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總要去西藏一次 | 超詳細的西藏之旅

max戶外 發佈 2020-01-03T05:29:54+00:00

總有一些地方,這輩子總要去一次,西藏便是如此。借用納木錯的碑文: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路上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時間是這世上最冷酷無情卻又直抵人心的利器,給人以溫情,也給人以冰涼。

總有一些地方,這輩子總要去一次,西藏便是如此。

心心念念的旅行終於如期開始,提前一個小時下班,洗澡,吃飯,出發。

然後便開始了真正的旅行。帶著一些對高反的擔憂和無畏夾雜的情緒,更多的是對美景和小夥伴重逢的期待。


47小時的火車,聽起來漫長難熬而無聊。

於是便準備了很多的吃的,還有電子書和視頻。

其實有些多慮。一路上歡聲笑語還有超多驚喜。

從上海到西寧,睡了一覺就到了。

到了西寧,第一次經歷整車換乘。

換到了有氧車廂,開始了真正的進藏之旅。


到西寧時大概是晚上9點左右,整理了下東西便睡了。

第二天一早醒來,便開始了視覺盛宴。


最開始,是看到遠處若隱若現的雪山,覺得驚喜。

隨著火車緩慢地前行,進入到一個冰雪世界,雪天相接,中間夾雜著些藍的天,白的雲。美輪美奐。

再往前,更多的是,棉花糖一樣軟萌的白雲,澄澈乾淨的天空,褐色的山地,相映成畫。

望著窗外,希望時間一直這樣緩慢流淌,沒有盡頭。在這自然的饋贈里享受歡喜與安寧。


第一次覺得天空離大地這麼近,近到感覺伸手就可以觸摸到雲層。

也第一次對天堂有了具象的想像。大概就是這樣。清澈純凈,無染無慮。

火車上很多旅客都捧著麵包、方便麵,當我們掏出「秘密武器」——自熱火鍋之後,整個車廂都投來了不一樣的目光。香氣撲鼻的辣椒紅油、配上百年老品牌的世棒午餐肉,可以說是整個車廂里最豪華的正餐配置了,一大口肉咬下去,軟彈的肉質在嘴間翻滾,獨特的肉質香味加上經典的紅油辣鍋,最美好的旅途時光,不過如此。

到達拉薩的時候已是傍晚時分,沒有47小時的疲憊,有的是對一路上風景的意猶未盡。慶幸自己坐的是火車,不然就錯過了這沿途的美。

出拉薩火車站的時候,霞光染了一片天。美不勝收。讓人駐足。就像是來自西藏的恢弘的友好的問候。內心略過一種踏實的暖。


到達酒店,此次暴走團西藏游的小夥伴們算是集合集合啦。

許久不見的寒暄與調侃,還是熟悉的味道,一樣的配方。
初入高原地區,小夥伴們有或多或少的高原反應。頭疼,噁心,胸悶,不舒服。

輕微的吃點葡萄糖補充點能量,芬必得緩解頭疼,嚴重一點的買了高原安。
Day1
休息了一晚上之後,滿血復活,開始了拉薩之旅。

都說在西藏可以感受到濃厚的信仰的力量。以前只是聽說,現在是真實地感受到了。


拉薩第一站,大昭寺。

走近大昭寺,香火繚繞。人流涌動而不匆忙。

環繞著大昭寺,悠悠地逛,可以看到很多曬太陽的小老人。

戴著帽子,手裡來回滾動著手裡的菩提或佛珠等掛飾,或與身邊人談笑風生,或眯著眼靜坐。

形成一道風景線,時間緩慢在陽光下變得溫暖而靜謐。


青石地板上,隨處可見信徒們虔誠的叩拜,不摻水分的五體投地,雙手合十,眼神誠摯堅定。步步實步步誠步步戳人心。


所謂信仰,於我太遠,又離得很近。

所謂人生,迷茫疑慮常有,各得救贖。


大昭寺的建築很有宗教特色,紅牆藍欄,白簾彩符,與當地藏服相得益彰,看起來很舒服,舒服就是美好的樣子啊。
逛完大昭寺,一行人走向了布達拉宮廣場。

遠遠地望去,布達拉宮就像是一幅不真實的畫,卻又是真真實實由一磚一瓦堆砌而成的立體建築物。

白牆朱瓦,背倚藍天白雲,周邊綠樹點綴,大自然與人類的鬼斧神工結合在一起,讓人感嘆與流連。

抖音裡面有個很火的一杯水拍布達拉宮倒影。同行的小夥伴們自然興致勃勃地嘗試著。


我們倒了不止一杯水,卻拍不全布達拉宮的正倒影,嘴裡吐槽著抖音都是騙人的,一邊把礦泉水杯保溫杯都拿去裝水澆在廣場上。

驕陽似火,我們卻熱情不減。

澆了好一會,還是覺得水太少,於是機智而忐忑地去找澆花的阿姨借水管。好心的阿姨沒有問我用來幹嘛,也沒有不耐煩,就答應了。心生雀躍,感受到了來著陌生的地方熟悉的善意。

拉著水管,澆灌著廣場中央,攝影小姐姐紅紅欣喜若狂地蹦噠著,說可以了可以了,超美超美的。於是開始趴在地上找角度,裙擺貼地,沾水,也無所謂。認真而專注的樣子,有一點美。

