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到底被掠奪走多少領土?民國時製作的「國恥地圖」, 給出答案

末初說歷史 發佈 2020-02-08T12:54:35+00:00

因地理位置原因,東北關外嚴寒之地不適合生活,滿族本就稀少,據統計當初也才30萬多人口,根本無力駐防這一大片領土。

自1840年以來,中國飽受屈辱,但國內有識之士一直致力於民族復興和國民喚醒。早在1928年,曾經的國民政府河北省工商廳就繪製了一幅地圖,詳細列明自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喪失的國土。這一幅地圖可以說是恥辱地圖,國土的喪失,只能說明曾經的執政統治者的無能與腐敗。我們來看一下,究竟哪些領土被他國強占或是掠奪。

第一個區域是外東北。因地理位置原因,東北關外嚴寒之地不適合生活,滿族本就稀少,據統計當初也才30萬多人口,根本無力駐防這一大片領土。況且大清王朝建立之初,滿族著急入主中原,戰略重心在山海關以內的中原大地,東北防禦機會上說是沒有。而且康熙皇帝時期,國內三番叛亂和收復台灣耗費大量國運,恰逢沙俄擴張,康熙帝派兵擊敗沙俄。為了換取國內統治的穩定,康熙皇帝決定放棄外興安嶺以北和貝加爾湖以東的領土。但到了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沙俄侵吞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以北的大片區域。

第二個區域是外西北。幾經戰爭失敗的大清政府,經受不住任何挑戰,這個時候中亞的一個小國入侵新疆,而沙俄也是趁火打劫進而吃掉了外西北和伊犁。大清政府都準備放棄新疆,一心向列強妥協只求苟延殘喘。而大清中興名將左宗棠毅然上書大清政府,願意率軍前往新疆平叛,而且軍餉和物資全部自備。後來左宗棠在新疆擊退外地收復了伊犁地區,但外西北一直被沙俄占據。

第三個區域是台灣及琉球。琉球歸屬中國的歷史要追溯到十三世紀,但在十六世紀因中國封建王朝推行閉關鎖國政策,放鬆對琉球等地的管理和防禦,導致日本趁機入侵。後來中日甲午海戰,大清政府輸給日本被逼簽署不平等條約,將台灣及琉球等地割讓台灣。當時台灣守軍及地方百姓均不答應,自行率兵起義抵禦日本入侵,可惜孤軍無緣導致起義失敗,日本占據台灣五十餘年。後來,國民政府戰敗逃至台灣。

第四個區域就是曾經的藩屬國。我們首先來說說東北方向的朝鮮。日本為侵吞朝鮮,連續數百年發動戰爭,後來如願對朝鮮進行殖民。在明朝和清朝的時候,中國封建王朝的統治者都派兵援助朝鮮,幫助朝鮮抵禦外敵和光復皇室。在袁世凱駐守朝鮮時期,就提出將朝鮮改為郡縣,以內政規避列強尤其是日本的侵略。但慈禧太后目光短淺,拒絕了袁世凱的提議,後來日本以幫助朝鮮獨立為由正式入主朝鮮。

然後我們再來說說西南方向的越南、泰國、緬甸等地。越南區域從秦朝開始,就一直是中國的主權領土,後明朝時期越南發生叛亂,越南從領土郡縣變為藩屬國。大清和法國為爭奪越南爆發三次戰爭,儘管大清取得了勝利,但是不敗而敗,喪失對越南的控制。緬甸也是中國的主權領土,但英國征服印度之後,以印度為跳板開始入侵緬甸和西藏地區,經歷幾次戰爭,緬甸全境被英國征服。而泰國當時遭受英國和法國入侵,為求自保是主動脫離大清政府通知。

其實失去的領土不止上述這些地區,但回過頭來看,一幅主權地圖,一部屈辱史,歷史無法改變,能改變是我們現如今的自己,少年強則國家強。唯有奮發努力,才能實現民族復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