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這些後期修圖的困惑,你也有嗎?

吞像攝影 發佈 2020-03-18T10:32:17+00:00

癥結原因:很多學員覺得後期是學技術和學軟體,顯然不是,學後期修圖依舊是學攝影,既然是學攝影,那麼一些攝影的基本問題就逃避不了,如果前期創作中沒解決好,到後期中一樣會再次遇到的。

前幾日,吞像攝影的張冰老師在吞像的學習群里與大家交流後期的話題,引發了大家的強烈圍觀:

面對後期,廣大影友們長期以來都存在諸多的焦慮和困擾,今天,我們讓張冰老師用文字的方式就影友關心的後期問題來一一解答,希望能夠給予大家實際的幫助哦!


焦慮一:我學了好幾年後期了,當時跟著老師學都能學會,但結課後獨立自己修就又不會了,為什麼會這樣?

癥結原因:這是因為您只是學習了某個單張照片的修圖技巧,而沒有系統掌握數碼攝影后期的工作方法和調整思路。就好比學畫畫,只學會了畫方石膏,但是換個圓形石膏就不會畫了。其實無論方圓,只要理解了素描靜物的通用畫法,都可以靈活地不變應萬變,攝影也是如此。

焦慮二:我年級大了,學電腦都夠費勁的,打開修圖軟體一看那麼複雜的介面,頭都暈了,完全感覺太難了!

癥結原因:這非常正常,就拿Photoshop這款軟體來說,這款軟體是非常專業和強大的,不光攝影師在用,動畫師,設計師,3d建模師也在用。這也意味著這款軟體對於攝影師而言能用到的功能只是一部分而已。不要被複雜的介面嚇住,很多功能你根本用不上,也不用學哦。


焦慮三:之前有老師說我審美有問題,所以修圖修不出好照片,可審美這東西怎麼提高呢?我完全沒頭緒啊!

癥結原因:很多學員覺得後期是學技術和學軟體,顯然不是,學後期修圖依舊是學攝影,既然是學攝影,那麼一些攝影的基本問題就逃避不了,如果前期創作中沒解決好,到後期中一樣會再次遇到的。因此,學習後期可以反之讓我們檢查和彌補自己前期創作中存在的哪些不足與漏洞。

焦慮四:我是拍風光的,可是修圖老師總教關於人像攝影的後期,我感覺學了也很難用到我自己的實際創作中,我還需要學嗎?

癥結原因:這種思維其實是片面地理解了攝影,攝影在前期創作就不應該按照拍攝內容來學,無論是拍人像還是風光,面對的攝影基礎問題都是一樣的。因此後期修圖也一樣,修圖一樣有任何拍攝題材都通用的基本功,這部分知識才是最關鍵和重要的。否則永遠碎片化學習,什麼時候是個頭呢?


焦慮五:我修圖大部分都靠隨意的感覺,因此有時候就修的不錯,有時候就修的不行。後期水平發揮不穩定,這怎麼破?

癥結原因:這就好比一個商業攝影師,今天接了一個活發揮不錯,明天就拍砸了,這也說明這個攝影師非常不專業,不能持續提供生產力。修圖如果也是這樣,意味著修圖師根本不理性,還只是靠感性在修圖,這樣是很危險的。

焦慮六:每次我面對曲線和滑竿都感到很茫然,主要是我都不知道具體調整多少才是最佳的,10%和15%的調整我在肉眼上沒看出多少變化啊,大部分自己心裡其實是沒譜的。

癥結原因:一定記住,後期修圖依舊是攝影範疇,所以面對一張照片先分析重於先動手,如果不懂何為攝影語言和判斷照片好壞的標準,修圖必然會變得盲目,靠感覺是絕對不行的,我一直強調好的後期應該是簡單有效的,如果抓住關鍵問題,只需幾步,足以讓你的作品有質的提升。


焦慮七:之前學的後期老師教了很多不實用的東西,比如在眼睛裡P進去一個窗戶這樣的,我一次都沒用到過,請問我到底應該學什麼內容才實用呢?

癥結原因:長期以來對後期最大的誤解,就是把後期學習與攝影學習脫離,我們又不是做設計的,我們是攝影師啊!我一直堅信:後期修圖基礎並不難,人人必學,人人可學,只要先學會系統理解後期和攝影的關係,學會拿到一張照片分析好畫面,學會判斷照片的問題出在哪,這才是最為關鍵的後期問題。

怎麼樣,老師的回答您聽過癮了嗎?張冰老師會在3月23日晚上八點,為大家專門開一堂答疑解惑的公開課,屆時會具體分析一些影友們的修圖案例,相信聽過這堂課後,能幫你掃除長久以來對後期的諸多疑慮。記得一定來收聽哦。


關於老師:

攝影師、新媒體藝術家

2003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

201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新媒體藝術實驗室。

作品涵蓋攝影、新媒體等多種表現形式,多組作品被瑞士、法國、美國、日本等國收藏家收藏。多組作品獲得國內國際獎項,其中裝置作品獲得IDA國際數碼藝術大獎與澳大利亞數碼藝術獎北京巡迴展金獎。

2018年開始專注文物攝影與攝影的後期處理。致力於傳統文物影像拍攝技法與當代新材質、新材料、新技法相融合,除常規攝影的形、色、質等攝影語言外,研究光影營造、場景設計、後期處理等方面的表現與創新,拓展文物攝影的表現範圍。

報名方式:關注吞像攝影(eatfoto)公眾號,查看同名圖文,掃碼即可進入直播間,免費收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