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識」心理學大咖:他們的名字值得一記

中科教育 發佈 2021-09-26T13:00:58+00:00

人的行為都是由心理支配和指導的,許多現象的背後,都反映著心理學法則,也藏著深層的心理動機,了解一些心理學的常識,可以幫助人們獲得積極的、健康的人生,更好地處理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心理學是一種思考方式,一種生活態度,掌握了它,就等於找到了一把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

人的行為都是由心理支配和指導的,許多現象的背後,都反映著心理學法則,也藏著深層的心理動機,了解一些心理學的常識,可以幫助人們獲得積極的、健康的人生,更好地處理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心理學是一種思考方式,一種生活態度,掌握了它,就等於找到了一把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


心理學大咖

他們的名字值得一記

談到心理學常識,有幾位知名的大咖,很有必要詳細介紹一下。多虧了他們的勤奮努力,心理學才能不斷地發展、成熟。


心理學之父--馮特

馮特是德國人,出生在一個牧師家庭,年少時就對學習不感興趣,喜歡做白日夢。父親去世後,家境陷入困頓,他才控制住走神的毛病,痛改前非他曾在海德堡大學學醫,畢業後在校任生理學講師,後給赫爾曼·馮·赫姆霍茲在生理學研究所擔任助手。從那時起,他對心理學產生了興趣。1871年,馮特撰寫了《生理心理學原理》一書,1875年他被德國萊比錫大學聘為教授。1879年,他在萊比錫大學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實驗室。後來,他在世界範圍內建立起一支專業的心理學隊伍,為心理學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條件反射的發現者--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發現,狗在被餵食後會分泌唾液配合食物同時響起鈴聲的幾次實驗後,狗在只聽到鈴聲的情況下也會分泌唾液,此時鈴聲就是所謂的條件刺激。

在隨後的幾次實驗中,巴甫洛夫又發現,不僅鈴聲,任何視覺、聽覺、嗅覺的刺激在與食物配合之後,都能成為對狗分泌唾液的條件刺激,這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一一條件反射。

這項研究讓巴甫洛夫名聲大噪,他被推向了心理學領域,可他極其牴觸了理學,直到老年的時候,才對心理學的態度稍微有點好轉,但他依然不願意被人稱為心理學家。不過,人們最終還是把他歸在了心理學家的行列中,日稱其為行為主義學派的先驅。


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在心理學界可謂神一樣的存在,既備受稱讚又廣遭非議。不過,他對,理學和心理治療的影響,絕對不容小覷。弗洛伊德原本是學醫的,後對心理學產生了興趣。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位醫生朋友跟他分享了一位患歇斯底里症的病人安娜的案例,引起了弗洛伊德的注意,他開始用自由聯想和催眠的方法治療精神疾病。對手安娜病例的研究。是心理分析學的第一份個空報告精神分析就是從這裡萌芽的。

弗洛伊德致力於研究人的潛意識,認為人們真實的想法都隱藏在潛意識中我們在生活中不會意識到這些。夢是無意識的一個重要的表現形式,通過夢的解析可以覺察到人內心隱藏的心理內容。儘管這一說法有泛性論的色彩但他創立的精神分析學派開創了心理學對無意識的研究,甚至改變了當時的西方社會。


分析心理學先驅--榮格

榮格是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早年從師弗洛伊德,但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論而更加注重人的精神。他提出過不少影響至深的心理學理論,現在我們常用的人格分類內向外向的說法,都源自榮格。在內向和外向的基礎上,他將心理活動劃分為感覺、思維、情感、直覺四種基本技能,與內傾和外傾共同組成了八種人格類型。同時,他還提出一個人的意識中不僅有個人意識和前意識,還有集體意識和潛意識。集體意識與種族文化緊密相關。


動物心理學首創者--桑代克

美國動物心理學研究者桑代克做了一個實驗:把一隻餓貓關進緊閉的籠子裡貓在籠子裡可以通過拉繩或按按鈕等方式逃出來。起初。貓只是四處亂撞,亂抓亂咬,經過一段時間後,貓無意間碰到了打開籠子的機關,逃出了籠子。

桑代克把逃出來的貓重新關進籠子。貓再次重複了上述過程,最終打開籠子。桑代克每次都把逃出來的貓抓回去,記錄每次從實驗開始到貓逃出來的時間,結果發現,貓打開籠子的時間越來越短。最終,貓發現了規律,學會了如何從籠子裡逃跑。

貓在逃出籠子的過程中,進行了一種「嘗試錯誤」的學習,經過多次的錯誤嘗試後,學會了打開籠子的正確方法。後來,人們將他這種觀點稱為「試錯說」。在實驗的基礎上,桑代克提出了著名的學習三定律:

準備律,學習需要提前準備:

練習律,學會的東西要重複強化:

效果律,學習者需要看到學習帶來的效果,運用獎懲方式。


當環境決定論者--華生

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小時候是個「問題少年」,懶惰、叛逆、考試不及格不擅長社交沒什麼朋友,可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缺於執情的人,卻在日後改寫了心理學的方向。1903年華生獲得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教,在此期間開始探索行為主義心理學。

他特別強調環境對人行為的影響,是典型的「環境決定論」。他曾經說:「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並在我設定的特殊環境中養育他們,那麼我願意擔保可以隨便排選其中一個嬰兒,把他們訓練成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特殊人物,如醫生、律師、藝術家、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啫好、傾向能力,天資和他們父母的職業及種族。


兒童心理學之父--皮亞傑

讓·皮亞木出生在瑞士的納沙特爾,父親是歷史學教授,為人一絲不苟。因而皮亞傑幾乎沒有童年,生活大概因此緣故,他日後才那麼喜歡跟孩子待在一起。皮亞傑心理學的核心是「發生認識論」,主要研究人類的認識,他認為,人類的認識再怎麼高深複雜,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期,其至追溯到胚胎時期。兒童出生後,認識是怎樣形成的,智力是怎樣發展的,受哪些因素制約,內在結構是什麼....都是他試圖探討和解答的問題,而他解答的主要科學依據是生物學、邏輯學和心理學。


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

馬斯洛出生在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父母是俄羅斯移民,都沒有受過教育。他是一個生活在非猶太地區的猶太人,在圖書館裡度過了不怎麼幸福的童年。最初,父母想讓他學法律,可他不感興趣,後開始攻讀心理學。

馬斯洛一生致力於對健康人格和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徵進行研究,並且以獨特的人格魅力證明了這一思想。他的理論中最著名的就是需要層次論,認為人的需要從低至高有五種生理需要安全需,歸屬與愛的需要,自尊與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人本主義的代表--羅傑斯

羅傑斯出生在美國芝加哥郊區,父母都信教。童年時期的羅傑斯比較害羞,但非常聰明。他從威斯康星大學畢業後,去了紐約聯合神學院,準備當一個牧師,但在紐約的學習改變了他的人生方向,他開始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臨床及教育心理學。

羅傑斯主要從事諮詢和心理治療的實踐和研究,堅信人類有自我實現的潛能,以及積極自主性,並以心理治療和心理諮詢的經驗論證了人的內在建設性傾向。他認為。這種內在傾向雖然會受到環境影響,但可以通過外在無條件關懷、移情理解和積極誘導使障礙消除,繼而恢復心理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