許久之後,回憶起拉薩,想起四個人在廣場上洒水,趴在地上各種姿勢各種角度拍布達拉宮的盛世美顏,會不會嘴角上揚,說那幾個傻子。


拍到尾聲響應到團長的號召要集合吃飯了,我們得瑟地炫耀著我們借水管拍照的事情,然後,被赤裸裸地嫌棄了,他說他只用了半杯水,嗯,半杯水……

一定是因為他借不到水管。

中午在大眾點評的引薦下去了一家氂牛肉店吃火鍋,肉的分量很足,味道也很贊。


吃完飯,一行人打車去到拉薩三大寺之一的哲蚌寺。導遊小哥哥說,哲代表大米,蚌代表堆積。大米堆積,代表繁榮。

拉薩海拔三千多米,哲蚌寺海拔四千多米。對於剛適應了三千多米海拔的我們來說還是有一點小小的挑戰。


到達哲蚌寺檢票口時已經下午2:30左右,正好是辯經開始不久。

於是我們便沿著路標指引走向辯經場。往上走的過程現在想來就是適應高反的過程吖。


剛開始,如履平地,慢慢地開始喘氣,頭也變疼,感受到體力不支、呼吸不暢與噁心想吐。

少說話,慢慢走,一步一步穩穩地,走到了辯經場。找了個陰涼的地方坐著。便很快緩了過來,不適感褪去,感覺到體內的生龍活虎與蹦躂。


辯經場有很多的樹,穿著藏紅色衣服的喇嘛們兩兩一對,在進行激烈而歡快的辯論。雖然聽不懂言語,但因拍掌而通紅的雙手,以及不因圍觀而分心的深情,讓人印象深刻。


綠樹成蔭,藏紅袍青年們或席地而坐,或手舞足蹈,陽光透過樹葉斑駁在深情認真的臉龐上。這是一個世界,屬於一類人的世界。


在哲蚌寺里閒逛,看供奉的彌勒八歲等身像,聽導遊小哥哥說一些他們的故事。大多都忘記了,記得他說有一面鏡子,照著面容清晰,則代表福壽安康。不過現在門關著,不讓照了。


雖然也聽航爺說過不少關於宗教之類的東西,但天生腦子不開竅,所以至今仍是一知半解。


只是有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在寺廟裡建築比人給的更加深刻。虔誠,溫和而充滿力量。


穿著藏紅色衣服的喇嘛走過米白色的牆,走過黃色的廊,走過樹蔭,走過殿門,都是一幅幅很美的畫面。恬靜自然。


可能是對於未知世界的好奇,也可能是對於另一種生活的渴望。在感知於這無言只有行的旁觀中,感受到靜謐與安寧。



走累了,幾個人坐在樓梯上休息,聊著些不著天際的白,觸動著因為熟悉而超低的笑點,涼風習習,笑聲陣陣。


寺廟逛得差不多了,也有些疲憊了,一行人便決定打車回酒店休息一下,等晚上的時候再去看布達拉宮的夜景。


我跟紅紅在去拉薩之前便約了要去大冰書里提到的書店-天堂時光旅行書店。

在酒店樓下一拍即合決定先不回酒店,去書店。滴滴一下,發現距離很近。便貿然地打了車。

然後便經歷了,在烈日下找書店,找不到書店,饑渴難耐,高反反覆,亂入一場叫做醍醐的甜茶展。蹭了一杯甜茶。恢復元氣後去找尋書店正確的位置。


再滴滴一下,停車的時候告訴我們不方便進去到書店的位置,直走三百米即可到達。
我跟紅紅下了車,兩個路痴兜兜轉轉,再兜兜轉轉,在快要放棄的時候終於找到了書店的位置。
可把我們兩個累壞了。她說,還好最後找到了,差點就放棄了。

