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隱藏結局分析:太子妃到底誰害的?五大王沒有黑化?

忞荒 發佈 2020-01-08T11:54:10+00:00

關於太子妃被害這個案件,眾說芸芸,有人說就是齊王妃想報仇,有人說是趙貴妃玩燈下黑那一招(就是最有嫌疑的,反而不是兇手),有人說是陳內人(蔻珠,從小伺候太子的那個)想一石二鳥,甚至有人說可能是皇帝,編劇到結局都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我覺得最有可能的就是五大王蕭定楷 不僅如此,我

關於太子妃被害這個案件,眾說芸芸,有人說就是齊王妃想報仇,有人說是趙貴妃玩燈下黑那一招(就是最有嫌疑的,反而不是兇手),有人說是陳內人(蔻珠,從小伺候太子的那個)想一石二鳥,甚至有人說可能是皇帝,編劇到結局都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我覺得最有可能的就是五大王蕭定楷

不僅如此,我懷疑陳內人真的不是齊王的暗線,而是五大王的人,包括那個一直在暗地裡幫助女主叫長安的下人(一聽到長安,我就想說「把晚媚帶走」),也很大可能是五大王的人(絕非是太子的人),且聽我慢慢分析

先來排除下以下這些人:

齊王妃:齊王妃之父李柏舟是被太子等人所滅,那齊王妃要為父報仇也是說得過去的,就算是提前走了,也不能脫離嫌疑,誰知道她是不是為了脫離嫌疑才提前走的呢?

但是,齊王妃這個人設是比較「無腦」型的,她會想出這麼個連環計?然後提前設計好,再把自己撇乾淨?別說觀眾不信,太子和皇帝也不會信

趙貴妃:趙貴妃算是相對來說又聰慧些了,但相比玩燈下黑這招,她大可以想別的辦法,讓自己置身事外,何必要冒這個險呢?

再者她此次的目的是要借著自己的壽辰和太子妃化干戈為玉帛(明面上的),怎麼也不會在剛剛被卸了李柏舟這個有力的臂膀時來搞事情

皇帝:皇帝是一個玩「權衡利弊」的高手,反方勢力被削弱了,那正勢力是不是也要有所動搖,先讓管理刑部的張陸正松一松?

其實不太可能,皇帝雖然善於權謀,但他是一國之君,即便是權衡也是從宏觀上下手,冤枉一個人可以,但是把心思用在怎麼去設計暗害一個小角色,就絕非是帝王之為了

再者張陸正本來就是牆頭草,很難成為太子的黨羽

那又為什麼說是五大王蕭定楷呢?原著中雖然說明五大王是反派,但是電視劇中並沒有明確說明,而且在大結局中,五大王都沒出來搞事情

但如果真的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角色,為什麼要刻意去塑造這個人物?交代了他是一個有爹娘卻沒人疼的「透明人」,交代了他是一個光有身份卻沒有實權的皇子,交代了他喜歡女主卻得不到女主,這些動機不都是足以構成他想奪權的不安因素嗎?

說回到案情本身,很多人都在注意藥下在哪裡?是怎麼下的?而我注意的,是那碗牛乳

這碗牛乳的出現存在很多疑點:

1. 為什麼趙貴妃會特意給太子妃送上一碗牛乳?

2. 太子妃在差點吃牛乳的時候,為什麼趙貴妃和姜尚宮會不懷好意得對視了一眼?

3. 陸文昔看到牛乳時有一個男子的聲音響起,她才想到牛乳可解毒,但這個男子的聲音明顯不是太子的,那是誰的?又是誰第一個告訴陸文昔牛乳可解毒?

還有幾個疑點:

4. 在陸文昔煎藥的時候,姜尚宮去找過她,在離開的時候突然叫她「陸姑娘」,剛好被太子妃聽到,那麼太子妃為什麼剛好在門外呢?真的只是湊巧?

5. 那個給太子妃下毒的女孩為什麼剛好也抹了紅色的指甲呢?

6. 如果六郎(就是那個小孩)沒有中毒,吃牛乳的必是太子妃,那搞這麼一出是為了什麼?


接下來我就來分析下案件劇情細節:

細節一:第18集的時候,陸文昔被五大王救後,五大王帶陸文昔去了路邊攤請她吃了一碗牛乳,還告訴她牛乳性平可解毒,也就是說第一個告訴陸文昔牛乳可解毒的是五大王

細節二:太子妃在給陸文昔塗指甲色的時候,正好被送請帖的陳內人看到(有特寫,陳內人瞟了一眼陸文昔的手)

細節三:第一個提醒趙貴妃生辰將至,然後又提意請太子妃前來的就是五大王,自此才引出後來的太子妃被害事件

細節四:案件發生後,原本沒在的五大王立刻蹦出來勸陸文昔不要告訴太子她的真實身份,理由是因為她是陸中丞的女兒,這樣就更說不清楚了,但如果她說了,事情發展的方向還會朝著現在的路線走嗎


然後我再分析幾個看似和這個案件沒有關係,卻很關鍵的小人物

1. 下人長安:為什麼說他絕對不是太子的人?

