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論文選題」對博士至關重要?

美輯編譯 發佈 2020-01-11T12:37:51+00:00

在指導同學完成博士論文的過程中,選擇一個好的課題至關重要,值得老師和同學坐下來認真討論,共同提高認識。

  在指導同學完成博士論文的過程中,選擇一個好的課題至關重要,值得老師和同學坐下來認真討論,共同提高認識。之所以如此,我認為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01、選題是關係博士論文質量的關鍵

  我過去說過,博士論文是博士的名片。名片的作用就是自我介紹,讓人家記住你。如果你的論文出色,人家讀了自然就會記住,所以叫名片。

  要使論文出色,必須精心挑選課題。挑選課題的過程,或者經過挑選確定下來的課題叫選題。假如說選題決定一切,可能有點誇張,但是不應該否認選題對論文有決定性的意義。這種意義,打一個也許不很確切的比喻,是布料和衣服的關係,什麼樣的布料決定做什麼樣式的衣服。假如買一塊絲綢,就只能做內衣,這種內衣很好,穿起來很舒服;也可以做夏衣,穿在身上很涼快,你不可能拿絲綢做西裝。做西裝可以用毛料,這樣的西裝有檔次,能在正式場合穿出來。假如買毛線,只能打毛線衣,一般做休閒裝,或者冬天穿在羽絨服裡面,正式場合是不能穿出來的。這就是說,不同的選題,做出來的論文不同。

  論文是一個大概念,有形式、體裁和寫法的不同。我們平時研究某個問題的文章叫論文,博士論文也叫論文。一兩千字的讀書札記是論文,上萬字的大事記、年表、述評、綜述、書評等也是論文。這裡講的論文是把那些大事記、年表、札記、書評、綜述等除開,特指研究某一個問題的小型論文。博士論文雖然也叫論文,但是我認為嚴格來講與前面講的那些論文有區別,應該列入著作的類別裡面。著作的種類也很多,年譜、傳記、評傳,我們寫的通史,國外學者寫的「全球通史」,我們經常看到的許多專門史,都被稱為著作。不過,博士論文一般不會寫年譜之類的東西,它是一種專題性研究。這種專題性的研究,和我們前面所講的小型研究論文的區別在哪裡呢?在於問題性和專題性的不同。博士論文是一種專題性的著作,小型論文是一種問題性的著述。兩者的區別有四點:一是局部與全局的區別。小型論文研究某一個問題,基本上是一種局部性的研究,而專題性的著作,一般要解決一個全局性的問題。二是單項性和綜合性的區別。小型論文解決的往往是一個單項性的問題,而專題性著作的研究肯定有一個綜合性的面。三是短程性和長期性的區別。小型論文一般不會寫長時段的東西,而專題性著作多數反映相對長時段的內容。比如我們同學的一些論文,研究的問題都涵蓋一定期限,包括相對長一點的時段。四是規模的區別。小型論文一般一萬字上下,從發表的角度看,可以達到一萬五千字左右。當然有的刊物,包括港台地區的刊物,有些論文可以長一點,有兩三萬字的規模。而專題性著作,比如我們歷史學的博士論文,十萬字以下的很少,當然也有七八萬字的,這是規模上的不同。所以要重視選題問題,也和必須考慮選題的專題性有關。假如選題分量不夠,只能做小型論文,那麼做出來的論文價值就受影響。

  02、要總結過去選題方面的經驗教訓

  過去,我們在選題執行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也留下了一些疑惑,同學中間也有過不一致的認識,這些都應該總結。有些同學寫好論文初稿,達不到相應的學術品位,往往與沒有吃透選題的要求有關。還有的同學在修改論文的過程中很痛苦,在討論修改方案的時候就提出疑問,論文的修改這麼難是不是跟選題有關係?實際上問題的關鍵不在選題的難和易,而在研究和寫作過程中有沒有解決問題。論文要能圓滿地達到選題目標,有兩個基本的條件:一是選題設計好不好,是不是合理;二是作者的努力有沒有到位。老師指定一個選題並且有了具體設計以後,必須由同學做出來,沒有同學的努力,再好的設計也沒有用。如果論文的設計和同學的做法不一致,或者同學努力的程度達不到,肯定就會產生認識上的不一致,實際結果也會不一致。反過來說,如果設計過難,同學沒有辦法做到,也會留下很多遺憾,甚至會在老師和同學的關係方面引發一些問題,所以要慎重對待。

  03、選題要恰當

  假如選題不恰當,完成有困難,甚至完不成,對做論文的同學會產生一系列消極後果,對其他同學也會產生消極影響,給大家帶來失敗感。所以,應該提倡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共同研究什麼樣的選題才算好的選題,什麼樣的選題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做到。這樣的討論有利於同學把論文做好,也有利於老師總結經驗。

