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南北朝風雲(七):王與馬,共天下

老曹講史 發佈 2020-01-10T23:26:56+00:00

據學者統計,《二十四史》有記載的,從東漢到明清這1700多年間,琅琊王氏共出了92位宰相和600多位文人名仕。

前言

上一章我們講述了漢族書生王猛王景略輔佐前秦苻堅統一了中國北方。胸懷錦繡的王猛離世,使得苻堅痛斷肝腸。可是不管怎樣,時間依然在流逝,日子還是要一天天的過。此時距離北府神兵在淝水河畔捲起狂飆還有八年的時間,借著這個難得的空閒,我們今天講講東晉王朝的前世今生,以及衣冠之族的眾生相。

歷盡劫波兄弟在

一.琅琊王氏

在兩晉時代,普通民眾或許不認識炫富的石崇;不清楚貪杯率性的竹林七賢;不知道隱士鼻祖的陶淵明。但是如果有人說不知道琅琊王氏,就一定會招來旁人別樣的目光。就好似現代的法國人不知道拿破崙,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王氏家族的祖先為秦國名將王翦,後來西漢漢宣帝時期,王翦的後人王吉舉家遷往琅琊,遂落戶於此。因王吉和子孫為官清正廉潔,素有賢名,很快就得到了當地民眾的認可,成為了地方的名門望族。但是王家真正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名門大族,起源於曹魏時期。王郎臥冰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琅琊王氏的王祥。據學者統計,《二十四史》有記載的,從東漢到明清這1700多年間,琅琊王氏共出了92位宰相和600多位文人名仕。而琅琊王氏的巔峰時代就在東晉初年,這時的王家出了兄弟二人:王敦,王導。

二.衣冠南渡

西晉皇帝司馬炎為了鞏固政權,大封同姓王,其中自己的叔叔司馬伷被封為了琅琊王。司馬伷死後,長子司馬覲世襲了王位。但司馬覲三十五歲就去世了,琅琊王的位子落到了司馬睿的頭上。司馬睿自幼就生活在琅琊,與琅琊王氏自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其中關係最為密切的就是王敦和王導兄弟二人。八王之亂時,無兵無權的司馬睿雖然儘量低調,但仍然被迫捲入了政治漩渦。幾經生死波折,在王導的幫助下,總算逃回了屬國琅琊。

公元305年,東海王司馬越爭搶晉惠帝的時候,啟用司馬睿為安東將軍兼徐州諸軍事,司馬睿趁機奏請王導做了自己的司馬。這時的西晉王朝已是天下大亂,王導極力建議司馬睿遷移到江東地區,遠離亂局,尋求安身立命。公元307年,聽從了王導的建議,司馬睿渡江出鎮建鄴,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按照王導的規劃,打算在江東建立一個以北方名門大族為主導,游離於西晉朝廷的獨立政權,但是這個計劃離不開江南貴族的支持。江東長期以來被東吳割據,本地豪門貴族自成體系,與北方貴族交集很少。並不買初來乍到的司馬睿及琅琊王家的帳,司馬睿到建鄴很長時間,沒有一個當地的士族來拜訪。為此王導也發了愁,於是招來了任揚州刺史的堂兄王敦,二人共同商議。

據《晉書 王導傳》記載,此時恰逢禊祭,(這是古時候民間在水邊舉行的一種去除災禍的祭祀活動,無論貴族平民都會參與。)王導便請司馬睿前去參加。他為司馬睿安排了豪華的車駕,非常威嚴的儀仗。自己與王敦帶著一些北方名士騎馬跟隨。這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招搖過市,一下子震懾了江東士族,使他們領略了北方衣冠大族的風采。江東士族的頭面人物紀瞻、顧榮更是在道旁行叩拜大禮。由此收服了江東人心。但這個事件在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考異》中被質疑。

不管怎麼說,至少司馬睿在王導和王敦的幫助下,艱難的在江東立穩了腳跟。

公元311年,永嘉之亂爆發。漢趙大將劉曜、王彌血洗洛陽,中原地區一片動盪。北方士族紛紛南遷避難,南渡者十之六七,史稱「衣冠南渡」。王導建議司馬睿交好士族,招攬賢才,以圖大事。雖然洛陽淪陷後晉愍帝司馬鄴在長安繼位為帝,但明眼人都清楚,北方之事已不可為。所以南渡的士族倒也一致支持司馬睿,跟他同舟共濟,經營起南方的小日子來。