其實我想說,如果沒有她,我可能在醍醐那裡就放棄了。還好,沒有遺憾。


走進書店,第一感覺就是,好喜歡。文藝氣息十足,小清新感,夾帶著些小任性和不做作。疲憊感也褪去了一半。


書店傍樹而建,樹葉下方陳列著些紀念品,抬頭可見的樹幹上掛著微笑著的晴天娃娃玩偶,還有手繪的西藏地圖,以及各種小清新紀念品。

看大冰書的時候會覺得書店像店主老潘一樣是糙大漢形象。結果是個清新自然又精緻舒服的文藝書生的模樣。意外而驚喜。


跟紅紅兩個人挑選好了幾張明信片,坐在店裡的沙發上,喝著大冰的小屋點的飲料,寫著簡單話語,寄託對遠方朋友的調侃與念。


寫完明信片,還想坐著,久久不想離去。但跟大王她們約了去布達拉宮看夜景,就匆忙著離開了。時間短暫,奔赴著另一場遇見。


到達布達拉宮的時候,雖是大晚上,卻比白天更加熱鬧。晚上的布達拉宮又是另一番模樣,以黑夜為簾,燈光為媒,比白天的多了些明亮的光彩,更加奪目動人。


晚上的拉薩,帶著些寒意,衣服穿得單薄,容易引發頭疼噁心症狀。

團長和幾個小夥伴心血來潮去捏了個腳,無意間促進了血液循環,在夜風撩撥下更是加深了高反症狀。卻仍執著於一方水面拍著晚上布達拉宮的倒影。

由於燈光的原因,拍出來的倒影有些抖動模糊。小夥伴們各種找角度拍著,試圖去掉那些微乎其微的抖動。帶著些頭暈想嘔的執著有點可愛,也有點讓人心疼。


最後還是捕捉到了布達拉宮的美,也算是無憾了。

夜色漸深,一行人便打車返程,困意陣陣,買了些葡萄糖安撫了些高反症狀,結束了充實的一天,安穩地睡去。


Day 2


一早吃完早餐,便啟程趕往靈芝。

經過一晚上的歇息,大家的精神變得飽滿起來。
聊天中得知小楊同學經歷了難忘的一晚,凌晨一點多發燒得厲害,經歷了打120,120沒空,自己打車去醫院,輸液。

他說,感覺自己快不行了,暈乎乎的,輸完第一瓶液感覺整個人好了很多,輸完第三瓶,滿血復活,拎著包就回賓館睡覺。

聽他說的時候有點詼諧,想笑。


在異地他鄉人生地不熟,面對未知的來自身體警告的當下,我們或許經歷著恐慌,無助與無措,經歷過後再與人說又是談笑風生的模樣,沒有抱怨,沒有責怪,沒有後悔。

感覺這是我遇到的暴走團人的常態,勇敢無畏而樂觀堅強。

中途抵達的地方是5013m的米拉山口,風呼呼地刮,纏繞在山口的五彩經幡在大地與藍天白雲之間飄蕩搖曳、連地接天,那些虔誠的願望也在呼嘯的風裡傳達到寄託之人想要傳達的地方。

我沿著經幡延伸的方向向更高的地方走去,近距離感受到幡在風裡盡情地搖曳,坐在半山腰的地方,靜靜地聆聽,其實沒有過多的感受,但感覺可以就這樣待上一天,發獃,冥想,時間靜止。

拍了個經幡在風裡飛揚的視頻,手機便沒電了。

導致上車的時候發現所有人都在車上,就等自己了,怪不好意思的。小夥伴們調侃著,丟一兩個人沒關係的,就留在這裡算了。

哈哈哈哈,在歡笑聲里,司機師傅發動油門,駛向下一個地方。


到達巴松措的時候,還有點恍惚,不知不覺到景點的感覺。

走到湖邊的時候有一種時空錯覺,感覺像是到了新疆的喀納斯。

跟航爺說起的時候,他也說有一點像。

湖水是那種看起來有水怪的綠色,水至清則無魚,但是有水怪的感覺。周邊都是青山綠樹,遠處若隱若現的雪山。中間有個湖心島,湖心島建有措宗寺。


跟著航爺走進那個小寺廟逛了逛,寺廟是小小的兩層閣樓,人卻絡繹不絕,迎著順時針方向圍繞著寺廟中央轉動,有次序地領一次性鞋套,放置一次性鞋套。感受到了宗教和信仰的文明與禮。

島上隨處可見轉經筒,轉動轉經筒等同於誦經,功能無量。所以每有行人路過,總會習慣性地轉動一下。

逛完湖心島,去往結巴村。被我一度記錯名字的一個村落。去到村落里的一個觀景台,可以清晰得看到遠處的雪山。越過綠水青山,山峰矗立在視線所及之處,山上雲霧籠罩,雪峰若隱若現,像是課本裡面出現的畫面走出來了。

Day 3
帶著些睡意,就坐到了一天行程開始的列車上。然後被眼前所見喚醒遲鈍的感知。太陽還沒有出來,遠方晨霧漂浮在山的上方,深藍色的樹林,純白的雲霧,相互映襯,柔和的光線,大概也許可能就是仙境吧。

有些風景,手機,相機都無法拍攝出來,當下看到的那種感受無從復刻。所以,在路上,會有癮,並且樂此不疲。


一路上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便越發期待今天行程中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傳說中世界上最大的峽谷,最美的山峰。

在遊覽大峽谷之前,司機師傅打趣地說有個西南大學的教授觀賞完大峽谷之後說了四句話感受,特別地貼切,等你們遊覽完後我想聽聽你們的感受。


哎喲,還要說感受啊,聽起來挺好玩的樣子,看來要好好去看。帶著這樣的心態步入了最貴的景點。


大峽谷遊玩分為四個小景點,第一個是一個小山坡,遠看才露尖尖角的南迦巴瓦雪山;第二個是一個古村落,據說可以多夫多妻,看了下現代化後的房屋;第三個有一顆一千四百年的松樹和一顆桃樹,據說轉三圈會有桃花運;第四個是一個觀景台,可以看到南迦巴瓦雪山。

所謂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但這個景點真真是不期待也會有很大的失望的。昂貴的票價,一堆黃土,幾顆常樹,石子一堆,景色一般,真真是遇到的最坑景點,沒有之一。


出了景點,師傅笑著說感覺怎麼樣,跟師傅說很坑,感覺不值票價。師傅笑著揭秘了西南大學某教授的感言:」一棵樹,一個景點;兩棵樹,一個景點;三棵樹,一個景點;一個山峰,沒了。」還語重心長地說:」每年都有很多人興致勃勃地來這裡,但也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值不值得。」

旅行如是,生活亦是如此吧。

轉念一想,如果沒有來大峽谷,就看不到沿途幻若仙境的美景,也就無法經歷接下來的難忘的夜晚與清晨。

告別峽谷景區,驅車駛向了今晚的落腳處-索松客棧。初到客棧,映入眼帘的是一簇一簇的格桑花。明亮的色彩,茂盛地盛開著,庭院深深幾許,有花草環繞,極目望去,遠處的雪山若隱若現,青青草甸更添一些生氣。


快速放好行李,帶著相機,朝著光亮那方走去。走到一個小小的懸崖旁邊,視野出奇地好。雪山在霞光里變得更加清晰,透過雲層的光亮鋪灑在青山上,光影相輔相成,雪山與雲霧層疊交錯,大美山河盡收眼底。看不厭也拍不厭。


