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確診,13歲兒子淡定打遊戲,溺愛的孩子為什麼會冷漠無情?

三清心理感悟 發佈 2020-02-13T08:51:54+00:00

看到這樣一個信息,武漢一個女士最近很絕望,老公已經被確診新型肺炎,自己也是疑似患者,兒子已經13歲了,之前就特別叛逆,親情冷漠,還多次和爸爸發生衝突,如今這樣的情況,兒子不聞不問,依舊淡定打遊戲,李女士說不得,稍微說一下暴跳如雷!


看到這樣一個信息,武漢一個女士最近很絕望,老公已經被確診新型肺炎,自己也是疑似患者,兒子已經13歲了,之前就特別叛逆,親情冷漠,還多次和爸爸發生衝突,如今這樣的情況,兒子不聞不問,依舊淡定打遊戲,李女士說不得,稍微說一下暴跳如雷!


李女士心如刀絞,自己和老公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孩子怎麼活呢?看到這個無動於衷的孩子,李女士感覺人生絕望了。有很多家長也會困惑,我們從小對孩子特別好。當然我也認同這點,有一個教師的孩子,從小特別愛吃海鮮。爸爸媽媽每個星期開車幾百里地,買回孩子愛吃的海鮮放到冰箱裡。專給孩子吃,媽媽說孩子吃我們當家長的就快樂。


可是孩子高中畢業之後就沒有考大學,好的自己考不上,不好的自己相不中。然後自己要投資做買賣,左一次失敗又一次失敗,可是自己還要干。不是怨父母沒有能力,就是怨社會不給他機會。在家裡面也是過小資生活,吃的穿的都得上檔次,為了聽明星演唱會,找媽媽要幾千元。不給就暴力打媽媽或者摔東西,媽媽說我們對孩子根本沒有高要求。從小都聽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想法,為什麼孩子會這樣呢?

同樣情況有一個強迫症患者來到我這裡諮詢,諮詢兩三個月一直述說爸爸媽媽怎麼樣對她不好?媽媽怎麼控制她,不給她自由。後來她自己也非常困惑,我叔叔家的弟弟從小大,都對他都忽視,好像不存在一樣,即使他的爸爸媽媽對他也不重視,現在他能上班掙錢,而我重點大學畢業卻上不了班。從小我爸我媽和身邊所有的人,有好吃的都給我吃,所有人都得聽我的。我一不高興,全家就都不高興了。按理說我得到的愛夠多了,我不應該怨恨他們,不應該不知足,可是我的內心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不滿?


對於一個心理疾病患者,我多數用自戀或者是以自我為中心,來代替溺愛這個詞。因為溺愛我得病了,我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對誰都說不過去,自己更是很難接受。這種情況一定讓她自己想,自己覺察。我說當一個人從小家裡面什麼事都聽她的,她說什麼就是什麼。在家裡面得到皇上的待遇,可是在學校在社會上,沒人照顧你。這自然有種由皇上變成平民的感覺,所以一個人為了還得到那種讚美和肯定,一定會表現自己特別優秀。

我要表現的和別人不一樣,我要表現出我是天才,這樣別人才能看到我。有的人努力學習考第一,沒什麼了不起的。看我不努力學習,我考第一多了不起。可是這種情況到高中就很難達到,小學和初中憑小聰明就可以的。到高中一定是要聰明加努力,可是如果一個人刻意表達自己的聰明,他就不會允許自己努力。當然遇到困難總是自己拒絕,我求助老師,我就是不聰明的。


所以那個處處表現優秀的自己,那個不允許自己平凡的自己,那個處處爭強好勝,想得第一的自己。終究會在追求完美中把自己累倒,因為他不會關注自己的身體情況,只是關注必須達成什麼?甚至為了目的自己不擇手段。
特別是獨生子女,他們不像過去的年代。兄弟姐妹可以競爭,在競爭和摩擦之中也學會了和別人處世之道,他們會給你們衝突。現在蜜罐中長大的孩子,他們不會應對衝突,所有家長都滿足自己。孩子掉一滴眼淚,很多父母都哭。我們怕孩子受一點兒苦,一個不經歷苦的人就看不到別人受的苦。看桌球名將福原愛,十二三歲之後她媽媽說你大了,我不陪你上中國去打球了。一個女孩子小小年紀自己拖著行李箱背著包,來到中國訓練。

只有愛是不夠的,我常說給孩子太多的愛和關注,就會淹沒孩子,最終互相孩子在心裡真是總拿著衛生紙,擦著眼淚,哭訴著自己的過去的不幸。在孩子的心裡,你對我付出是應該的。因為從小到大自己從來沒付出過,也沒有伺候過別人。所以他們很難找到工作,因為在他的心裡,我是支配別人的,我是領導別人的。我怎麼能給別人打工,伺候別人呢?所以最後只能當個啃老的人,他們會對父母無度的索求,不會管父母是否年紀大了,他覺得你就應該對我負責,你們付出都是應該的,一切責任都是你們,否則我早都成才了。


現在的爸爸媽媽,不要只關心孩子的學業,也要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要把自己內心的匱乏,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愛孩子不是只給孩子快樂,也要教會孩子去承受痛苦。因為愛是一把雙刃劍,給孩子少了是創傷,給孩子多了是傷害。

因為溺愛的孩子會形成自戀性格,他會以自我為中心。他只關心自己的感受,他會把自己理想化,會把父母理想化,會把世界理想化。當真實的自己和理想化的自己衝突的時候,他寧可相信理想化的自己是自己,而不會看到真實的自己。這就會造成手高眼低,好高騖遠,根本不會和別人交流,更別提有朋友。

所以愛孩子就要給孩子規則,孩子需要學習和承受的父母不要來承擔,我們不敢放手,說明我們不信任孩子。所以過度的牽掛也是一種控制,我認為我行他不行,最終孩子會變成真的不行。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老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三清老師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私信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