  不少同學已經做過論文,具體分析這些論文,將有利於我們理解與確定選題有關的環節和因素。我們過去的選題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已經畢業的同學,一部分是正在做論文的或者已經確定選題的同學。

  已經畢業的同學是12位,從他們的選題性質上講,有三種類型。一種是自定選題,或者說基本上是自選的,這種類型的論文有4篇。第二種是雙方商定,有的是同學先提出來,有的是老師先提出來,有一個雙方商量的過程。這種類型的論文有3篇。第三種是指定,即大家講的老師命題,這種類型的論文有5篇。老師命題不是我簡單地給同學一個選題,也有一個複雜的過程。比如賈艷敏同學的那篇論文,她開始想研究南京的知識青年問題。到檔案館查資料,收穫不大。寫了一篇文章,拿過來我一看,馬上告訴她這個選題不能做博士論文,做不起來,它的厚度不夠。後來,我說你是河南人,河南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全國聞名,造成的後果也非常嚴重,是否研究一下河南的人民公社化運動。結果到河南去調查也不成功,準備回南京了。我說,當初遂平縣有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是樣板公社。你不妨到縣裡去,說不定還行。結果在那裡找到了材料,把論文做得很好。算起來,已畢業同學自定選題大概占30%,商定的大概占25%,指定的大概占45%。

  在已經畢業的同學之外,目前已經確定選題的約有14位同學。其中,自定選題6人,商定選題2人,指定選題6人。陳肖靜的自定選題有典型性。她開始提出做有關揚州的選題,被我否決了,現在又回過來做這個選題,其中有客觀原因,也有我的一些考慮。鍾霞的選題是一個商定的題,很有開創性。記得我上史料學的課,鍾霞說山東有這麼一個村子,有一些帳本。我聽了非常感興趣,因為我在史料學的課上專門談到要注意利用民間檔案的問題,因此叫她過去收集資料,這個選題的開創性就在於民間檔案加田野調查。有些指定的題,是在有先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確定下來的,比如莫宏偉的「蘇南土改研究」,就是在《江蘇大學學報》「蘇南土改專欄」做完以後確定的。《江蘇大學學報》專欄的5篇論文出來後反響很好。文章一出來,上海就有個博士馬上找過來,到江蘇檔案館查檔案,而且還給我打電話,說李老師你有個博士做蘇南土改,我也想做,我能不能跟他談談這個題。張學強的選題也是這樣的。當初在臨沂市和莒南縣檔案館查檔案的時候,上海的一個博士也去那裡查檔案。還主動找小張談,要求把這個題讓給他做。我說你們各做各的,看誰做得好。算起來,自定選題的約占43%,商定的約占14%,指定的約占43%。以上26篇論文的選題,合計自定題約占38%,商定題約占19%,指定題約占42%。

  通過以上對過去選題所作的基本分析,我們能看到這些選題確定的幾種性質。

  現在,再來研究選題與論文作者的學術背景的關係。大致有四種情況:

  一是沒有什麼基礎,但早就確定好目標的。最典型的就是陳永忠,他來之前對儲安平的材料沒有摸過,沒有任何基礎,但他很明確,就要做這個。而且還有一個遠大的計劃,要把五大右派全部研究下來。他把這個看成上帝給他的使命,這一點非常了不得,我很欣賞。

  二是與今後的發展方向和職業需要結合起來考慮的。包括徐希元、白純、陳肖靜的題,都是結合他們的職業和今後的發展來考慮的。做博士論文不僅要考慮同學的興趣愛好,還要考慮他今後的需要。

  三是完全開拓新的研究課題或者領域。比如,賈艷敏來之前是讀過明清史的研究生,在學校里教古代史,與當代史根本不沾邊。李剛過去對教育史也沒有接觸過。

  四是先從資料入手,摸到了資料然後確定選題;或者先定了選題再去摸資料,論文的選題完全建築在資料可行性的基礎上,這樣的選題也很多。例如翟洪峰的選題。一捆一捆的資料找回來了,越搞越有興趣。這叫有什麼米做什麼飯。總結下來,大致是這四種類型。其中,第三種和第四種比較多,完全開拓新課題的、找到了資料的比較多。第一種、第二種相對少一點。

  那麼,選好一個課題並做好它,對同學今後的發展有什麼作用呢?我認為有這樣四個作用。

  第一,明確自己的興趣,或者說是把它凸顯出來,把自己的研究領域、今後的發展領域基本確定下來,這叫圈自留地,或者叫做放馬圈地。這篇論文做好了,今後這個領域裡你就有發言權。例如農業合作化運動,葉揚兵同學做了58萬字的論文,別人肯定繞不開,因為有那麼一部大部頭的成果在那裡。

