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溫暖與治癒,養寵物的好處你知道嗎?

駿哥說說 發佈 2020-05-11T08:06:31+00:00

隨著「吸貓擼狗」的不斷流行和網絡上萌寵視頻的傳播,大家一定會發現身邊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了。當然也有很多沒有養寵物的人會覺得,寵物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養寵物是一件很雞肋的行為。

隨著"吸貓擼狗"的不斷流行和網絡上萌寵視頻的傳播,大家一定會發現身邊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了。在小區內、公園裡,隨處可見牽著繩子遛狗的人。有些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他們跟在狗狗的後面慢慢走;有些是十幾歲的小朋友,和自己的狗狗一起跳躍奔跑......

人對寵物的鐘愛古已有之,幾百年前,詩人陸遊就寫過"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的詩句,一幅溫馨的治癒系畫面躍然紙上。李敖的名言"認識的人越多,我就越喜歡狗"廣為流傳,其實這句話最早的出處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羅蘭夫人。古今中外的故事都向我們證明,人和寵物的關係,確實不一般。

當然也有很多沒有養寵物的人會覺得,寵物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養寵物是一件很雞肋的行為。殊不知,在和寵物的相處過程中,看起來是寵物需要我們的照顧,其實,更多的時候,是我們需要寵物。那麼,我們為什麼需要寵物呢?

一、寵物會教會你如何去愛

"你沒有愛了,你需要陪伴,養條狗啊!"這是馬薇薇在《奇葩說》中的一句話,也道出了寵物經濟火爆的重要歸因:雜糅著特殊的感情寄託,寵物經濟是年輕人的"孤獨生意"。白天披上鎧甲在職場裡搏殺,夜深人靜時卻難抵寂寞爬上心頭,這可能是很多年輕人每日生活的縮影。為了追求自我價值和更好的生活,去拚命努力,但內心對愛與陪伴的需要暫時沒有辦法滿足,於是寵物成為了許多人的精神慰藉。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從人類動機的角度提出需要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五個層次。其中,歸屬與愛 (Belonging and Love)指的是,人要求與他人建立情感聯繫,以及隸屬於某一群體並在群體中享有地位的需要。

對於很多獨自在外拼搏的年輕人來說,這份感情很多時候會寄託於寵物。因為寵物能夠提供陪伴,互動之間也充滿愛意,具備溫暖與治癒的屬性,而主人在照顧寵物過程中也在不斷加深與寵物的情感聯結。

2、 寵物能讓人覺得輕鬆愉快

很多人都會這樣形容與寵物在一起的時光:"每當工作一天回到家裡,伸出胳膊抱住奔過來的狗狗時,這一刻感到壓力和疲憊都消失了。"

身邊經常深夜加班的朋友也表示:"每當加班非常疲憊的時候,回過頭,和不遠處的貓咪對視一會兒,就會莫名地感覺到快樂,仿佛又有繼續工作的能量了。"

這種與寵物對視或者肢體接觸後產生的快樂、輕鬆的感覺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其實與一種叫"催產素"的東西有關。催產素是一種哺乳動物激素,是一種肽類激素,由垂體後葉分泌,由下丘腦室旁核和視上核合成。其生理作用是: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在分娩過程中促進子宮平滑肌的收縮,促進母愛的作用。此外,它還能減少人體內腎上腺酮等壓力激素的水平,以降低血壓。

所以,在與寵物互動時分泌的催產素,能讓主人感受到輕鬆開心的情緒,減輕壓力,產生歸屬感。

三、寵物陪伴有助於保持身心健康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寵物對於人們保持身心健康的效用。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與寵物的交流互動,會使我們減少孤獨感,讓我們更加社會化,並且能改善我們的心理健康。

紐約州立大學的凱倫·阿蘭教授對48名股票經紀人進行測試,這些人獨居,普遍受到高血壓的困擾。阿蘭給其中一半的人安排了寵物,另一半則採用服用藥物降低血壓。6個月過後,所有人都接受壓力測試,其中養寵物人在壓力面前仍然保持了正常血壓,而沒有寵物的人血壓則明顯升高。得知測試結果之後,幾乎所有參加測試的人都決定養一隻寵物。

也有心理醫生曾表示:"如果心理疾病患者能夠像其他人一樣帶狗出去走走,乃至跟狗一起玩耍的話,那麼他已經開始走向正常人的軌道了。"比如,抑鬱症患者普遍感到孤獨,但是如果有一隻狗在旁邊的話,情況會好很多,因為寵物可以為溝通提供一個很好的開始。

最後問一問養過寵物的大家,在與寵物相處的過程中體會了哪些溫暖和治癒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