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跟狼有關的小故事,充滿黑色幽默,實在是令人警醒的好文

也可自話 發佈 2020-01-11T12:11:23+00:00

故事離奇,充滿了黑色幽默,狼的奸詐狡猾被人嘲笑,老師講課的時候,往往會拔高價值,把狼比作惡人,把屠夫比作機智的化身,意為對待惡人,要運轉機智的腦筋,決不能心慈手軟。

《狼三則》的故事在初中課本中就學過了,課文講述了3個屠夫與狼鬥智鬥勇的故事,第一則的狼因貪婪,結果被屠夫掛在樹上活活弔死;第二則兩隻狼一前一後夾擊屠夫,奸詐伎倆被識破後雙雙殞命;第三則的狼爪牙鋒利,卻被屠夫用殺豬的方法殺死。

故事離奇,充滿了黑色幽默,狼的奸詐狡猾被人嘲笑,老師講課的時候,往往會拔高價值,把狼比作惡人,把屠夫比作機智的化身,意為對待惡人,要運轉機智的腦筋,決不能心慈手軟。作為語文課本來說,這樣的解讀自然是非常符合價值觀的,但就《狼三則》本身來說,未免有些過度解讀了。

文末蒲松齡有一段自己的評判:

三事皆出於屠,則屠人之殘,殺狼亦可用也。

如果不是因為屠夫的職業特點,他又怎麼能斗過奸詐的狼呢?屠夫屠宰牲口的殘忍手段,在狼身上也同樣適用,很明顯這樣的評判核心在屠夫身上,而非狼,所以《狼三則》是明寫狼,實寫屠。

第一則

屠夫夜歸,擔子裡還有沒賣完的肉,被一隻狼盯上了,尾隨數里。屠夫心裡害怕極了,拿起刀對狼比劃了幾下,狼只是稍退幾步,隨即又跟上來,也不知道狼會在什麼時候發起攻擊。屠夫心想,狼只是為了肉,那我把掛在樹上,明早再來去不就好了嗎?

於是屠夫把肉用鐵鉤掛在樹上,還把空擔子展示給狼看,意思是說你看,我擔子裡沒肉了,你要吃肉就去樹上取,可別跟著我啦,狼果然就沒有再跟隨屠夫:

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擔。狼乃止。

第二天早上,屠夫到樹下取肉,老遠就看到樹上掛著一個人,屠夫嚇得半死,走近一看才發現掛著的是狼,那隻狼嘴裡叼著肉,可上顎已經被鐵鉤刺穿,這隻狼就像魚一樣被鉤子吊著,活活弔死了。屠夫把狼皮剝下來拿到市場上賣了十多兩銀子,發了一筆小財。

蒲松齡評價道:

緣木求魚,狼則罹之,可笑矣。

緣木求魚是個成語,意思是爬到樹上找魚,比喻做事的方法或方向不對,達不到目的,文中的狼不僅緣木求魚,還把命給丟掉了,實在可笑。

這個故事中屠夫與狼有三個回合交鋒,無不體現出他的機智與謹慎:

先是,發現被狼尾隨,屠夫心中害怕但並沒有撒腿就跑,而是拿出屠刀威脅,文中說「示之以刃」,然而並沒有什麼用,狼繼續跟隨。

隨後,屠夫又用鐵鉤穿肉,踮起腳掛在樹上,「翹足掛樹間」,當屠夫明白狼只是為了擔中肉之後,如果慌亂地把肉丟給狼,以狼的貪婪,必定會吃完一塊又要一塊,依然不能擺脫,說不定吃完了擔中肉還不夠,屠夫就要成為冤魂了。在十分危急的時候,屠夫還能保持冷靜的思考,不但用鐵鉤穿肉,一個「翹」字表明把肉掛得很高,讓狼不會那麼輕易得到肉,就能為自己爭取時間。

最後,還「示以空擔」,這個動作也十分關鍵,因為狼取肉的難度大,它可能會放棄樹上的肉,繼續跟隨屠夫,而屠夫示以空擔直接挑明了,我身上沒肉了,跟著我也沒好處。

屠夫沒有與狼搏鬥的勇氣,但他三個回合交鋒十分漂亮:從拿刀威脅,到掛肉妥協,最後金蟬脫殼,臨危不懼兼能步步為營,才是他狼口脫險的根本原因。

第二則

又一個屠夫夜歸,這回他擔子裡肉都沒有,只剩一些骨頭。遇到了兩隻狼跟蹤。屠夫交替給兩隻狼扔骨頭,直到把骨頭丟完,狼還沒有停止的意思。

屠夫這才明白,狼子野心的傢伙,目標是吃人啊!