細節一:因為他剛出場時,就給陸文昔送牛乳,而且講的那句話是重複五大王當時的話

細節二:在長安最後出現的一幕時,太子問他「顧內人」在哪時,爆出口的第一個字是一個「陸」字,而那個長安一下子就反應過來說「是顧內人吧」也就是說,長安極有可能在太子知道之前就知道了女主的真實身份

2. 在陸文昔被欺負時,有個女孩一直在幫助她,可為什麼要幫她?

在還沒幫助陸文昔前,有一個契機,就是女孩被陳內人罰了,然後剛好被陸文昔瞧見了,幫了她一把,後來才會有那個女孩幫助陸文昔的事件,再後來,就是懷疑到陳內人是齊王的暗線,最後陳內人順利下線,是不是有點推波助瀾的感覺?

3. 為什麼那個下毒的女孩塗了和陸文昔同樣指甲色呢?

一般做壞事的,越低調越好,最好讓你壓根就不知道有這麼個人在,可是這個女孩卻高調得塗著這麼明顯的指甲色去下毒,為了什麼?是不是為了讓陸文昔注意到這個女孩呢?而且一般做壞事後,都會「銷毀證據」,可這個女孩沒有「消失」,像不像送上門的證據?


最後,分析下陳內人和姜尚宮這兩個明面上的執行者,都很有可能是五大王的人

先說姜尚宮,有三點:

1. 她對五大王比他親媽還要好

2. 太子妃被害後,姜尚宮第一個稟報的就是五大王

3. 姜尚宮曾明確表示自己不是和李柏舟他們一條心的

還有個劇外的信息:飾演姜尚宮的演員馮波曾說「成就趙王(就是五大王)在她眼裡是目標更是使命」

案件發生時,姜尚宮和趙貴妃的對視,很有可能是姜尚宮對趙貴妃說了些什麼,才會出現的那碗牛乳,可見五大王並不想太子妃死,只是想挑事或者是把太子妃肚子裡的孩子給弄掉

如此的話,姜尚宮在案件發生前去找陸文昔,就是為了讓太子妃知道陸文昔的身份,以此保證陸文昔的安全,所以太子妃在臨終前才會對太子說要保護陸文昔的話

再說陳內人

1. 齊王曾告訴陸文昔,陳內人不是自己的眼線,陸文昔覺得他在隱瞞,但如果齊王說的是真的呢?那陳內人會是誰的眼線呢?

2. 陳內人暴露暗線身份,是因為那個幫助陸文昔的女孩撞破陳內人授意讓人暗害她,那麼問題來了,怎麼就剛好被那個女孩給瞧見了呢?是碰巧,還是特意跟蹤呢?

但如果是五大王的人,他為什麼要放棄掉這個安插在太子身邊的重要棋子呢?

這裡也有一個細節,就是陳內人暴露是在她打算暗殺了陸文昔之後

3.陳內人承認自己是暗線,卻從來沒說自己是齊王的暗線


把以上所述的所有細節信息串聯起來,五大王是不是整個案件的最大嫌疑人了?如果把五大王放在隱形BOSS 位置上,去看這部電視劇,那一切都順理成章了(五大王有一句反覆重複的台詞:眼前的蕭郎,不是路人

五大王在很早的時候就織了一張大網,把所有人都算計在內,可惜喜歡上陸文昔是一個意外,而陸文昔又不小心踩進了他布置的雷區,所以他只能在保證陸文昔生命安全的同時又利用女主一步一步朝著他「指明」的方向走,中途會因為陸文昔或者不可遇見的走向出了差錯,不過似乎都被他圓回來了,他的智商怕是不在太子之下

然後皇帝極力維持的平衡局面被打破了,兩敗俱傷,而為了再修復這個天平,皇帝把趙貴妃提上了皇后的位置,可是最後一集交代太子沒了,齊王永不入京,那最後得利的,就只能是這個看似不知所云的嫡次子(五大王)繼位了

有一個典故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部電視劇似乎說的就是這麼個故事:皇帝以為一切都在掌握中,卻其實誰都想掙開他的束縛;到最後,不論是齊王還是太子,都受傷了,這時候五大王就可以坐享漁翁之利。(如果以五大王為第一視角去看這部劇,就應該是一部爽劇了)

---

忞荒:影視鍛造江湖,忞荒書寫紅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