  第二,自己通過選題的確定和完成,開拓了眼界,刷新了觀念,提高了見識。同學通過做論文把這一領域的整個研究狀況做了全面了解,而且通過自己的論文提高了這個領域的研究水平。凡是做過博士論文的同學,講起他研究的領域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做論文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第三,通過選題的完成,鍛鍊了研究方法,提高了科研素養。完成論文的過程是一個方法的訓練過程,做完論文以後做研究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第四,通過好的選題、好的著作打出自己的知名度。我們博士論文叢書的序和叢書介紹,是中午發出來的,晚上就有大氣科學系的老師打電話給我,說看了我6月10號的那篇文章,很受感動。今天又看到這篇序,對其中三句話非常感興趣,就是「追求真實而不追求虛偽」,「追求幸福而不追求痛苦」,「追求理解而不追求怨恨」,「追求真實」和自然科學的原則是完全一致的。同時他說還看了叢書介紹,這些書他都很感興趣,希望能買到。所以,同學們通過論文,通過書,能提高知名度。

  為了確定好論文選題並圓滿完成,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我認為有這樣六個問題需要注意。

  第一,要加強選題意識,對選題要有一個緊迫感。

  新同學入學以後第一步就要考慮選題,要去讀專著,讀論文,讀史料,讀多了自然就會有感覺,就能找到選題,這是一個摸索的過程。入學後馬上要有計劃,要有一個時間表,自己做好安排。選題確定得越早越好,越早越主動。我們做博士論文是這樣,將來到了工作單位,考慮中長期研究計劃也同樣要有一個選題意識。一個大一點的選題不可能一下子做完,可能還要不斷深化,不斷地有新的東西出來。積累到一定程度,你就是這個領域裡的專家。要清醒地認識到選題決定文章的規模,決定收集資料的方向,決定方法論,也決定最終研究成果的品位。

  在確定和完成一個研究課題的時候常常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先有選題後有資料。先把選題定下來,然後根據選題到相應的範圍去找資料。進一步說,把選題定下來以後,先考慮好體現這個選題的具體思路是什麼,有一個完整的思路以後,再圍繞思路去收集資料。荊世傑的選題在目前所有選題裡面是最困難的一個。他的選題是有來歷的。有一次,我和張學強乘車,看到鄉下一個教堂,我說小張你看那是什麼,他說那是教堂,我說那是博士論文。看起來是孤立的一座教堂,但是如果我們的同學住到這個教堂裡面去,搞清楚這個教堂裡面的教民是哪一個地區的,來自多大的行政範圍,是些什麼人,是些什麼社會階層,他們為什麼到這個教堂來,教堂給了他們什麼;這個教堂裡面的神父是什麼人,他為什麼到這裡來,他在這裡又得到了什麼。把這些東西調查清楚,就是一篇好的博士論文。所以荊世傑入學以後,第一次會議上我就給他定了題,而且不准改。一直到前不久,我才問荊世傑是否知道為什麼給他這樣一個選題,他說不知道。我坦率地告訴他,你已經四十歲上下了,必須做一個高品位的題,沒有任何退路。我還很明確地告訴他,不要指望檔案,百分之八十的資料要到下面去調查,你是先有思路後有資料。我們經常討論什麼叫開拓,做這樣的論文,用這樣的方法,就是一種開拓。大家不要墨守成規,認為都要先搞一大堆檔案才能做論文,不完全這樣。我們就是要做和人家不一樣的東西,品位才上得去。

  第二種情況是先有資料後有選題。

  第三種情況就是選題與資料互動地發展,先有選題再去摸資料,摸的過程中也許把它否決掉,重選;也許發現這個選題可以做,可以擴大,不斷完善思路,最後做出一篇好的論文來,大致就這三種情況。

  為了正確理解選題,我們要處理好五種關係。

  一是「大」與「小」的關係,也就是科學地理解選題的大與小。選題的大小不是絕對矛盾的,而是統一的。小中必然有大,小的選題一定要以小見大。否則,這個選題就不會做得很完美。賈艷敏的論文,當初設計論文框架的時候我明確對她講,中國有五萬多個鄉,也就是有五萬多個人民公社,我們不去寫鄉史,不去寫人民公社史,只研究遂平縣的這個鄉怎樣成為一個全國衛星的,這就是以小見大。當然,如果僅僅見小不見大,這個選題的品位就很難上去。大中也有小,要以大證小。小是方法論的小,要做在實處,大的選題不做在實處是不行的。李剛做20世紀50年代教育史,把50年代高等教育的許多事件弄得很清楚,很實在。因此,必須把事件說清楚,要充分收集資料,要從具體事情下手。沒有這些小,大就是空的。所以如果是大選題卻沒有紮實的說明,沒有紮實的史料,不從小的、微觀方面入手,肯定失敗。無論大題小題,方法論都是關鍵。處理大和小的關係,我們要達到一個平衡。就是課題的大、小與方法論的平衡,否則這個題就作不好。