危機意識一來,屠夫迅速躲到附近的麥場,以柴草堆護住後背,以防前後夾擊。他拿起屠刀嚴陣以待,兩隻狼也不敢貿然進攻,一人二狼乾瞪眼,不一會兒一隻狼離開了,另一隻狼竟然悠閒地打起盹兒。屠夫抓住機會手起刀落,打盹兒狼,卒。

他又繞到柴堆後面,發現另一隻狼卻在往柴堆里鑽,原來這兩隻狡詐的狼,前一隻是為了迷惑屠夫放鬆警惕,另一隻繞後偷襲,屠夫舉起屠刀,砍斷了狼的後腿,兩隻狼都死了。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屠夫連殺兩狼,救了自己的性命,我們固然可以嘲笑禽獸的小伎倆,但細思恐極,這兩隻狼真的只是增添一些笑料嗎?它們可比第一則中的狼聰明多了啊,都會使用計策了,根據《聊齋志異》的調性,再修煉一段時間,恐怕就該渡劫成仙了吧。

這一則故事中的狼依舊十分貪婪,把骨頭都吃完了還想吃人,原本害怕的屠夫被兩頭狼一逼迫,求生欲頓起,奮勇殺狼,這是屠夫勇猛的體現,而他殺狼時一擊斃命,多專業的手法,也是多年屠宰場中鍛鍊出來的吧,借賣油翁一句話:無他,唯手熟爾。

第三則

依然是屠夫夜歸,也不知道清朝時的屠夫為什麼老是夜歸,還總愛選擇人煙罕至的道路,這不,又被狼盯上了。

慌亂中屠夫躲進一個窩棚,狼進不去就只好把爪子伸進去抓摸索,屠夫一把抓住狼爪,但身邊只有一把小刀,不足以殺死狼,這時職業經驗發揮作用了,他在狼爪上劃了一道口子,用吹豬的方法往狼體內吹氣,猛吹一陣之後,出棚一看,狼脹得像頭牛,腿不能彎嘴不能合,屠夫開開心心地背著狼回家了。

非屠烏能作此謀也?

蒲松齡感嘆道,如果不是屠夫,誰能想到吹氣殺狼這樣的方法啊!

這隻狼也是倒霉催的,如果遇到個其他職業的人,身上又沒合適的武器,與狼搏鬥生死難料,可是不巧,它遇到了一個屠夫,吹豬剝皮的手藝,是屠夫的基本功,因為人類對待動物,不僅要食其肉,還會剝下皮做衣服等禦寒物品,吹氣這種方式,可以把皮毛的損害降到最低,一套上好的狼皮,可是能賣不少錢呢。

屠夫

《狼三則》明寫狼,實寫屠。通過對屠夫的描寫,表達內心深處的人文關懷,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故事對狼的描寫,並沒有脫離人們對狼的固有印象,狼在《聊齋志異》中出場的次數,在動物中僅次於狐狸,最可笑的是,《聊齋》中萬物皆可成精,連老鼠都能修成半仙,唯獨狼永遠只能是畜類,並且皆是貪婪、狡詐的形象。

不是蒲松齡個人對狼這種動物的偏見太深,而是在古代狼患確實太多,蒲松齡故鄉所在的淄川縣是丘陵地貌,更是狼群的聚集地,而狼本身狡黠多變的性格,往往令人防不勝防,今天偷只雞,明天就可能偷個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

再說屠夫,在中國古代,屠夫和劊子手都被視為殺業最重的職業,老百姓都會覺得這類人身上有殺氣,殺生太多,自己死後也不得安寧。屠夫往往又是商人,屠宰牲口之後要承擔起賣肉的責任,士農工商的社會階級,商人天生低人一等。

可以說在古代社會,上至貴族,下至貧民,都對屠夫帶有幾分鄙視。

而蒲松齡筆下的屠夫,體現了其謹慎機智、勇敢果斷、職業性強的優點,蒲松齡雖然是窮困一生,但畢竟有秀才功名,屬於士人階級,但他沒有天然的優越感,反而在故事中刻畫出小人物不為人知的一面,這一點在《聊齋志異》很多故事中都有體現,比如青樓女子,被世人當做不貞不潔的典型,但在蒲松齡筆下,青樓女子大多有情有義,敢愛敢恨;又如演員,在古代也是社會最低賤的職業,但蒲松齡在《晚霞》一文中,創造了一個有稜有角的舞蹈演員形象,也是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第一次正面描寫演員的生活狀態。

《狼三則》這篇故事,過程和結局都充滿了黑色幽默,但作者通過詼諧的筆法,拋開世俗的偏見,還原社會底層人物的真實形象,是蒲松齡先生的人文關懷,也正是《聊齋志異》最可貴的地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