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國家紛紛支持伊朗!馬來西亞打頭陣反美:對美國霸權說不

天空迷彩 發佈 2019-12-23T08:45:24+00:00

近日,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表示,大馬準備和伊朗、土耳其、卡達在多邊貿易中使用黃金結算,並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以對抗外方的經濟制裁。

近日,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表示,大馬準備和伊朗、土耳其、卡達在多邊貿易中使用黃金結算,並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以對抗外方的經濟制裁。

馬哈蒂爾的這般言論來自於「吉隆坡峰會」間隙,12月19日至21日期間,與會的各國代表和專家學者就當前的世界格局、經濟貿易體制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並達成一般共識。他們表示,只有加強雙邊合作方可有效應對挑戰,並實現自身發展。

馬哈蒂爾在這一重要場合發表上述言論,顯然已經取得了各方的認同。但是說歸說,要想將這一構想落於石錘仍言之過早。先不說以物易物的方式是否合理,就是實施起來可能也缺乏現實的條件。

首先,伊朗、土耳其、卡達、馬來西亞四國體量較小,其無法和美國及整個西方媲美。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7年提供的數據顯示,亞洲國家的GDP總額有了大幅的上升,但其比較美國的20萬億美元的GDP額度仍有不小的差距。

其中土耳其(7614.4億美元)、伊朗(4470.26億美元)、馬來西亞(3924.39億美元)、卡達(2121.21億美元)分別位居世界的18、27、31和45位。其GDP總額約為美國的10%。也就是說,即便上述國家避開美元的結算機制,而改為自由貿易方式,仍無法有效的抵禦美元波動造成的影響。

其次,伊朗等國和美國的矛盾日益加深,雙方在經濟領域展開了直面的衝突。馬哈蒂爾表示,美國為了「一己私利」,肆意對夥伴國進行打壓。不僅制裁伊朗的石油出口之路,而且限制土耳其的武器進口,甚至在卡達拒絕美國的「好意後」,其「攛掇」沙特、巴林埃及等國對前者進行立體打壓。美國的這般動作給國際貿易體制的正常運行帶來了不可預知的風險,也讓各國的後背發涼。馬來西亞不想成為下一個被美國制裁的國家。

通過馬哈蒂爾的言論不難發現,其或許已經洞悉了美國的下一步動作,欲在制裁大棒落下之前做好外部的防範措施。不過讓馬來西亞失望的是,與會國除了在口頭上有所表示外,無具體的實施方案。

這背後的意思是,馬來西亞這次挑戰美元霸權的願望落空,除了伊朗這類和美國有世仇的國家會有所響應外,其他國家莫不是「靜坐觀察」。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吉隆坡峰會」也傳達出了諸多的積極信號。

首先是各國開始質疑美元—石油體系的合理性。美國將本方的貨幣和中東主要產油國掛鈎的行為,對馬來西亞這樣的資源進口國非常的不公。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的漲跌,都可能對馬來西亞的農業經濟造成劇烈的衝擊。

其次是美國引發的全球各種單邊主義行動,帶來了巨大影響。伊朗自不待言,在美國撕毀伊核協議後就陷入了長期制裁,而土耳其則是因為購買S400而被針對。卡達和馬來西亞雖沒得罪美國,但卻分別面對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和歐盟的巨大壓力。四國想在本輪危機中化險為夷,只能抱團對美國和西方說不。

而由於美元霸權的存在,各國只能選擇最為可靠的黃金來對抗。通過以物易物、黃金結算的方式,或許是這幾個小國眼下唯一能夠做到的事情了。

總之,馬來西亞這次帶了個頭,至於說其能否對美國構成影響,目前很難做出判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馬哈蒂爾的強硬言論,勢必會引起美國的反彈,相信美國的報復或接踵而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