受著美景的召喚,紅紅朝著崖邊緣走去,出神地望著遠方,嘴裡情不自禁地說好美,崖上的人擔心地讓她快點走回來一點。這畫面,有情有景,有點暖有點美。

神奇之處在於,隨著時間地流逝,遠方的山呈現著不同的光亮與雲霧,若隱若現的雪山宛如帶面紗的傾城姑娘,光照若風吹面紗,卻怎麼也不顯示全部容顏。


傍晚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到了飯點。晚餐就比較厲害了,吃的是石鍋雞。西藏比較有特色的菜。燉雞用的石鍋是用一種叫「皂石」的雲母石製成,價格昂貴。不過燉出來的雞湯是真的美味。湯香而不膩,清新濃郁,入口稱奇,讓人愛不釋口,喝了還想喝。


關於西藏,被問吃過最好吃的,跳入腦海中的是,那一頓石鍋雞。開玩笑地說,要買一口鍋回去,自己燉著吃。但其實,美味的一部分原因,是在那樣一個地方有那樣一群人在一起,摻了回憶的甜,妙不可言。


酒飽飯足後,休憩閒聊余,篝火翩舞夜。

良辰美景,夜色慾深,客棧老闆燃起了篝火,在漆黑的夜裡,火焰隨風飄舞著,時而歡快,時而悠悠。幾個藏民在藏謠下帶領著遠方的客人圍著篝火跳起了舞蹈,簡單的舞步,隨性的步伐,歡快的律動。


一直覺得歌聲和舞蹈是很神奇的存在,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並且不言不語,就可以將情緒快速傳遞到彼此。

寒意陣陣被跳動著的或凌亂卻熱情的舞步驅散。在這樣一個陌生的地方,大家相聚一堂,手牽著手,譜寫一段肆意的時光。

歌酒詩年華,酣醉當下。


團長覺得既然開始了這樣一件事情,便希望有個成形的模樣,希望大家能跳一段完整的舞蹈。僅剩的十幾個人在夜色里,數著拍子,一遍一遍接近著彼此的默契。後來,結果已經不那麼重要。會覺得,有一群人在那樣一個夜晚,一起做著一件事情,有點傻,有點可愛,有點難忘。


篝火慢慢褪去熾熱,歲月綿長終向晚。人也漸漸散去。

不喜歡喝酒的我,突然想喝一點。在人群散去之後,拿了啤酒和大華一起坐在篝火旁。沒有了熊熊烈火,還是溫暖的溫度。


酒味很淡,卻恰是我喜歡的。就著夜色,一口一口,聊各自的生活與旅行,聊初見時彼此的印象,聊著過去現在未來的自己......


一抬頭,看見天空中有一小片星辰,卻正好包含了完整的北斗七星。偌大的一片天空,唯獨那一片閃爍著在天空。感受到來自生活賜予的驚喜。


有一種錯覺,像是小時候跟奶奶一起坐在屋門前,那時候沒有手機,吃完飯坐在門前,聽她說嫦娥的故事。那是星辰漫天,習以為常。現在已成奢望。


後來,酒喝完了,星星沒入黑夜消失不見,篝火也漸漸褪去餘溫,我們也回屋休息了。


Day 4


晨起,眺望遠方,雲霧繚繞在山間,近處花間環繞,真是美好的一個早上啊,美中不足的是,喉嚨開始干痛,不說話,不下咽,也有不舒適感。早餐喝了幾小碗清淡的南瓜粥,有所緩解。


吃完早餐,繞著房子溜達了下,便要準備啟程了。美好的時光總是很短暫,在那樣一個地方,慢悠悠的小生活,感覺可以慢悠悠地過上好久好久。


離別之際,團長招呼大家在暴走團旗幟上簽名,一個一個或鄭重或隨意的簽名,帶著些儀式感,證明這個地方,我們來過。旗幟被留在了客棧,或許已變成了掛在其中的一面,迎風飄揚,替我們看著那沒看夠的山林雲霧,花草星辰,人來人往。

想像到一個畫面,多年之後,故地重遊,再看看當初自己簽下的名,再過一遍這小山村裡恬淡的一群人的翩翩起舞的小生活。

時間催促著人不斷地前行,揮手告別了松索村,莫問趕路人途歸何方。


美景惹人醉,在路上的時光也常常讓人懷念。團長不止一次情不自禁地發出感慨:「一車的段子手」。

在車上的時光也過得很快,基本上充斥著歡笑。

人美心直口快的段子手大王姑娘,自帶被調侃屬性也自我調侃的女神紅紅,還有傲嬌小王子團長,加上能接梗會還嘴的司機師傅,當然時不時發出抽搐式笑聲的我,一路上歡樂多多。


最經典的是,紅紅給大王拍照,說:「你玩你自己的,我來抓拍」,大王便自顧自地走著,擺著姿勢;紅紅嘖嘖稱讚著:「特別好,特別好,好看好看,特別好看」,大王心想拍了這麼多,回去總有滿意的,畢竟一直吆喝著好看好看特別好看。


回去看照片的時候,給氣壞了,好看好看特別好看的一組照片,一張一張地滑著看,展示了各種各樣奇怪的表情,挑不出一張滿意的照片,再配上當時好看好看特別好看的音效,引發一陣爆笑。


以至於後來我們給彼此拍照的時候,不由自主真心地說好看的時候,都會在兩秒後意識到那個好看的梗,開始爆笑,欲罷不能。


路上發生的有趣的事情還有很多,跟這樣一群有趣的人一起去到西藏,何其有幸,與有榮焉。

Day 5


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已到了假期倒計時。照例早起,吃完早餐。便趕往了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地-拉姆拉措。


