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第一神童,四歲能吟詩作對,後成為新中國知名科學家

嗨嘍kim 發佈 2020-06-11T01:03:18+00:00

民國第一神童,四歲能吟詩作對,後成為新中國知名科學家  民國時期,有一個11歲的孩子引起了魯迅先生的關注,為此魯迅曾專門發文《隨感錄33》。

民國第一神童,四歲能吟詩作對,後成為新中國知名科學家

  民國時期,有一個11歲的孩子引起了魯迅先生的關注,為此魯迅曾專門發文《隨感錄33》。這小孩叫江希張,清末時差點被選作末代皇帝溥儀的伴讀、民國初年又被康有為譽為「民國第一神童」,他7歲的時候就撰寫了一套《四書白話解說》叢書,印行數百萬部,轟動中外學壇,建國後又成為了我國首屈一指的化工和輕工業專家。

  

  1907年3月27日,江希張出生於山東歷城縣江家莊(今屬濟南市歷城區董家鎮)一個農民家庭。父親江鍾秀是方圓十幾里頗有名氣的文人。 2周歲那年,母親教江希張做識字遊戲時,意外地發現兒子真的能接受而且記得很快。從此一有空,夫妻倆一道認認真真地教兒子認字。江希張沒有辜負父母的希望,他3周歲就能識800多漢字、背誦100多首唐詩,到4周歲時已能熟練地吟詩作對,所作詩文的意境並不比一般成年人差。

  

  江鍾秀抱著4周歲的兒子到趵突泉玩,父子倆臨泉吟詩作對,令旁邊一位老人感到驚奇不已,便放下手中的魚竿,走過來隨口出一上聯:「釣魚。」老人話音剛落,江希張就應聲對道:「放鷹。」老人抱起江希張看了又看,又接連問了好幾個問題,江希張的回答均令他感到滿意。老人對江鍾秀說道:「你兒子天分絕高,又童心可嘉,若用心教育,將來狀元非他莫屬。」

  

  此事後來傳到山東巡撫孫寶那裡,孫寶琦便傳令讓江鍾秀把兒子帶到了巡撫府。孫寶琦一口氣出了好幾個詩文,又附加地出了幾道算術題,都未能難倒江希張,他便略加思索地出了一道上聯:「五大為天地君親師。」這個上聯難度比較大,不太好對,不料江希張當即應聲答道:「一生守仁義禮智信。」要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孫寶琦根本就不相信這一切均出自一個幼童之口,連聲稱讚:「神童,真是神童啊!」遂上報學部,推薦江希張做比他大一歲的宣統皇帝溥儀的伴讀。後因那時正是辛亥革命前夕,面對洶湧澎湃的革命浪潮,清政府根本顧不上這件事,溥儀伴讀一事作罷。

  

  江希張6歲那年,江鍾秀指導兒子編寫了一套《四書白話解說》叢書。此書一出,便立刻轟動了國內學林,印行了上百萬部,江希張的名字在沉寂了三年之後,成為了國內外報刊競相報導的熱點。從11周歲開始,江希張漸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對江鍾秀一味強制灌輸的行為,反感也越來越大,還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無神論思想。兩年後,江希張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匯文大學。後遠赴法國勤工儉學,回國後在《四書白話解說》的基礎上重新寫了《四書新編》。此書一經出版,就在國內引起了轟動,兩年內印了14版。

  

  抗戰爆發後,江希張再次萌發了昔日科技救國的理想,便選擇在上海的一家化工企業當工程師。他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中,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新中國成立後,他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了新中國工業事業的建設上。他在完成規定的科研項目之餘,還應邀在全國各地做學術報告百餘次,擔任數十種專業書籍的校審和顧問,是化工界和輕工業界享有盛譽的高級專家。利用自己通曉英、法、俄等七八種外文的專長,江希張還利用業餘時間翻譯了著名化工學術專著《精油》,在我國化工界一直廣為流傳。

  

  2004年春,江希張平靜地離開了人世,享年97周歲。或許正是江希張在科技界的卓越成就,人們便逐漸淡忘了他當年轟動中外的「神童」傳奇,忘記了他曾經在整理中國古籍上所做的努力,而江希張本人也是厭惡「虛名」,從不在人面前吹噓自己的傳奇經歷和著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