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農村的「全穗谷」,跟草一樣的農作物,為什麼現在沒人種了

鄉下小土著 發佈 2020-01-02T05:25:23+00:00

只要種過地的老農都可能聽說過「全穗谷」,這是全新的農作物,以前在農村裡沒人見過。早先農村裡旱地多,不像水澆地一樣,旱地主要靠天吃飯,基本上不長什麼糧食。

只要種過地的老農都可能聽說過「全穗谷」,這是全新的農作物,以前在農村裡沒人見過。曾經在農村裡流行過一陣子,不知道什麼原因後來沒人種了。全穗谷的長的很奇特,乍一看就它的葉子就好像地裡面的灰灰菜一樣,不認識的還以是地裡面長的草。不過等後面長開了能能到半人高,頂尖上都是紅紅的穗子,跟高粱一樣,很是喜人。


早先農村裡旱地多,不像水澆地一樣,旱地主要靠天吃飯,基本上不長什麼糧食。但是全穗谷卻長得很不錯,或許也是它像草一樣的特性,一點不挑土地,什麼鹽鹼地、旱地都能長,長勢還很不錯,這樣人們比較喜歡。小時候家裡面也種過全穗谷,雖然全穗谷的產量不怎麼高,但總比讓土地荒廢了強。


全穗谷其實不是國內的農作物,學名叫做藜麥。原產自南美洲,是印第安人的傳統食物,早先國內並沒有,到了90年代的才引進。說起來全穗谷和灰灰菜是近親,都是藜科藜屬植物。剛長的全穗谷和灰灰菜基本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小時候拔草經常把全穗谷給當灰灰菜給拔掉,沒少挨說。後期才能看出來差異,全穗谷的植株比較高大,據說能長到3米左右,不過農村裡都是在旱地里種,長到半人高就已經很不錯了。


全穗谷的穗頭很大,長成之後有紅色,黃色,紫色,在地裡面非常的好看。全穗谷的籽很多,大小跟小米差不了多少,只不過不如小米飽滿,是圓片狀的。長的和小米差不多,估計這也是人們給它起名叫全穗谷的原因,不過這個名字並沒有流行開來,只有北方部分地區在用。


全穗谷吃的吃法和小米一樣,都是用來熬粥喝,但是味道卻不如小米好,也很少有人拿它來做飯吃。不過在農村裡也有人另闢蹊蹺,早先集市上有賣小米糖酥的,全穗谷和小米大小差不多,有人也拿來做成了糖酥。味道還挺不錯,在集市上非常受歡迎,沒到了過年的時候人們都會買上一些。

全穗谷管理起來比較難,對所有的農藥都比較「反感」,尤其是除草劑,只要用了不僅草給殺死,連帶這全穗谷一塊玩完。這無疑增加了管理的成本,只能人工除草。記得有年種全穗谷蟲子特別多,不能噴農藥,只能一個個把蟲子摘出來,費了好幾天的的勁才弄乾凈。全穗谷不僅招蟲,更是招鳥,尤其是麻雀特別喜歡吃,每年都會損失不少。並且大風也會導致全穗谷脫粒,不及時收穫的話,每年都要損失不少。估計這也是後來人們不種全穗谷的原因,太浪費功夫了。


現在早就沒人種全穗谷了,以至於許多人都忘了有這麼種農作物。不過進行年來又逐漸的流行開來,被人們當作一種養生的食物,其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到底什麼樣咱農民最有資格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