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圈大孝女薩日娜:不讓年邁父親帶著遺憾離世

老娛記說明星 發佈 2019-12-22T19:48:13+00:00

薩日娜是家喻戶曉的明星,因在《母親是條河》《闖關東》《笑著活下去》《女工》等一系列熱播影視劇中,成功扮演性格迥異的母親形象,被譽為「母親專業戶」。


薩日娜是家喻戶曉的明星,因在《母親是條河》《闖關東》《笑著活下去》《女工》等一系列熱播影視劇中,成功扮演性格迥異的母親形象,被譽為「母親專業戶」。她曾榮獲中國電視「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最喜歡的女演員獎和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最佳女演員獎等多項大獎。

薩日娜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演員,還是一位大孝女。當父親罹患抑鬱症時,她推掉工作,用綿綿孝心和真愛帶領父親走出了抑鬱症的困擾,她也因此當選為「演藝圈十大孝子」……

薩日娜出生在內蒙古包頭,父親李有忠是內蒙古話劇團的一級導演,母親娜布琪是內蒙古話劇團的一級編劇。李有忠夫婦非常喜歡草原上一種叫「薩日娜」的山丹丹花,這種花生命力旺盛,嬌艷美麗,夫婦倆希望女兒也能像「山丹丹花」一樣茁壯成長,擁有美好的未來,於是給女兒取名薩日娜。


那時李有忠夫婦經常出差,薩日娜小小年紀就幫助父母操持家務,照顧年幼的妹妹,10歲的她就會蒸白饃、烙大餅和煮奶茶。

1985年9月,不滿16歲的薩日娜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在上戲求學四年里,薩日娜不僅沒要父母負擔多少學費,反而還時不時給父母一筆錢補貼家用。她利用課餘時間,四處找配音工作,當群眾演員,每拿到一筆報酬,薩日娜一分錢也捨不得花,給父母買棉帽子、圍巾、手套,還為家裡添置了一台單缸洗衣機,剩下的錢再交給父母。

1989年7月,薩日娜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全總話劇團擔任話劇演員。因為話劇市場不景氣,團里一年也排不了兩部戲,她試圖在影視圈發展,可因為長相平平,即使化了妝也不上鏡,加上不善交際,沒有一個劇組願意接納她。

這時,薩日娜已經與總政話劇團的演員潘軍在北京組建了家庭,因為無所事事,薩日娜一天到晚拿塊抹布四處擦拭,桌子和地板一天被她擦了無數遍。有時看見同班同學在電視里的精彩演繹,薩日娜常常沒來由地蹲在地上傷心大哭。


1991年春節,薩日娜和丈夫回包頭給父母拜年。包頭的冬天奇冷無比,有時氣溫低到零下30多度,白色的鵝毛風一刮,令人內心有一種無可抵禦的寒意。見父親每年冬天都穿同一件褪色的羽絨服,薩日娜一咬牙,花1000元給父親買了一件俄羅斯厚皮衣。

薩日娜和丈夫在父母家住了兩天,離開包頭時,母親悄悄將1500元塞到她手裡:「孩子,我和你爸都有工作,不能讓你花錢買衣服,這筆錢你一定要收下。」薩日娜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媽,你和爸是不是覺得我沒有戲拍,很可憐?買件衣服還得給我錢,這叫我心裡怎麼好受?」「孩子,你現在有困難,我們怎麼忍心加重你的負擔。」母女倆推讓了好一會,薩日娜只得將錢收下了。

表演系出身的高材生,卻沒有戲拍,天天在家裡幹些小保姆都能勝任的事,這怎麼不讓薩日娜難過?1993年5月,薩日娜娘家一個親戚,見薩日娜整天待在家裡,邀請她一起做毛紡織品生意,薩日娜同意了。她將這件事告訴了父母,想從他們那裡借2萬元本金。李有忠夫婦堅決不同意:「你要做生意,我們不會借錢給你的。孩子,相信我們,你有表演天賦,會有雲開日出那一天,你一定要堅守下去。」



薩日娜在家裡待了整整6年。1995年,電視劇《牛玉琴的樹》導演找到薩日娜,請她出演這部戲的女主角。導演告訴她,這部戲的片酬很低,而且只有兩集。薩日娜說:「就是沒有片酬我也拍!」

這部毫不起眼的電視劇被薩日娜演出了彩,她本色自然、張弛有度的表演引起了導演的注意。此後,薩日娜片約不斷,短短三年多時間,就相繼主演了《情感的守望》《大隧道》《午夜有軌電車》等多部影視劇,並先後榮膺中國電視「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以及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最佳女演員獎,一舉成名。

1998年,薩日娜在上海領獎時,發表獲獎感言:「可能沒有人知道,我曾經在家待業6年,心裡很失落,要不是我父母的鼓勵和支持,我堅持不到今天。在這裡我要衷心地說一聲,爸爸媽媽,謝謝你們!」