在車上的時候,師傅跟我們描述說:「拉姆拉措其實就是一個2平方公里的湖。」

我心想那就是1米乘以2米咯,便問:「是跟車前窗玻璃差不多大嗎?」

師傅說「那不止,大概50米*50米的樣子。」

「那不是2平米公里吧」「一平公里等於多少平米來著,唉,懵了懵了,哈哈哈哈哈~」

伴隨著歡笑聲,沿著盤山公路往上,隨著海拔的升高,感受到輕微的耳鳴。溫度也漸漸降低。到達停車點的時候,外面已經飄起了小雪。

裹上羽絨服,帶上圍巾和手套,便朝著山上走去。雪花落在肩上,可以看到輪廓分明的六邊形形狀,不免覺得有些驚喜。第一次開始認真審視雪花的形狀。仰起頭,看著四面八方飄著的溫柔地落在人頭髮,衣服上的雪花,這場景有點美。


可能是由於天氣,海拔,加上要爬山的原因,漸漸開始感覺到吃力,走一段路便要歇息一下。

沿途可見很多善男信女,有帶著寶寶的媽媽,有古稀之年的老人家,也有帶著香草和經幡中年人,大家迎著風雪,朝著山頂前行著。

拉姆拉措是被蓮花捧奉起來的聖湖,據說可以從水中的倒影看到前世今生。
到達山頂的時候遠遠望去,群山矗立,帶著傳奇色彩的小小湖泊藏匿其間,安詳地沉睡著,由於天氣原因,周邊帶著些模糊的神秘感。


山頂的信徒們,不顧風雪與凹凸不平的石板,行著朝拜之禮,虔誠而忘我。

雙手合十,尋一片空處,雙膝跪地,扣頭呢喃,目光灼灼。

我看著雪花輕輕柔柔地落在他們的發上,我看見寒冷讓他們的嘴唇發紫,手指凍僵,我看見他們籠罩於信仰之下,抗凍抗寒,內心豐盈。

再一次被信仰的力量所感動震撼。經幡飄蕩在山間,仿佛在傳達著這種種訴願。


風呼呼地刮著,有人往上,也有人朝著山下走去。
這裡沒有平時景區的熙熙攘攘和吵吵鬧鬧,有的是低聲細語和腳步輕盈,因為有互不相識的人輕聲提醒著,不要驚擾了神靈。

大家也契合地遵守著這個約定,仿佛冥冥之中真有神靈的指引。

站在經幡邊上,山頂石塊上極目遠望四周。內心變得安寧不被塵世紛擾。

光禿禿的群山中間一條蜿蜒的路,一直延伸到視線所不及的盡頭,路上還有來往的行人。

我沒能看到前世今生,卻有幸看到不同的人生剪影,心裡好像變得輕盈了些。

六邊形的雪花還在飄著,依舊美麗。遠處的拉姆拉措變得清晰了一些。

人來人往依舊不斷。我們走在了下山的路上。

回到車上,分享著彼此的見聞和感受。

才知道有人這段上山的路走得艱辛,喘氣得厲害,頭似針扎,依然走到了最上面,後來休息一下才緩過來。

大王是第一天到拉薩時高反嚴重的人,那時候臉色慘白,整個人都不舒服,到後來去到5000多米的米拉山口,現在爬上四千多米的拉姆拉措,反而越來越適應。

是個堅強的奇女子。

告別拉姆拉措,趕往位於山南的桑耶寺。

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

也是第一座具備佛、法、僧三寶的正規寺院,在藏傳佛教界擁有崇高的地位。


加查到山南路途較遠,再加上路上限行,到桑耶寺的時候已經下午6:30,中心主殿已經關門,我們便在寺院裡面隨處溜達。

轉悠的時候航爺再次遇到了從林芝徒步來到桑耶寺的一位大師,便同大師坐在草地上聊起了天,幾個人一派祥和的樣子,讓人不忍心叨擾。

我情不自禁地問大師「生活這麼苦,修行有讓生活變得好一點嗎?」

大師溫和地笑著,回答大概是,生活還是一樣的,修行修的是心。

有風拂面,內心的疑慮依舊,又好像沉重褪去,變得輕鬆了一些些。

由於大師有事,我們便起身作別。有一點緣起緣滅,他日有緣再續的感覺。


剛一起和大師聊天的餃子和香香牽著手,不經意地擺起來,在前面悠然地走著,聊著些剛剛沒聊完的話題,晚霞在他們前方,歲月靜好。

桑耶寺有白塔,黑塔,紅塔,綠塔。塔周邊的色調與塔相融,很是協調。極具宗教特色。細細地品,可以品很久。不過我還是知之甚少,所以感觸不是很深。
Day 6
將要離開拉薩的倒數第二天,一波三折又驚喜連連的一天。


早早地便啟程,天氣很好,看得出來將要放的晴。

路過一片湖時,朝霞在緩緩照亮天空,美不勝收。

司機師傅感受到了我們內心的小雀躍,便停車讓我們去撒歡了。

一行人迫不及待地下車,來到湖邊,忘情沉醉於眼前的風景,嘴裡情不自禁地感嘆著好美,手機相機齊刷刷地記錄著當下。

站在湖邊,看著樹木,霞光,藍天,白雲倒映在湖面,與湖上世界連成一體,仿佛是夢境與現實交融,光慢慢地變亮,景色也慢慢地變化,不變的是屬於清晨的這份饋贈。
暴走團的小夥伴們背靠著湖邊,留下了美好的剪影。剪不斷的是屬於這片湖的這次旅途的記憶。

沒承想這片湖只是屬於今天路途中的一個小禮物,真正讓人讚不絕口的是盤山又盤山上方的那片湖--羊卓雍措,又稱羊湖。
在可看見羊湖前的最後一個轉身處,師傅說:「準備哇」,全車人還懵於哇什麼時,車一個漂亮的轉身,只聽見車廂里哇聲一片,此起彼伏,聲聲不息。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翡翠色的湖泊,美得不像話,簡直不像是真實存在著的那種美,像是經過濾鏡調色美化過的那種,卻又真真實實地存在著眼前。

