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為何自古以來就受人追捧?中國古代黃金文化與西方有何不同?

史海起航 發佈 2020-05-22T07:05:24+00:00

黃金和白銀一直對人類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從人類文明伊始,人們就願意冒一切風險得到這些貴金屬。那麼「圖騰文化」與黃金又有什麼關係呢?

黃金和白銀一直對人類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從人類文明伊始,人們就願意冒一切風險得到這些貴金屬。印加文明稱「黃金是太陽的汗水」,埃及人稱「黃金是神的呼吸」。十六世紀,歐洲各國為了黃金大打出手,瘋狂的開闢海外殖民地,戰爭此起彼伏。可以說黃金驅使著歐洲人急切地探尋海外世界,這推動了新航路的開闢。這些狂熱的財富追求者們毫無人性,強制分離勞動者和生產資料,資本的增殖讓他們沉迷於財富的增長,而積累黃金就是開啟這些財富的重要基礎。所以在對美洲的金銀大量掠奪後,歐洲繼而開始建立起金本位制,這更是刺激了歐洲人對黃金貪婪的追求。

反觀中國封建社會,黃金雖然也是財富,但更像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當時的中國人對土地和仕宦有著巨大追求,卻不曾有過對黃金財富的猛烈渴望,黃金大多被精心雕刻,成為王權貴族的奢侈品、或用來當做納貢的珍品等等,但是很少成為主流的商品支付手段,這無疑對當時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有些巨大的阻滯。

為何中西方對黃金的認識有如此巨大的差異?

一、礦石黃金為何能被全世界不約而同的認為是「財富的象徵」?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這是馬克思在他的政治經濟學中提出的對貨幣的重要論斷,這句話似乎很難被理解,但是最初的黃金是用來當做貨幣的嗎?要搞清楚黃金為何能成為全人類追逐的對象,我們還是先搞清楚黃金對於人類最初的價值。

2016年,保加利亞考古工作者開採出了一枚約有6600年歷史的金珠,也就是說我們人類對黃金的開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600年,要遠遠早於我們熟知的銅,鐵。雖然人類最早對黃金的開採時間已經無法考證,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人類對黃金的利用肯定先於商品市場出現的時期,這一時期正好也是人類的母系氏族時代,而母系氏族時代有著另外一個特殊的文化背景——「圖騰文化」。

圖騰文化是對祖先的神化和對大自然力量的敬畏。當然,這對我們當代人而言是「落後的象徵」,但對當時社會而言,這是人類的一次巨大進步。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當時,個人的生產力是極其有限的,但通過母系氏族的部落來實現人與人的合作可以大大改善生產能力來保證生存。那麼如何維持部落的穩定性必然是一個重要的內容,聰明的人類總是能想到好方法,有的部落首領通過創造「神」這一「偉大的謊言」,讓成員無比信服於自己,而圖騰就是對「神」抽象的描述。圖騰讓所有成員有了歸屬感,他們世世代代敬拜圖騰,圖騰將部落團結起來,逐漸成長壯大,這無疑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巨大進步。

那麼「圖騰文化」與黃金又有什麼關係呢?

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黃金在自然界當中,是獨有而美麗的,它金光燦燦,絢麗奪目,手感沉重,易於雕琢,且永不腐朽!在當時生產技術極其有限的時候,稀缺的黃金成為了聰明人「騙得」權利的重要信物,他們認為圖騰是神的靈魂的載體,而「黃金是神的旨意,擁有這一美麗東西的人,有著帶領大家走向美好的天然權力」。黃金便成為了首領權力的象徵,黃金自然也成為了人類追逐的對象。

這不是因為黃金有著巨大財富,而是因為這一文化賦予了黃金不一樣的意義,擁有更多這一美麗物質的人,就可以在他人之上,成為神的指定人,誰不希望有更多的黃金呢?正是因為如此,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伴隨著其它生產品的增多,自然而然會出現有人用其它物品去交換這一美麗而神聖的東西,而黃金逐漸也就逐漸與「財富」掛鈎,這何嘗不是人類「虛榮心」的結果呢。

