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屆畢業生就業最多十大職業出爐!志願選擇重要參考

高中生學習 發佈 2020-05-22T06:02:12+00:00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最新數據顯示,全面放開二孩及現代家庭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帶動了幼兒與學前教育、中小學教育等相關職業需求的增長。

數據分析:麥可思研究院, 轉載於新浪教育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最新數據顯示,全面放開二孩及現代家庭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帶動了幼兒與學前教育、中小學教育等相關職業需求的增長。隨著人工智慧、5G、工業網際網路等快速發展,以電子競技、在線教育培訓等為代表的新興職業也成為應屆畢業生就業增長點。


與此同時,從職業相關數據分析我們還發現,依託移動網際網路,一些傳統行業煥發「新生」,媒體行業因此被注入活力,也吸引了更多大學生從事相關職業。2019屆畢業生中,有3.8%的本科生及2.1%的高職生從事「媒體/出版」相關職業,進一步分析發現,其增長主要是以直播、短視頻、內容運營、新媒體策劃為代表的職位需求的增長。

本科:

「中小學教育」相關從業者占比最高且就業比例增長最多,媒體/出版相關從業者增長明顯


從畢業生就業崗位的占比來看,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最多的職業類是「中小學教育」(10.1%),其後是「財務/審計/稅務/統計」(7.7%)、「行政/後勤」(6.9%)、「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6.0%)等。

在本科生從事的10大職業類中,從事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職業類月收入(6742元)、就業滿意度(75%)最高(就業滿意度是畢業生基於工作內容、工作環境、薪資收入、晉升空間等相關因素的主觀認識和情感體驗,是衡量就業質量的重要指標。由就業的畢業生對自己目前的就業現狀進行主觀判斷);從事醫療保健/緊急救助相關職業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最高(96%)(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受僱全職工作並且與專業相關的畢業生人數/受僱全職工作的畢業生人數)。


統觀本科畢業生從事的所有主要職業類我們發現,2019屆應屆本科畢業生在「中小學教育」「媒體/出版」「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職業類就業的比例,與2015屆相比增加較多,分別增長了1.4個、1個、0.8個百分點。增加較多的職業類還包括「幼兒與學前教育」(增加了0.8個百分點)、「交通運輸/郵電」(增加了0.7個百分點)。

崗位需求增長較多與其相關行業發展有關。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及與電商行業的繁榮,既直接促進了網際網路相關職業需求的增加,也間接促進了其衍生行業相關職業需求的增加,如交通運輸、媒體/出版等。伴隨《關於做好2020年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公開招聘有關工作的通知》的發布,今年將有更多大學畢業生投身教育業。

高職:

從事「銷售」相關職業畢業生占比最高,「幼兒與學前教育」「生產/運營」「交通運輸/郵電」「媒體/出版」等相關職業就業比例增長較多


從畢業生就業崗位的占比來看,2019屆高職畢業生從事最多的職業類是「銷售」(9.8%),其後是「建築工程」(7.8%)、「財務/審計/稅務/統計」(7.7%)、「行政/後勤」(7.1%)、「醫療保健/緊急救助」(6.6%)。

在高職生從事的10大職業類中,從事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職業類月收入(4969元)、就業滿意度(70%)最高,從事醫療保健/緊急救助相關職業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最高(95%)。

統觀高職畢業生從事的所有主要職業類,我們發現與2015屆相比,2019屆高職畢業生就業比例增加較多的職業類為「幼兒與學前教育」「生產/運營」「交通運輸/郵電」「媒體/出版」,分別增加了1.1個、0.8個、0.7個、0.7個百分點。


無論是本科還是高職,「媒體/出版」類崗位的就業比例明顯增長,進一步分析我們發現,其增長主要是以直播、短視頻、內容運營、新媒體策劃為代表的職位需求的增長。

2020年初,廣州市、四川省相繼發布直播相關行業發展規劃,「官宣」打造試點、培育人才、大力支持其發展,並希望其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以直播為代表的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既給傳統媒體行業注入了活力,也創設了新的崗位和就業機會,一大批大學畢業生已經或者準備從事相關職業。規範管理相關行業並鼓勵相關行業發展,帶動其他產業電商化,或將緩解部分大學生就業壓力。

研究發現,兼具新型和傳統型的複合型職位對人才的「軟技能」(溝通能力、管理能力、領導能力等)要求更高。高校應在相關人才培養方面予以支持,以進一步推動相關行業發展。

近日,還有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公司發布《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顯示,超七成畢業生選擇單位就業,平均期望薪酬約6930元。那麼哪些專業的薪資最高?哪些單位最受大學生喜歡?一起往下看看吧↓↓↓


一、超七成畢業生選擇單位就業,平均期望薪酬6930元


報告顯示,單位就業仍然為畢業生的主要去向,是75.8%畢業生的選擇;其次為自由職業和國內/外升學,所占比例分別為7.7%和7.5%;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選擇「擬考研」、「擬出國」及「暫不就業」等形式的慢就業,選擇創業或其他的畢業生比例最低。


從畢業生期望薪酬的分布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5000元-6000元和4000元-5000元兩個區間,經測算平均期望薪酬約6930元。

另外,不同學歷、不同學校類型畢業生的期望薪酬分布情況有所差異。分學歷來看,碩士生的期望薪酬均值和中位數均要高於本科生和專科生;分學校類型來看,科研院所畢業生的期望薪酬最高,其次為雙一流院校學生,再次為普通本科院校學生,最後為專科院校學生。


那麼對於大學畢業生而言,最期望就業的行業是哪些?


二、畢業生更青睞新經濟行業,IT網際網路熱度高

從期望就業崗位來看,畢業生更青睞於技術、財務/審計/稅務、行政/後勤/文秘、運營等崗位,所占比例分別為18.3%、12.9%、11.6%和9.4%,這也進一步反映了與這些崗位對應的專業學生人數較多,求職競爭相對激烈。


從期望就業的企業類型來看,更多畢業生期望進入國有、民營企業,其次為三資企業和事業單位,而選擇國家機關和其他類型企業的比例相對較少。


另外,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哪些行業因為疫情更「吃香」,哪些行業又持續景氣受歡迎呢?


三、高校畢業生就業景氣較好和較差的行業



在本次高校畢業生就業景氣較好行業排名中,中介服務行業、教育/培訓/院校、房地產/建築/建材/工程、網際網路/電子商務、保險業排名靠前。其中,醫藥生物工程行業在此次疫情背景下表現出較好的就業形勢。


分職業來看,大學生就業景氣最好的職業排名趨勢與人社部發布的《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報告相一致,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銷售業務、技工/操作工、教育/培訓、社區/居民/家政服務和保險等職業的就業形勢相對較好,也表明在這些職業中存在人才短缺的現象明顯。

最後,再來看看,畢業生最傾向就業的城市是哪些?


四、一線、新一線城市成為就業首選之地

從期望就業城市來看,一線、新一線城市及部分省會城市成為畢業生首要選擇。從城市排名中可以看出,期望去北京、廣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重慶、鄭州等城市就業的學生比例最高,這些知名企業數據及就業機會較多,同時人才競爭也相對激烈。


另外,一些二線城市,近年來發展迅速,也逐漸成為畢業生期望就業的首選之地。


聲明 本文由高中生學習綜合整理自麥可思研究院, 轉載於新浪教育,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