一潭碧玉似的清水鑲嵌於褐色山地之間,不愧於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水。

腦海里根深蒂固的字是,不虛此行,何其有幸,怎麼會這麼好看,像假的一樣。

「天上的仙境,人間的羊桌」可謂措中極品。

湖面像是深藍色的綢緞飄落在大地,再加上深藍色的天,簇簇白雲飄蕩在羊湖的上方,看到這樣的畫面,讓人沉醉而不自拔。


小夥伴們像脫韁的馬,在這盛世美顏里盡情地蹦躂,享受著,已全然適應了這高高的海拔。

果然美景的治癒能力也是槓槓的。
羊湖再美,終須一別。

但她的美已雋永地印刻在我們腦海里,每每說起仍是嘖嘖稱奇,讚不絕口。


到達納木錯景區入口的時候,得知連續降雪造成景區大雪封山,道路封閉,不便進入。

聽到這個不好的消息,大家都在靜靜地等待團長交涉。

同行的一個師傅說,我們都帶了防滑鏈,只要讓我們進去,到達住宿地,明天再出來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問題癥結在於景區不讓進。

有頭牛可憐巴巴地站在車門的方向,乾癟的肚皮在呼喚著食物,大大的眼睛裡面,有淡淡的光,師傅之前說這裡的牛很可憐的,我問為什麼,他說都吃不飽。

看牛可憐便拿了團長的一個蘋果餵它,它哧溜就吃完了,卻半點沒有走的意思。反而試圖踏上車。

車上的小夥伴有點擔心,說先把它引走。

我便下了車,試圖把牛引開,又不知道去哪裡,正好看到有兩個別的旅行者在跟車上的一個警察交涉,出於好奇,便走了過去。

兩個女生帶著急切和央求的口吻說,可以讓我們進去嗎?

坐在車上,急於出發的警察說:「可以啊,只要你們自己意識到危害,不需要景區服務人員和司機負責,你們自己負責就可以」

她們開心地說「可以可以的,我們可以為自己負責。」

警察便招呼了在邊上維持秩序的一個女警過來,用藏語說了幾句,交代完成,讓我們跟她交涉就好。

女警姐姐說:「裡面現在還下著雪,路況糟糕,會出什麼樣的事誰也不知道,我知道你們從很遠的地方過來一趟也不容易,你們確定要進去嗎?確定要進去的話我就放行,但我們和師傅都不會負責,你們要自己負責」

她又強調了一遍事態的嚴重性,卻絲毫沒有動搖我們的決心,我們說「我們確定要進去」,幾乎是出於本能地回答。

「那好,帶我去跟你們的人說清楚,我要登記一下車牌號碼。」

聽完女警姐姐的話,內心雀躍不已,微乎其微的擔心忽略不計,看到在車旁在向我招手的大華,趕忙讓她把團長叫來。
女警姐姐人很溫柔,眼睛裡清晰地布滿紅紅的血絲,可見處於高壓的工作狀態下已經持續了不短的時間,內心湧起一股感激。