而至於黃金為何會在全世界流行,首先是黃金自然力的表現,因為在遠古時期,只需要通過淘金這種簡單的物理方法得到黃金,所以各個大洲的原著居民基本都發現了這種珍惜且獨特的貴金屬,並且將其作為裝飾品和祭祀品。其次就是市場的作用,當黃金在某一個部落或者多個部落之間成為了交換的媒介,充當貨幣,那麼市場就會逐漸平衡各個部落和地區之間黃金的價值。例如歐洲人在大量掠奪美洲的黃金以後,美洲的黃金價格逐漸上升,而歐洲則出現了通貨膨脹,黃金價格一路下跌,再經過市場的調節,最後兩地金價趨於平衡。如此反覆,世界各地區的人們就達成了共識,黃金也成了世界公認的財富象徵。

二、東西方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導致對「黃金理念」的截然不同

黃金在歐洲真正開始大流行是在11~13世紀的商業革命期間,農業生產技術和航海技術的進步使得地區之間的貿易量逐漸加大,西歐商業異常繁榮,這就要求有價值更高的支付工具以償還金額更大,數量更多的債務,這使得金銀需求量在這一階段激增。地中海附近的商品經濟發展迅速,商人們的財富也在不斷積累,新興資產階級的實力開始不斷增強。文藝復興,資產階級革命也是在這一大背景下產生的。因為當時歐洲人對財富的崇拜,所以對金銀的開採也十分激烈,但限制於當時的開採技術,歐洲人更熱衷於去其它地方獲取黃金,在新航路開闢以前,地中海的黃金主要來自於非洲。

反觀中國,中國對黃金的使用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夏朝,但對黃金的廣泛使用是在戰國時期,這時候黃金貨幣形態異常多樣化。其中以楚國的金版較為人們所熟知,但是在秦王朝統一中原後,貨幣也被統一,用的是賤金屬——銅,黃金並沒有被納入用作製造貨幣。

2015年,江西南昌出土了西漢海昏侯劉賀的墓葬,墓中有金餅96枚,馬蹄金33枚,麒趾金15枚,金版20塊,如此數目的黃金製品實在讓人震撼。雖然秦朝奠定了銅幣作為貨幣的基礎,但事實表明,漢朝依然是多金的朝代,那麼在中國古代,為何黃金始終不能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事實上這是由多個原因決定的。

1、第一個原因是黃金開採技術有限,雖然前文說過,黃金能通過簡單的淘金方法就能獲得,但這僅僅限於地表的易開採的黃金資源,當這些資源被開採枯竭之後,黃金產量就很難增長。因此,中國古代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可能在過去的某一時間段,黃金產量會激增,但後來便迅速萎縮。據考古發現,1999年,陝西出土了108斤重的漢代金餅。翻開《漢書》就會發現,皇帝賞賜功臣黃金,動輒千斤萬斤,例如,北擊匈奴有功的衛青及其部下就「受賜黃金二十餘萬斤」。除了漢王朝外,幾乎再沒有如此大數量使用黃金的記載。從此,中國逐漸進入了貧金的時代。

2、第二個原因是中國的政治文化,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封建社會是農耕社會,以自然經濟為主,也就是所謂的「一家一戶、男耕女織、自給自足」,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商品經濟發展滯後,在市場上可供自由流通的貨物往往數目很小。在宋代,二兩白銀就可以蓋房子,那麼黃金如果作為日常貨幣,那肯定是不現實的,所以在電視劇里動不動就拿出金元寶買東西的場景肯定是不真實的。黃金對民生的作用並不重要,對中國人來說,擁有土地,加入仕宦才是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黃金只是上層階級用於裝飾、供奉、賀禮或陪葬的。在流行厚葬之風的封建社會,有許多黃金跟隨王公貴族一同被埋入地下,這也導致黃金數量異常匱乏。

3、第三個原因,中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幾乎年年都有各種災害發生,那麼維持民生從來都是各代君王重要的任務。民以食為天,重農抑商在當時是比較必要的措施,因為保證糧食的生產,禁止商人們的投機取巧,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證社會的穩定性。所以商業活動雖然也在中國封建社會中長期存在,但從未出現過真正的資產階級,鄉紳商會也會遭受政府的極力打壓。貨幣在中國封建社會從來只屬於交換的工具,並沒有形成資本,所以像黃金如此大價值的物品,很難在民生社會中有所作為。

所以,黃金在當時東西兩個世界走向了不同的道路,黃金在西方資本世界起著重要的保值,支付作用,是不能缺少的核心貨幣,這是西方市場經濟長期發展的結果,也是資產階級力量壯大的重要物質保障。黃金在東方更多的是充當皇室貴族的奢侈品,是權力的象徵,對於農耕社會的人民無關緊要。如此巨大的政治文化差異,必然會導致對黃金觀念的巨大差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