1999年12月25日,薩日娜和潘軍的女兒小甜甜降生了。做了媽媽,薩日娜深深體會到當年父母撫養自己和妹妹的艱辛,對父母充滿了感恩之情。她給父母添置了大螢幕液晶電視,房間裡鋪上地毯;父母腰椎不好,她花1萬多元為父母買了一台高檔按摩椅。

李有忠也退休後,薩日娜將父母接到北京生活。李有忠在北京沒什麼親戚朋友,他除了在小區走兩圈,其餘時間就是悶在家裡。漸漸地,他的心情越來越不好,睡眠質量很差。2006年1月,薩日娜在黑龍江拍完電視劇《闖關東》回到北京,把行李一放在家裡,就去看望父母。走進父親的家門,薩日娜大吃一驚:父親滿面憔悴地坐在窗前,眼裡寫滿惶恐與憂傷。薩日娜連叫了幾聲爸爸,他都沒有反應過來。

薩日娜問母親:「爸出現這種情況有多長時間了?」娜布琪說:「已經有一個多月了,這老頭也不知發什麼神經。」薩日娜知道,父親出現了老年抑鬱症狀。


第二天上午,薩日娜和丈夫將父親送往醫院。她推掉所有的片約和活動,在醫院一心一意陪伴父親。考慮到母親體弱多病,薩日娜堅持每天晚上在醫院陪床。護士不解地問薩日娜:「你名氣那麼大,經濟條件不錯,完全可以請個護工來照顧你父親。」薩日娜說:「別人照顧爸爸我不放心。再說,不管我事業多麼成功,但在爸爸面前,我首先是個女兒,女兒就應該盡孝。」

醫生給李有忠開了一大堆中藥,薩日娜給父親煎好後端到他面前。看著那黑乎乎的湯汁,聞著苦澀的味道,李有忠擺擺手:「把藥端開,我不喝。」薩日娜像哄小孩一樣哄父親:「爸,你把藥喝下去,我給你買冰糖葫蘆吃。」「只要你聽話,我滿足你一切要求。」不知不覺中,李有忠就把藥喝下去了。

一個星期後,父親的抑鬱症症狀減輕了許多,薩日娜把他接回家。薩日娜和丈夫組成了一個親友團,將公公婆婆從山東煙臺接到北京,然後他們帶著女兒和兩邊的四位老人,浩浩蕩蕩去浙江普陀山旅遊。旖旎的風光、清新的空氣,讓李有忠心曠神怡,他像孩子一樣又是拍照,又是餵金魚,又是往噴泉池投硬幣……


薩日娜讓四個老人盪鞦韆,當鞦韆左右搖擺起來的時候,老人興奮地尖叫起來。看著婆婆抓住公公的手,母親抓住父親的手,四個老人有說有笑,薩日娜心裡比喝了蜜還甜,她覺得對兒女和老人來說,這就是幸福。

從普陀山回來後,李有忠的心情開朗了許多。薩日娜趁熱打鐵,又召集年輕朋友來父親家裡玩,他們陪著父親下棋,與父親一起唱卡拉OK,幫父母做飯……年輕人的青春活力感染了李有忠,到2008年,李有忠徹底擺脫了抑鬱症的困擾。

畢竟在包頭生活了大半輩子,在北京時間一長,李有忠和老伴免不了有思鄉的愁緒。薩日娜能體會到父母這種心情,當父母想家的時候,她就陪著兩位老人回到包頭住幾天,拜訪那裡的親友和街坊鄰居。每次回包頭,薩日娜都給父母一筆錢,讓他們送給見面的親友每人一件小禮物。薩日娜的孝順,贏得了大家的交口稱讚。


2010年,李有忠夫婦與社區一些老同志去郊區敬老院聯歡。住在這裡的大部分是孤寡老人。見到李有忠等人,這些老人就像見到了親人。兩個多小時後,他們離開了,老人們淚流滿面:「你們以後還來嗎?」這讓李有忠感慨萬千。

回到家,李有忠將敬老院孤寡老人的情況告訴女兒。薩日娜說:「爸爸,以後我與你和媽去看望他們,為他們做義工。」從那以後,薩日娜經常與父母一起帶著禮物,去敬老院看望他們,薩日娜為孤寡老太太洗澡、洗頭,給他們剪指甲,還為他們表演節目。薩日娜的平和、善良贏得了老人們的歡心,他們在內心裡喜歡薩日娜。


日子就這樣在父女情中溫馨流淌。誰知2017年,李有忠再次因老年病住進了醫院。薩日娜一邊拍戲,一邊照顧父親。臨走前,李有忠對女兒說:「我要走了,你好好工作和生活。有你這樣的女兒,我這輩子很知足。」薩日娜看著父親在自己面前安然離世。

送別父親,薩日娜很悲痛。媽媽勸她:「你爸在世時,你盡孝了,他沒有遺憾。你也不要過分傷心,他在天國里不希望看到你那樣。」母女倆互相安慰溫暖,終於走出了喪親陰影。2019年12月,父親已離世兩年多了,薩日娜以好好生活好好工作,來緬懷父親。她知道,這也是父親最希望看到的模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