後來把所有要進去的人召集起來說明了安全與責任,團長又分別在不同的車廂明確了這件事情,並徵求意見,看有沒有不進去的小夥伴。

我不知道那時候小夥伴的心態是什麼,沒有一個打退堂鼓的,內心還是有一些欣慰和小驕傲的。

於我而言,是肯定要進去的,如果這註定是一場冒險,我也不想讓自己後悔。


最後在女警姐姐的放行下我們成功地進入了景區,想來也不知道是哪裡修來的幸運。

進景區的時候,我在車上朝著女警姐姐揮手告別,帶著感謝與喜悅,我在她同樣的揮手與笑容里感受到了迎接與祝願。

進入景區以後,帶著些小雀躍和驚喜,但同時有些小夥伴還是明顯地感覺出了擔憂,讓師傅開車開慢點開穩一點。

師傅說:「開車的事我自有分寸,現在是進來了,要是一直大雪路況不好,你們決定今晚要出來的話我就送你們出來,要是決定明天再出來我也可以,一切都看你們的決定。」

師傅說的時候,完全沒了平時的戲謔與調侃,滿滿地都是認真。

空氣變得安靜而凝結,團長說,好的沒問題。讓人覺得安心而踏實。

後面有細小的聲音說,要是萬一出不來可怎麼辦啊。團長堅定地說:「瞎講」,帶著他那一貫的不容置疑又有點搞笑的口吻,整個車廂都笑了,氣氛又變得緩和起來。

進入景區不久就進入到一個冰雪世界。夜色降臨。沒有路燈的道路前方灰濛濛一片。司機師傅小心翼翼又穩穩地前行著。

我看見細密的雪砸向前窗玻璃,舉目所及之處皆是白茫茫一片。

目的地在不斷地縮短,卻又感覺好像永遠也走不出去。

然而於我卻沒有恐慌,內心安寧而冷靜,反而對這樣的經歷發自內心地珍惜。


有人跟我說,這條路讓我想起了大冰,冰天雪地,一起走過,覺得人間挺有意思。挺羨慕也享受這種體驗,三五好友,交心相托。

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

天寒地凍,把保溫杯打開,喝上一口熱水,感覺到人生圓滿。

與車上好友共享那冰冷里的一壺暖,至生難忘。


夜色漸深,除了前方的一小段路,周邊已然沒入夜幕。

雪時大時小,當時的我們已無心欣賞著縹緲世界,關注的是離目的地的距離。


在一次一次的期盼里,終於看到了遠方的燈火,是我們今晚要到達的地方。

黑暗裡的希望與光芒,瞬間照亮了整個世界。

這時看到路旁揮舞著手的兩個當地人,看起來是摩托車壞了,在攔過往的順風車輛。

司機師傅剎住了車,把他們載上了,他們急切地說著藏語,聽起來像是感謝的話。

我沒有看清他們的臉,只是覺得師傅真棒,這寒冬里的暖,在擴散。

順利到達住處,俗稱的隔板房,樓梯是鏤空的鐵條,四人間,有點擠,卻依然感覺到欣慰。

能進來,已經感覺到了上天的眷顧。

安頓好行李以後,結伴去房屋外面的一個單獨的洗手間上廁所,然後驚喜地看到星空。雖然不是漫天星河,卻錯落有致,抬起頭,享受著生活給予的又一場饋贈。興致勃勃地跟紅紅約著晚上三腳架拍星空。


簡單地在住的地方點了些東西吃,吃完以後閒著無事,看著外面雪花飄飄,團長便提議:「要不我們來堆雪人吧」,大家一拍即合,便借了鐵鏟動起手來。

團長看著外面成堆的雪就開始動鏟,然後大家你一言我一言地開始勾勒雪人的樣子

「不行,這個太大了啦!」

「說好的萌萌噠的雪人呢?」

「先做一個大的雪人吧,反正雪多。」

「先把雪人的底座弄好,要拍成一個圓形,我來拍一拍。」

「雪人的頭怎麼辦呢,得做一個頭吧」

......
歡聲笑語響徹在這雪這情這景里,你一鏟我一鏟,勾勒著雪人的形狀。

剛沒正經多久,便拿起雪不由自主地像小夥伴揮去,打起了雪仗,一定是雪先動的手。

雪在對方的衣服上碎開來,笑容在彼此的臉上綻放開來,一邊感嘆著飄落的雪花好美啊,一邊感受著踩進雪裡的棉軟感,還有砸在小夥伴身上的那種刺激的感覺。

那大概就是最美的時光吧,忘我,時間定格,快樂蔓延開來,那個冰雪世界如夢如幻,願沉醉其間不醒。

雪花飄落在大家的外套上,不多久便積成了衣服的輪廓,有些落在了羽絨上,毫無違和地與衣服與人融為一體,點綴其上,多了些飄忽的仙人氣質。


一群人的撒歡,一群人的童真與浪漫,一群人的忘我與歡笑,譜寫著難忘的時光。


在大家隨心所欲下,新鮮雪人出爐,再披上紅紅的紅色圍巾作裙,帶上聰哥帥氣帽子,大王趁機弄來的眼睛和鼻子裝飾,畫面變得有點詭異,說好的萌萌噠雪人,看起來有點像是鬼新娘。

哈哈哈哈,就算是這樣,我們也還是滿意地收工了。

雪還是紛紛地下著,堆完雪人以後,我們幾個人便圍著火爐烤火,有一搭沒一塔地聊著天,頗有圍爐夜話的氛圍,感覺很好。


時間緩緩地過,不知不覺已經一點多,大華睏了,便先睡去了,本來想玩狼人殺的,怕驚擾已經睡著的小夥伴,便沒有開始。轉而玩起了鬥地主,玩了不久,團長也睏了,便很快就散了。


我跟大王洗漱完去上洗手間的途中發現還有星辰,便呼喚著本來以為沒了星星準備休息的的紅紅。紅紅扛著三腳架便下來了。


我也回去拿了三腳架,試圖拍這星辰。

大王凍得不行,再加上本來就感冒,便先回屋睡了。


我跟紅在風雪裡矗立著,她一遍遍的拍著,星星不夠多,地上比較亮,達不到她滿意的效果,心心念念著想去湖邊拍,據說湖邊的視角很好。


我業務生疏,還是第一次用三腳架,本來會設置的曝光時長也忘得一乾二淨,手忙腳亂之中,一張也沒拍好,被凍得一直在發抖,在加上感冒,感覺到體力不支,心裡有點打退堂鼓。

看到紅姐的執著,心生佩服,心裡想著再堅持一下。

拍了一段時間之後,紅姐說要不我們先回去烤烤火吧,順便先研究一下你相機。

我開心得不行。

收拾東西回到了爐子旁邊,把鞋子脫了,烤著鞋襪,感受到暖暖的。


研究著相機,紅姐突然說:「我先上去加雙襪子,把大王的羽絨服也給套上。」

我忍俊不禁地調侃她說:「哇塞,你終於知道冷啦,第一次看你需要保暖。」

畢竟是一路上都穿著裙,光著腿的神奇的不怕冷的在五千多米蹦躂的小仙女。

不過她正常情況下確實比平常人更能抗冷,可能是天生的吧。

足以說明,那天,是真的很冷。

她說:「不行不行,凍死我了」

哈哈哈哈,想起來就覺得很搞笑。


烤了一會兒,回暖了,鞋襪也幹了,紅姐也加好襪子下來了,問她為什麼沒穿大王的羽絨服

她說她蓋在床上,就沒拿了。

第二天才知道,是怕大王被凍到,所以就沒拿了。

還是我認識的那個善良的暖心的紅姐。


其實有件事我一直沒有告訴她,之前在枸杞島無人村的路上,天氣燥熱不堪,有條蚯蚓不知怎麼的在路中央不停翻滾著泥土,結果不但沒能進入泥土,反而身上裹了層層干土,岌岌可危。