  二是現狀和前瞻的關係。現狀就是現在的研究熱點是什麼,前瞻就是人們一時還不曾注意的事物、課題和方法。我們的研究可以合乎現狀,也可以選一個前瞻性的題,甚至是十年以後人家才來研究才成為熱門的題。現狀和前瞻之間,要儘可能做前瞻性的題。荊世傑的題有前瞻性,到目前為止宗教學方面還很少這樣的著作,所以他感到很難,同時也感到這個題有價值,將來做出來肯定是好的。要解決好現狀與前瞻的關係,也要達到一個平衡。就是觀念、史實和史料的平衡。史學觀念、所列舉的史實、所使用的證明史實的史料這三者要一致。否則,你的立論在邏輯上就站不住腳。

  三是難與易的關係。選擇一個題是難的好還是容易的好呢?我認為不能籠統地講難或者易。如果所選的題過於容易,受到的訓練肯定少,品位也上不去。如果難到做不出來,那也等於零。在可能的情況之下,我們應該從嚴從難。在解決難和易的關係上,也要達到一個平衡,就是目標、方法和意志的平衡。難度要恰當,太難根本無法下手,惶惶不可終日,當然不行。有了一個難的目標以後,你要有方法,還要有意志。但是,意志也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如果難到不吃不喝、身體崩潰還搞不出來,再講意志也沒有用。所以,目標、方法和意志要平衡起來。

  四是主動和被動的關係。主動就是同學們的自我能動性,被動就是受老師和外界其他方面的影響。要處理好這個關係,也要達到一個平衡。就是選題、自覺和他覺之間的平衡。你自己對選題的把握,以及老師和其他方面對你的指導,要達到一個平衡。如果這個選題你自己把握不住,導師的指導你又不能理解,差距太大,最後還是做不出來。所以,你要去體會老師的指導意見,不理解的地方多溝通;老師不對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來,請老師修改,共同探討,把論文做好。

  五是目標與可能的關係。在目標與可能的關係方面建立平衡,就是時間、資料和精力之間要平衡。讀博士的時間是有規定的,在職的同學可以適當晚一點畢業,但是也有限制,不能遙遙無期地拖下去。資料要有可行性。你定了一個很龐大的課題,最後資料解決不了,空口說白話,還是失敗。精力也很重要,要有好的精力。

  所謂選題意識就包含這些內容,加強選題意識就是要在這些方面有完整的考慮。

  第二,提倡自主定題。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已經看出來,同學自定題占有一定比例。當然,導師命題很重要,自定題也很重要,商定題也可以,關鍵是如何做出來,如何儘可能做好。但是,原則上今後要儘可能地提倡自定題,儘可能地減少命題。自己定題有利於同學減少依賴性,有利於給自己加壓力,有利於提高自己獨立研究的水平。

  第三,定下選題以後,下決心為實現選題而奮鬥。

  不下決心,吃不了苦,不能克服各種家庭拖累,很難做好論文。讀博士、寫博士論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要發揚努力奮鬥的風氣。因為我們目標很明確,大家要出成就,10年以後要非常成熟,現在不吃點苦,不做好論文是不行的。

  第四,要注意不斷深化對選題的認識。

  包括不斷完善、修訂甚至調整、改造選題。選題定下來以後,有一個逐步深化認識的過程,從最初的設計到最後拿出成熟的論文都要不斷改善。

  第五,要注意不同選題實現的方式不一樣。

  選題不同,它的形式、體裁、寫法、文風以及資料收集的方向可能都不一樣。

  第六,在完成選題的過程中要不斷挖掘資料。

  分析資料,把資料盤活。資料是死的,文章是活的。所以,要學會讀資料,學會分析資料。為了解決某些技術性問題,還要懂一點專門知識。比如,鍾霞的資料中有「工分」和「分益工」兩個概念。「分益工」是什麼意思,我們反覆推敲,最後才搞清楚。盤資料要有過硬的史料學功夫,如果資料都讀不懂,那你怎麼寫論文呢?所以,要把死的材料盤活,做成活的文章。任何材料總是說明某個時期的某個問題的,你把這個問題說明了,這個死材料就活了。

  最後,必須解釋的是,就選擇好的課題、寫出好的博士論文來說,老師、同學的學術背景、知識結構、研究能力以及師生之間的及時交流,都是不可缺少的條件。在不同的學科,論文選題的確定,也有不同的學科規律。筆者的以上看法,只是在中國近現代史的學科範圍里提出和討論問題,本質上,是以自己指導學生的經驗為基礎的,可能會反映規律性,當然也無法避免局限性。讀者沿著這個起點如果獲得了更全面的認識,才是筆者的真正心愿。

  來源:《江蘇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年3月第8卷第2期,原標題《關於博士論文的選題問題》

  作者:李良玉,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