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清朝歷史上到底有沒有豐臺大營?

千佛山車神 發佈 2020-03-31T05:00:02+00:00

顧名思義,豐臺大營位於今天北京的豐臺區,在清代,這裡並不在北京城外,其位於北京古城的南面,與北京古城外城毗鄰。

受《雍正王朝》影響,不少觀眾對豐臺大營印象深刻。顧名思義,豐臺大營位於今天北京的豐臺區,在清代,這裡並不在北京城外,其位於北京古城的南面,與北京古城外城毗鄰。

在《雍正王朝》中,豐臺大營駐紮著八旗精銳,與西山健銳營同為鞏固北京城的兩大軍事力量。

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豐臺大營是根本就不存在,北京八旗的大本營就是在北京內城。

1644年清軍入關占領北京,隨後多爾袞下令北京內城的百姓一律遷走,將內城留給八旗官兵和家屬居住。

至此一直到清朝滅亡,北京內城便是北京八旗的大本營,八旗主力就呆在內城,守護著皇帝。

(清軍入關之後,內城被劃歸給八旗子弟居住,八旗分布圍繞著皇城展開,其中正黃和鑲黃兩旗住在皇城北邊,正白和鑲白住在東邊,鑲藍和正藍住南邊,正紅和鑲紅住西面)

順便說一句,雖然八旗的居住區域是按照旗籍來劃分的,但是最靠近皇城的地區都是分配給八旗滿洲,再外一圈分給八旗蒙古,最外圈是八旗漢軍。

所以說清代根本不存在豐田大營一說,八旗主力就在城內,清廷斷不可能將大軍駐紮在城外。

不過雖然豐田大營是虛構的,但是西山健銳營和九門提督確實真實存在的。

九門提督又稱「步軍統領」,其全稱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是清代北京步軍統領衙門的最高長官。其最初成立於康熙年間,負責北京城的治安,既是軍,又是警。

在雍正年間,九門提督確實握有很大的權利,雍正能夠順利登基,的確離不開九門提督隆科多的幫助。

(雍正能夠順利登基,九門提督隆科多功不可沒)

至於健銳營,這支部隊雖然存在,但在雍正時期是沒有的。

健銳營成立於乾隆十四年,起初是乾隆皇帝為了征討大小金川之戰而臨時成立的,主要訓練八旗士兵攻打碉堡。

大小金川之戰是發生在乾隆早期的一場戰爭,戰爭地點位於今天的川西地區,這裡屬於青藏高原邊緣,地勢險要,一直是少數民族聚集區。

在元明時期,中央朝廷對該地區推行土司制度,既允許當地少數民族首領世襲祖上官職和領地,只需要按時向朝廷繳納稅賦即可。

清軍入關之後,川西地區的藏族土司紛紛降清,清朝也延續了明代的策略,繼續賜封當地藏族首領世襲官職。

到了乾隆時期,川西的大金川土司色勒奔細野心磅礴,欲吞併身邊的小金川以及其他藏地土司,引發了與清王朝的嚴重對立,最終導致大小金川之戰的爆發。

相比於清軍,金川藏軍的裝備和人數都處於劣勢,但是藏區高山聳立,地勢險要,大小金川土司依山建造碉堡,易守難攻,給清軍造成極大損失。

(川西地區的碉堡,清代的火器根本奈何它不得,只能圍困)

對此乾隆皇帝非常震怒,為了對付這些碉堡,乾隆下令:

「我國家從前用兵,以雲梯登城為要務。今承平日久,兵革不試,旗人已不知有此藝。朕思金酋恃其碉極險固,正可用此破敵。即使金川無所用之,亦滿洲武藝所當訓練者。」

於是乾隆皇帝於是從八旗前鋒營與護軍營中挑選年壯勇健者,編為健銳營,在北京西山地區搭建場景,主要訓練雲梯攻城,類似於特戰部隊。

戰後健銳營從臨時性編制轉變為固定編制,該建制一直持續到清末。不過在雍正時期,健銳營是不存在的。

總的來說,清朝的軍事根本在於八旗,八旗的精銳在於京旗,京旗基本都是住在北京內城的,只有少數旗兵駐守西山和圓明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