紅姐看到了以後隨手撿了一根樹枝,把蚯蚓挑起來放在了陰涼濕潤的地方。
很自然地做完這件事,然後繼續向前走。

那時候給我的觸動很大,心裡想,這是什麼善良的小仙女,我一定要跟她成為朋友。


到後來越走越近,我以前跟她說她是我女神,其實是認真的。

哈哈哈哈,突然一本正經地煽情,有點不好意思。

話說回來,她還是忍不住說,要不我們去湖邊吧。

我也豁出去了,說,好啊,走。兩個人扛起三腳架,我順手拿了個手電,帶著相機,兩個人穿梭在寂靜的夜裡。


離開住的地方不過兩百米,卻發現雪越來越深,越來越深。

兩個人毫無防備地一起向前栽進了雪裡。三腳架,手電全是雪。

感受到了前方的未知,有點不敢貿然前行。

紅姐這時候有點妥協了,說要不我們就在這裡拍吧,別往前走了。我們便架好三腳架。


我還在摸索著設置曝光時長的事情,發現好像沒有那麼冷了,也有可能是麻木了,跟紅姐說的時候,兩個人在雪地里哈哈大笑,有一種冷傻了的感覺。

摸索著摸索著,「我知道怎麼設置曝光時長啦」,開心地跟紅姐說。

然後把相機裝上三腳架,準備正兒八經地來一張,然後....然後相機他喵地沒電關機了。


早不關晚不關,偏偏這個時候,啊,欲哭無淚,好氣又好笑,還是怪自己準備不充分,終究要留一點遺憾。


紅姐拍了幾張以後,感覺到雲層開始變多,還是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並決定還是回去睡覺吧。兩個人便戲劇性得再次走到了回去的路上。


我走在前面,不知是怎麼了,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快點到快點到。

可是走了好久,卻感覺還是沒有到,突然意識到後面紅姐好像沒有跟上來,往後一看,才感受到紅姐來自100米左右的呼喊。

才發現自己走過了。

回頭向紅姐走過去,她說喊了我好久,我卻還是自顧自地向前走去,神奇的是向前走的時候我聽不見那呼喊聲,轉過頭來才聽到。


幸好,我轉身了。


再次回到爐火盤烤火,想著烤暖和一點再回去睡覺,免得濕濕的,睡不著。

快烤乾的時候,又推門而進兩個人。

自然而然得問他們去幹嘛,他們說想去湖邊拍星星。

紅姐一聽,興致馬上就回來了,說我也去我也去。

我感覺自己身體有點吃不消了,把三腳架借給了他們,還是決定先睡吧。


本來以為很冷的床,出乎意料得還好,有電熱毯,還是暖和的。

困意襲來,很快便睡著了。


Day 7
再醒來時已經到八點,想起群里說的九點集合出發,感覺是不起不行了,又有人說是九點半,頓時又鬆懈了下來。

不過還是陸陸續續地四個人都起來了。


遺憾的是錯過了納木錯的清晨,匆匆忙忙瞥了一眼,便上車出發了。

看群里發的昨天晚上我們堆的雪人照片,戴上了眼鏡,經過一晚上的圓潤,真真變得萌萌噠了。

內心湧現一些小驚喜。


車向外駛去,師傅看到有隱隱的太陽和藍天,開始放寬心,覺得今天出去沒問題的,便放我們在雪地里撒歡。

厚厚的積雪,鋪滿整個納木錯,在這純白的世界裡像是走進了冰雪王國,遠處白雲與雪交錯,連成一片,通過上方湛藍的片片藍色才把天空與地面切分開來。


在這片純白的夢幻里,暴走團的人兒們,用腳去丈量著雪的深淺與深情,感受著雪的綿軟與包容,感嘆於這個世界的神奇與無暇。銀裝素裹,與世隔絕。


長夢倚雪,這片夢裡,有你,有我,一步一步踏入純白殿堂,時光也灑了片片芬芳,歲月靜好,大概是這般模樣。


看完了這片雪,便迎來了離別。

我不想去描述是怎麼一群一群各奔東西,吃過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然後一個一個各回各家。

想要回憶定格在冰天雪地里的那些時刻,然後回歸到各自當前的小生活,不相矛盾。

平行時空,多元生活。


借用納木錯的碑文: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路上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時間是這世上最冷酷無情卻又直抵人心的利器,給人以溫情,也給人以冰涼。

所謂緣深緣淺,不過旅程短長。

在18年的這個國慶,途中與你們相見,一起轉山轉水轉佛塔。

留下了嬉笑怒罵,怨懟嗔痴,凝成片片回憶,已足矣。

江湖路遠水長,願青山不改,流水長流。

寫在後面的話
第一次寫遊記,沒想到會寫得這麼長,感覺到是太長的長

現代人的耐心,大概看到第二天已經消磨殆盡了吧
沒關係,單純地想要記錄這些天裡發生的點點滴滴

人都是健忘的,殘留在心裡的會是當時根深蒂固的感受

卻再也想不起來當初發生了什麼,當時體驗著什麼
我希望若干年後,驀然想起,還有這樣一篇記錄去喚醒那些沉睡的記憶

那些腦子記不住的東西,我希望文字能幫我記住

記住這旅途的所感所想所念,記住那些伴我一路的他她它


最好的年華永遠是當下,最好的時光永遠在路上

何其有幸,這一路有你們相伴

又何其有幸,能伴你們一路
西藏,我應該還會再去一次,去彌補一些遺憾

也可能會留下新的遺憾,也沒所謂的吧

人生,沒有遺憾,又怎麼完美呢,你說,是吧~


文/new 圖/leon,reding,修水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