三.王與馬共天下

歷史上對於王導的評價褒貶不一,毀譽參半。但不可否認,對於東晉朝廷的穩定,漢族正朔的保全,王導功不可沒。東晉建立之初,政治格局是比較複雜的,即有北方南渡的士族之間的利益矛盾,也有北方士族與南方本土士族之間的利益矛盾。王導解決這些矛盾的策略就是兩個字:「平衡」。他所設想的架構是:以南方士族為基礎,北方士族為核心,琅琊王氏為領袖,大家共同尊奉共主司馬氏。

為此,王導推行了「僑寄法」,法令的主要內容是將南遷的北方士族安置到相對偏僻的地方群居。按原來北方的郡縣制度設立新郡縣,將南逃的大小官吏按原屬郡縣分配到新郡縣進行管理。客觀的說,「僑寄法」設立之初有其積極的意義,首先不會搶占本土士族的利益;而江東地區地廣人稀,北方士族的進入,也起到了開發繁衍,發展經濟的作用。但到了東晉後期,士族們利用「僑寄法」兼并土地,挾藏人口,窮了朝廷,苦了百姓,這是王導始料未及的。直到劉裕建立劉宋後,才徹底廢除「僑寄」改為「土斷」。

王導其人野心不大,安靜平和。他經常勸告司馬睿要反躬自省,任用賢才。並大力推薦南方士族名士,以達到利益的平衡。因為王導的精心輔佐,司馬睿與王導的感情更為深厚,常將王導比做蕭何。而士族們也很尊敬王導,稱其為「仲父」。王導主理朝政的同時,同樣為司馬睿出過力的王敦則主管著東晉的軍事大權。而朝廷中的七成官員都由王氏家族的子弟或親信擔任。東晉政權出現了一個歷史中罕見的局面:「王與馬共天下」。



無非名與利

一.清君側

其實王導的「平衡」架構得以實施,很大程度是得益於他的個人威望和魅力,但很多矛盾是無法調和的。

王導的個人野心不大,但王氏家族的其他成員卻未必沒有想法,其中最有想法的就是掌控著軍隊的王敦。應該說對於東晉政權的建立,王敦的功勞並不比王導小。司馬睿初到江東時,勢力範圍也就揚州一地,靠了王敦的東征西討,東晉政權才徹底統治了江東全境。

軍人出身的王敦並不象弟弟王導那樣恬靜平和。建立了功勳以後,王敦逐漸的跋扈起來,比如不請示朝廷而私自提拔任用軍隊將領。這個行為引起了司馬睿的警覺,他開始反思「王與馬共天下」的利弊。為了削弱王氏家族在朝廷的勢力,司馬睿提拔重用劉槐和刁協做為親信,並開始疏遠王導,對此王敦極為不滿。後來在任命湘州刺史的問題上,司馬睿駁回了王敦推薦的人選,任命了自己的本家司馬承。王敦立刻上書司馬睿,說古今忠臣被猜忌,全都是有小人如蒼蠅一般的嗡嗡叫。司馬睿雖然明著對王敦好言安撫,提高待遇,但暗地裡卻為防範王敦做著謀劃。

公元321年,司馬睿徵招奴僕入征,由戴淵、劉隗率領鎮守合肥和淮陰。名義上是防禦後趙,實際為了防備王敦,對此王敦也是心知肚明。於是王敦給劉隗寫了一封信,內容是說現在天下不平靜,我們應該齊心協力,共同輔佐王室。劉隗很快的回了信,暗諷王敦有負皇恩,表示自己不與其為伍。王敦惱羞成怒,起了舉兵謀反的心思。

次年正月,王敦列舉劉隗十大罪狀,以清君側的名義在武昌起兵,攻打建鄴。兵至蕪湖的時候,把清君側的黑名單又加上了刁協。司馬睿也不示弱,詔書定王敦為「大逆」,表示要親率六軍與之決戰。

東晉的皇帝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是士族們立的一塊牌位,無論政治、經濟以及軍事,都被士族們所實際控制。對於王敦的起兵,士族們態度非常曖昧,大都採取觀望態度。得不到士族支持的司馬睿,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王敦的兵馬離都城越來越近,最終王敦的大軍攻占了石頭城,都城建鄴唾手可得。

而此時身居朝堂的王導心情就比較複雜了,從史料中的一些蛛絲馬跡來看,對於王敦除掉劉隗、刁協,王導持贊成的態度。但王導卻也不願損傷司馬睿的威信。心裡反覆鬥爭後,王導選擇了向司馬睿請罪,而司馬睿也並沒有難為王導。不僅如此,司馬睿還做了一件非常義氣的事情,給了劉隗、刁協部分人馬,讓他們逃走,自謀生路。可惜刁協半路就被隨從殺死,首級送到了王敦軍中,而劉隗則投奔了後趙。

