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仇你記到哪天是個頭?」64歲婆婆被送養老院後,哭訴兒媳

黑皮和方臉 發佈 2020-05-24T01:36:37+00:00

有些女人甚至自己當了婆婆,甚至自己到了晚年,很多事情都記不清楚了,可提起月子仇,還是恰如昨日一般,歷歷在目,一說起來就心中忿恨不平。

​月子上結的仇,是很多女人一輩子都邁不過去的坎兒。

有些女人甚至自己當了婆婆,甚至自己到了晚年,很多事情都記不清楚了,可提起月子仇,還是恰如昨日一般,歷歷在目,一說起來就心中忿恨不平。

有些男人會因此認為,女人太過小氣,這種小事情一直記著,一直記仇,真的沒必要,也很無聊。

不知全貌,不予置評,你不是當事人,你感受不到她們曾經受過何等的委屈,心中有多大的痛苦,你又如何能評說她的不是呢?

其實,大部分女性自己也知道這樣真的很無聊,可就是忍不住去想,忍不住記著,因為這段不愉快的經歷對於她們來講,真的很難以磨滅。


「兒媳,月子仇你記到哪天是個頭?」

劉大媽向兒媳哭訴著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兒媳的表情是冷漠且淡然的,就像沒聽到她說話似的,頭也不回就去廚房裡切菜去了。她轉頭向兒子求助,兒子的回答有些無奈和為難。

「媽,這事兒我也說不上話,家裡新換的房子就這麼大,莉莉(孫女)雖然上大學了,但是她不喜歡人家住她的房間,她和她媽媽站一條戰壕里,我說錯了什麼話,母女兩個人一起訓我,我在家裡沒什麼話語權。

再說了,您住養老院也沒什麼不好的,我們老了也準備住敬老院,不住孩子家,住在一起容易起摩擦,孩子不舒服,自己住的也難受不是,您就答應吧,您擅自把老家的房子給賣了要搬來跟我一起住,誰也沒打招呼,現在也就這個辦法,我已經很為難了,您就別再給我出難題了。」

劉大媽看著兒子,又看看在一旁一聲不吭的兒媳,內心是絕望的。


二十多年前,兒媳剛嫁進門,劉大媽的丈夫還未過世,她氣勢昂揚,像從前她的婆婆對她一樣使喚兒媳,兒子也不敢忤逆她,她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在家裡是至高無上的地位,誰也比不了。

那時的她,從未想過給自己留半分餘地,更沒有想過自己後來會淪落到這般下場,兒媳婦在她的拿捏下,老實可欺,只要有半點不稱心,她就破口大罵,不管當時的場合是什麼樣的,不管有多少人在場,她都不在意。

她覺得自己是婆婆,管教兒媳是應該的,哪怕兒媳一臉懇求,她也不會心軟半分,她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讓兒媳怕她,服她,像伺候老娘一樣伺候她。

後來兒媳懷孕了,她也沒有像其他人家的婆婆那樣,跟在兒媳身旁前後伺候,她一如往常,讓兒媳洗衣服做飯,兒媳下班回來晚了,飯做遲了,她還要數落一番。


她覺得,女人懷孕又不是什麼大事情,她從前懷孕的時候能下地插秧,生孩子的時候在家裡鋪個塑料紙就生,兒媳婦就不能慣著,越慣越沒規矩。

她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後來兒媳坐月子,她該幹嘛幹嘛,該出去打牌打牌,該出門逛街逛街,唯獨沒有照顧兒媳,沒有燒過一頓飯給兒媳吃。

「她又不是剖腹產,我當年隔天立刻就能下地,我婆婆也沒照顧我,我月子還不是什麼病痛都沒有,好好的,根本沒必要嬌慣。

兒媳因此月子裡和她大吵了一架,氣的回奶,她也還是沒有什麼改變,更不覺得自己有錯。

再說了,對兒媳好沒用,就算我婆婆這樣對我,老了我還不是要伺候她給她養老?我老了還是一樣,她不想伺候我,也得伺候我。」


劉大媽想的很好,然而從月子過後,兒媳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和她一個星期可能都沒有半句話,兒子雖然不敢忤逆她,但是也不會因為她的攛掇和兒媳婦吵架,她除了在外面碎嘴兒媳不懂事以外,也幹不了別的。

過了兩年,兒媳婦突然說要搬出來住,劉大媽本來是不願意的,但是兒子站在了兒媳那一邊。

「媽,莉莉現在大了,要去省城上小學,我們倆從以前就在計劃,肯定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莉莉和我這些年省吃儉用攢了一些錢,她從娘家又拿了一些,房子已經看好了,你就別任性了,我們也都是為了孩子。」

這期間,兒媳還是和劉大媽一句話都沒有。兒子和兒媳搬走以後,劉大媽和老伴兩個人住在鄉下,每每提出要去和兒子一起住,都被以家裡沒有空房間拒絕。

直到老伴因病去世,孫女莉莉上了大學,一個人獨居的劉大媽決定背著兒子兒媳把老家的房子賣了,到時候自己沒有地方住,無論如何兒子兒媳都不能再拒絕她要同住的要求,否則就是不孝。


賣了房子以後,劉大媽高高興興的告訴了兒子這個消息,兒子卻在電話那頭沉默了。

過了兩天,兒子回電話過來,告訴劉大媽可以來了,劉大媽高高興興的趕過去,卻被要求在沙發上住了兩晚。

第三晚,她忍不住了:「兒媳,我的房間在哪兒,我總不能一直睡沙發上吧?」

劉大媽以為,說到這個份上,兒媳就算對自己再有氣,也該讓步了,哪知兒媳回了她。

「婆婆,你別急,再過兩天你的房間就有了。」

「哪個房間,不是莉莉的房間空著嗎?我現在就要住。」

「不是莉莉的房間,你的房間在敬老院。」


劉大媽一時間竟沒有反應過來兒媳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反應過來時,便如剛開頭那樣,她的哭鬧著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她覺得自己被徹徹底底拋棄了。

劉大媽的遭遇,或許會讓很多人覺得大快人心。但我仍舊是不希望女性們一直記著月子仇的,雖然這樣說會讓人覺得站著說話不腰疼,但還是希望能放下的就放下。

不為什麼得饒人處且饒人,也不為什麼大方不大方,而是為了你自己。

記仇其實對於對方而言或許並沒有什麼影響,而對於你自己的身心狀態才是影響最深的,輕則不快樂,重則會導致心理或者身體上的疾病。

記仇的人,心中是不會快樂的,為了一個人,一件事情導致自己鬱鬱寡歡,讓自己感受不到幸福,一直活在過去,活在仇怨當中。


或許你是放不下,可仔細想想,那個人至於讓你一直念念不忘嗎?那件事情真的至於讓你付出這麼多嗎?

用折磨自己的方式折磨對方,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真的很傻,很蠢。

或許直到最後,你真的報復了,真的把多年的積怨宣洩出來了,可最終你也不會覺得多快活,只會得到無盡的空虛。

把有限的生命,都用在記恨一個人身上,不值得。

除此之外,世上有太多你值得珍惜和重視的東西,珍惜眼前的幸福,為自己放下,別讓無關緊要的人或事蒙蔽了你的雙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