的探測任務,那就是對四個遠日行星以及它們的衛星進行探測。但由於旅行者一號著重的對土星衛星土衛六進行探測,錯過了後續對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探測機會,沒有辦法只能提前撤離,旅行者二號會對天王星和海王星進行探測。

旅行者一號完成了對木星和土星以及它們衛星的探測,就開始向太陽系外飛去,1990年2月14日受地面控制旅行者一號掉轉攝像頭,對著它曾造訪過的天體拍攝了一張集體照,照片中的大行星都呈現出來。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我們的地球,在這張集體照片中看上去就是一個小藍點,不到一個像素。

曾幾何時地球在我們的眼中就是無邊無際的存在,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必須要集群生活在一起。但人類的活動範圍很小,畢竟靠著兩條腿又能走多遠的距離。即使人類靠著聰明的大腦發展出智慧文明,擁有著快速移動的交通工具,可以把我們帶到地球上的任意角落,但地球對於我們仍然是太大了。

最高的山峰超過8000米,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低於1.1萬米,70億人口生活在占據地球表面積百分之三十的陸地之上,70%表面積的海洋生態系統也不是人類可以涉足的地方,就是這樣的地方,在旅行者一號的最後一瞥中,就是一個不足一像素大小的暗淡藍點。

要知道這樣的藍點可是承載著38億年之久的生命史,數百萬個物種的演化史,我們的過去今天與未來,我們的喜怒哀樂等等一切都發生在這個不足一像素的藍點之上,這足以引起我們的深思,以及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

曾幾何時,我們自認為這個世界的「主人」,人類在地球上發展繁衍數百萬年,從直立行走開始解放了雙手,可以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這也讓我們站到了食物鏈的頂端,地球之上我們征服了珠穆朗瑪峰,探尋了地球的最深海溝馬里亞納海溝,地球上到處都遍布了我們的足跡,甚至距離我們最近的自然天體月球,也有了人類的足跡。

我們變得開始膨脹,星辰大海也變成了人類的終極目標,但是飛出地球我們才見識到了宇宙的浩瀚無垠,也才意識的地球的渺小。對於整個宇宙來說,不僅僅是地球,即使整個太陽系也是微不足道的存在,銀河系內包含有大約2000億顆恆星,太陽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員,而宇宙中類似於銀河系這樣的星系最少1000億個,最多2萬億個,地球真的微不足道!

說在最後

旅行者一號飛行44年跨越230億公里,它的最後一瞥讓人類深思,其實也算是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宇宙真的很大,地球真的微不足道。在現階段,人類甚至無法觸及到太陽系的邊緣,這才是一顆恆星的正常控制範圍,按照主流觀點太陽系的直徑在2-3光年,旅行者一號按照現在的速度要想飛出太陽系至少需要17600年,太漫長了!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