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淘寶中小賣家存在標籤混亂,這是你2020年轉化低的主要原因

老魯先生 發佈 2020-01-04T07:17:55+00:00

你店鋪有存在人群標籤混亂的問題嗎?我想你來看這個問題了,肯定覺得有這樣的問題存在。其實我們很多中小賣家店鋪,因為沒有很強的標籤,所以店鋪多多少少都存在人群標籤混亂的問題。那我們今天就從三個方面來講講這個問題……一、如何判斷店鋪標籤混亂你是依據什麼來判斷標籤混亂的呢?轉化率低?

你店鋪有存在人群標籤混亂的問題嗎?

我想你來看這個問題了,肯定覺得有這樣的問題存在。其實我們很多中小賣家店鋪,因為沒有很強的標籤,所以店鋪多多少少都存在人群標籤混亂的問題。

那我們今天就從三個方面來講講這個問題……


一、如何判斷店鋪標籤混亂

你是依據什麼來判斷標籤混亂的呢?

轉化率低?進來的流量不精準?還是都沒有收藏加購?

但也不能僅依靠這些來說明你的店鋪標籤混亂,其中如果你的詳情頁、價格沒有做好完善都是會產生影響。

我找了一家人群標籤不是很精準的店鋪作為案例,我們來看一下

在「生意參謀」中的訪客分析里的訪客對比中可以看到,選擇最近30天。時間越長,數據量級越大,那麼能分析出來的數據也就越准。

你看這案例圖片中:在未支付訪客中占比最多的人群的消費層級是在0-20元,而支付新買家中消費層級大多都是在560元以上,支付老買家占比最多的人群消費層級是235-569元。

人群消費層級差這麼多,那麼多未支付的訪客因為消費能力不夠而無法進行轉化。

說明了這個店鋪的人群標籤很不精準,進來的人群的消費層級和我們店鋪人群消費層級不匹配。

再來看「性別」與「年齡」

從這個這個店鋪的「性別」中看出女性稍稍多一些,產品為男女都會買的產品,但還是女性會偏多一點。

從「年齡」中看,未支付訪客和新支付訪客年齡占比最多的都在41-50歲,但是在支付老買家中最多的卻是26-30歲。

那為什麼支付老買家會不一樣?

當然這也和產品架構有關係,我們這是園藝產品,41-50歲的這個年齡段人群可能會有更多的時間買來養養花草,但買過一次後都會較長時間不進行復購。當然也存在年齡層的區別,26-30歲的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本身復購率會比41-50歲的多。

再來看單品,從直通車中看,

直通車報表-消費者洞察報告-寶貝消費者透視-人群畫像洞察-人群屬性分析中,在這裡你去分析產品更多推廣的的哪部分人群,進來的是哪一部分。

依舊從案例圖中來看:性別中女性占比多於男性,這和上面我們訪客對比中得出的一致,說明這部分人群流量相對是精準的。

在年齡層群中看出85後90後95後占比相對是最多的,而目前市場上90、95後已經是消費主力軍,所以這是正常的。你再來看70後,在回想一下前面訪客對比中,支付新買家年齡段在41-50歲占比是最多的(70後的年齡算下來也大概在這個範圍),說明了在直通車中這部分流量也算精準。


綜上所述,可以去判定這個店鋪整體人群是不夠精準的,存在著混亂情況。

那我們要去矯正它呢?繼續來看…

這是健康人群的案例圖:我們可以發現在未支付訪客、支付新買家和支付老買家整體屬性一致,而這個店鋪類目是童裝,不管是性別還是年齡,人群購買屬性也都在合理的範圍內,所以這裡的人群整體都是健康的。人群精準能給我們店鋪帶來更多的免費流量。

二、如何尋找店鋪的人群

人群標籤由行業人群、店鋪人群和產品人群構成

行業人群:舉個童裝類目為例。大多數女性生育年齡會在26-30歲之間,童裝呢大多數都是會由媽媽來進行購買,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店鋪的人群就出來了:年齡在26-30歲之間的女性

店鋪人群:如果你的店鋪有一個很明顯的風格定位,那你就可以去做這個店鋪人群定位。

產品人群:同樣以童裝為例,童裝也會針對男女寶寶來做一個區分。

這個時候你會問我,那該如何去獲取這些人群呢?

1. 行業人群

1)在「生意參謀」中的「市場行情」中來看「客群占比」。這裡你就能很明顯的看出哪部分人群的占比最大。

2)在支付轉化指數中你可以看到分別是哪部分人群的轉化率會更高,支付轉化指數對於店鋪規劃產品類目是一個很重要數據依據。去選品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去選擇轉化指數高一點的產品類目來操盤。

3)在支付偏好中,你主要來分析你的價格帶是在哪裡(不是說價格定的越低越好賣),看支付金額分布中哪個客群占比最高,再根據行業產品情況來定價。

如下圖,支付金額在110-205的客群占比最高,那我再定價格的時候最低價要定在110,如果定109,即使只差一塊錢但也換了一個層級占比。


2. 店鋪人群:

1)同樣的在「生意參謀」中的訪客分析里的訪客對比中來看到自己店鋪是哪部分人群多,然後來進行投放。

2)在產品人群-客群洞察中也可以明顯看到你單品的構成,同樣你也要去找自己店鋪占比大的人群。

當你把行業、店鋪、產品人群都分析完記下了之後,你就要來區分哪部分人群是三個都占比的(重合部分),這個人群是最精準的,你是一定要去投放的。

三、如何用直通車矯正店鋪人群

在做如何糾正店鋪人群時你要做的就是去測人群:首先你去設置自定義人群,先把你的一個具體標籤人群給測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

1.前期—自定義標籤定人群:如果一開始你的店鋪基礎人群還沒有確定時,你也不知道哪個人群好,我們上面分析出來我們店鋪的行業人群、店鋪人群、產品人群重合的部分,先去投放。

2.中期——忠實人群固人群:對你本身就有的一些人群進行加固(店鋪長期價值人群、收藏過店鋪商品的訪客、購買過店內商品的訪客、店內上商品放入購物車的訪客、瀏覽未購買店內商品的訪客)。由於你前面定了人群,那麼你在這邊做的人群,會對他們更加加固。

3.後期——店鋪人群拓人群:當人群標籤變得精準牢靠之後,你就要去做後期的拓人群(喜歡相似寶貝的訪客、智能拉新人群、瀏覽過猜你喜歡的訪客、瀏覽過同類店鋪商品的訪客)。


後天就是年貨節活動期了,這也是春節前的最後一次大促。最後來放一張年貨節時間軸。你可以按照這個時間去做。

總結一下:首先判斷你店鋪人群是否混亂,然後尋找與你店鋪與產品符合的人群,並用測試以數據說話,最後來穩固提升強化人群標籤。相信你也可以做好,這裡先提前祝你年貨節大賣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