二.王敦之死

君側清靜了,但王敦依然沒有退兵的意思,縱兵四處劫掠,而司馬睿身邊的官員、衛士都跑光了,只有安東將軍劉超與兩名侍中隨侍。司馬睿說:

「欲得我處,但當早道,我自還琅邪,何至困百姓如此!」

無奈之下,司馬睿派使者向王敦求和,宣布王敦無罪,並封了王敦包括丞相在內的一大堆官銜。總之軍政大權盡歸王敦,司馬睿徹底成了牌位。

心滿意足的王敦也不朝見司馬睿,直接帶兵回了武昌,遙控指揮朝政,隨意任免官員,安插親信。過上了獨斷專行的「幸福」生活。而幾家歡喜幾家愁,倍受屈辱的司馬睿第二年就因憂憤而死,臨終前司馬睿將兒子司馬紹託付給了王導,這就是東晉的第二個皇帝晉明帝。

王敦認為司馬紹「勇而有謀」,不好控制,打算以不孝的名義廢掉他。但立即遭到包括王氏家族在內的多個士族的反對,沒能得逞。

後來王敦病重,立養子王應(自己哥哥的兒子)為繼承人。但王應年紀還小,王敦恐怕自己死後家族不能保全,於是就跟自己的謀士商量。王敦提出了上中下三個方案:

  1. 上策為放棄兵權,將兵權還給朝廷。
  2. 中策為退到武昌,擁兵自重。
  3. 下策為舉兵謀反

如果按王敦對方案的分類,可能他是傾向於交出兵權,為家族免災的。但他手下的謀士錢鳳卻認為舉兵謀反乃是上策,在錢鳳的鼓動下,王敦開始布署謀反的事情。

如果說上次舉兵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還有些正當性的話,這一回王敦的行為毫無道理可言,完全是利慾薰心。得到情報的晉明帝決定討伐王敦,而這一次士族們都站到了皇帝一邊,也包括王導。公元324年,晉明帝任命王導為大都督,幾路大軍並進。結果仗還沒怎麼打,王敦就先病死了。自然叛軍也就四散奔逃,一場鬧劇就此收場。

三.三朝老臣

因為王導帶領著家族,始終站在了維護朝廷的立場上,所以並沒有受到王敦事件的牽連,相反更被皇室所重用。但偏安一隅的東晉小朝廷註定了是一個多事之秋。

公元325年,晉明帝司馬紹病死,兒子司馬衍繼位,稱為晉成帝。王導堅持平衡的理念,與眾士族共同理政。這時另外一個士族豪門穎川庾氏的庾亮,以外戚的身份,逐漸的坐大。為了權力分配,庾亮與軍閥蘇峻產生了矛盾。蘇峻仿效王敦,以討伐庾亮的名義起兵殺奔建鄴。庾亮屢次拒絕大臣們的建議,舉措失當,致使蘇峻攻入建鄴。蘇峻對王導還是很尊重的,在王導的誓死護衛下,晉成帝得以保全。隨後王導聯絡陶侃、溫嶠率兵討伐,蘇峻叛亂得以平息。

在暗流涌動的東晉朝廷,王導的秉持公心起到了穩定人心的作用,並得到各個士族的尊重。公元339年,三朝老臣,64歲的王導去世。成帝舉朝哀悼三日,比照漢朝霍光的先例安葬。儀式之隆重終東晉一朝無出其右者。劉裕建立劉宋以後,只有少數幾個東晉爵位被保留,其中就包括王導。



是非成敗轉頭空

對於王導的功過是非,直到今天仍然褒貶不一。所被詬病者有兩點:

  1. 偏安一隅,不思北伐。
  2. 平衡政策,致使士族勢力凌駕於皇權之上。

對於北伐這件事,見仁見智。我個人認為東晉初期並不具備北伐的條件,當時人心思亂,東晉所面臨的矛盾之尖銳並不比北方遜色。如士族之間的矛盾,士庶之間的矛盾,軍閥與朝廷的矛盾。在各方掣肘之下,穩定局勢是第一要務,北伐很難有所建樹。其後桓溫三次北伐,劉裕「氣吞萬里如虎」均功敗垂成,就驗證了我的觀點。

士族之禍不是王導時代才出現的,自曹魏時代,曹丕為稱帝而向士族妥協,頒布「九品中正制」,就已經埋下了士族干政的種子。而王導之後的數百年,直到大唐貞觀時期,士族仍然具備相當的影響力。所以這件事怪在王導頭上未必公正。



不管怎樣,王導對東晉政權的建立和穩定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客觀上對江南地區的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這些功績是值得肯定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