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主題公園怎麼玩?

主題公園怎麼搞 發佈 2020-02-02T02:01:07+00:00

隨著近年來資本紛紛進軍主題公園領域,預測至2020年,中國主題公園整體遊客量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主題娛樂市場,遊客量將達2.3億人次。

隨著近年來資本紛紛進軍主題公園領域,預測至2020年,中國主題公園整體遊客量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主題娛樂市場,遊客量將達2.3億人次。如雨後春筍般「前仆後繼」的繁榮之下,卻有不少主題樂園陷入千篇一律的尷尬,沉湎於簡單模仿和粗製濫造,雖然項目繁多,卻缺乏精品,鮮有獨特鮮明的主題,已成為絕大多數主題樂園正在面對的一大挑戰。那麼2020年,主題公園怎麼玩?

局面扭轉:過半的主題公園實現盈利


截至2019年8月,中國內地共有主題公園339座,其中25%虧損、22%持平、53%盈利。從數據上看,大部分主打主題樂園的文旅地產已經達到新的利潤增長點。

這說明,近幾年來,主題樂園經營者已經成功打破了「中國的主題公園有70%都是虧損的,只有10%能盈利」的業內「魔咒」。

當然,這不僅是主題樂園經營者經營有方,更是中國休閒旅遊市場不斷向好發展的結果。

不可否認,越來越多的主題公園擺脫虧損,開始走向盈利,與整體客觀大環境向好密切相關。我國旅遊需求快速爆發,不少遊客在行程中都會將主題公園安排成為其中的一站,而這就為該類項目提供了一定的客流基礎。更為重要的是,隨著迪士尼等諸多國際品牌的入局,我國本土主題公園品牌的經營意識也愈發積極。不少經營方開始摸索到了適合自己的經營方式,受此影響,除一些大型、特大型主題公園外,就連一些規模不大或位於二三線城市的中型項目,也都有著不錯的經營成績,部分年營收甚至可以達到數千萬元的規模。

與此同時,漲價、延長經營時間,也成為了不少主題公園增加盈利的重要手段。此外,近期在國內旅遊業中十分火爆的「夜經濟」概念,也讓主題公園找到了賺錢的新門道。在夜間旅遊大潮下,不少主題公園都選擇增設夜場、延長營業時間,或者強化各種節慶活動,以此來增加每天的遊客接待量。

未來,隨著中國中產階級人口的增加和交通系統的改善,對休閒和主題公園的需求預計亦將會增加。如開發商和運營商能夠提供高質量,具有愉快和安全舒適遊玩體驗的主題公園設施,整體遊客量仍會增加。

未來主題公園怎麼玩?


要點是文化要素挖掘

主題公園要贏得消費者的認同與喜愛,必須要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核心目的是吸引人、留住人、再留住人,不能陷入同質化的俗套。主題公園不能只注重遊樂體驗,而要在精神主旨和文化訴求上另闢蹊徑,潛心於對當地特色歷史文化或自然風光的鑽研,挖掘最有價格、最富特色的亮點進行塑造,在資源上廣泛整合,在品牌商加大塑造,在衍生產品上進一步研究開發,既要突出特色,也要豐富體驗,在內容、環境和服務等方面持續提升並保持吸引力,才能獨樹一幟,找准成功的路徑。

拐點是超越「門票」經濟

主題公園要跳出「門票經濟」的傳統思維,向綜合產業經濟轉變,以資本助力「旅遊+」,打造文旅新格局。具體來說要延伸產業鏈,即全面做好吃、住、行、游、購、娛的要素經濟,實現「商業綜合體」的「旅遊延伸版」。主題公園應規劃足夠的商業設施布局,休閒在主題公園轉型發展中至關重要。休閒是一種狀態,遊客能夠放鬆身心去體驗周圍的環境和氛圍,這對主題公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重點是打造優質IP

全球主題公園發展經驗中表明,優質IP是主題公園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優質IP有助於衍生品開發、延長遊客停留時間、提高客單價等。IP打造是主題公園的中心工作,將IP場景移植到主題公園園區建設,營造第一視角,是主題公園建設與運營的發力點。圍繞著優質IP衍生的文創、文旅產品是撬動消費的關鍵。尤其是在商品文創方面,對標故宮的文創產業發展,目前國內的主題公園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以IP文化為起點,將故事實景化,大力開發IP衍生品,建立文創商店,從主題服裝到家用商品,再到圖書玩具等,消費者可以在體驗精彩刺激的項目之後,開心購物。同時,每一個自營產品都有完整的包裝、標籤和質檢標準,不斷滿足消費者更高層面的需求。

難點是發展創新

主題公園必須在創新發展方面下功夫,不斷增強其品牌吸引力,增加遊客的復游率。要把「主題」和「樂園」全部精細打造。迪士尼樂園在這兩方面的經驗非常豐富,而且很成功,值得我國本土主題公園學習借鑑。主題公園應該具備一定的娛樂屬性和功能,包括內容娛樂性、表達娛樂性、體驗娛樂性、環境娛樂性。這種娛樂性,從核心吸引力上講,要從形態性向故事性轉型,從模式上講,要從複製向創新轉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