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實錘自錘」式危機公關,到底為哪般?

萬能的大叔 發佈 2020-01-20T16:10:49+00:00

L女子開車進故宮,持續發酵,成為春節前最大的一次輿情刷屏事件。只不過最近幾年,故宮文創的親民式溝通藉助網際網路,讓故宮更加可愛,透明,真正做到了與民同樂的中華文化瑰寶之代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故宮在成為中國最知名和最賺錢的網紅IP後,又到了一個峰頂,前面就是萬丈深淵啊,一不留神就

萬能的大叔第1084 篇原創文章

劃重點:危機公關聲明,

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說什麼。

L女子開車進故宮,持續發酵,成為春節前最大的一次輿情刷屏事件。

其中,至少五個品牌(含個人品牌)被捲入。

拋開比較敏感的個人品牌,還剩下四個,分別是:故宮、奔馳、長春理工和忠旺集團。

四個品牌分成了兩個派系,一派是「憋清派」,以長春理工和忠旺集團為主,碩士和別墅的事,都與我無關!一派是「閉嘴派」,奔馳大C躺槍,故宮成為眾矢之的後,連微博也不敢更新了。

撇清相對容易,所以,大叔今天重點聊聊「閉嘴派」:

1、故宮發那樣的聲明,到底咋想的?

2、奔馳需要公開回應此事呢?

3、故宮如何才能度過這場危機呢?

一、故宮的聲明就是要點火

說實話,大叔也沒想到,L女炫特權這事,能刷屏,並且還能持續刷屏,從1月17日到19日,成為今年春節最大的一個瓜。

截至目前,包括人民日報、央視、中國青年報、澎湃、環球日報等重點媒體都發表評論,批評和質疑的火力點就一個,特權!主要集中在2個方面:1、L女的特權是誰給的?2、故宮如何對待特權?

各種自媒體,都在全網搜索有關L女的記錄,別墅、學歷、名牌等等,為傳統媒體做了很好的補充,而傳統媒體則集中在了特權上,人民日報評論稱:規則面前沒有「撒歡兒」的特權。

故宮博物院的官方微博雖然在輿情爆發的當天就公開發表了聲明,但這封83個字的聲明不僅沒有平息質疑,反而起到了「火上澆油」的反效果。全文如下:

針對今日有網民發布周一開車進入故宮事件,經核查屬實。故宮博物院對此深表痛心並向公眾誠懇致歉。今後,我院將嚴格管理,杜絕此類現象。感謝社會各界對故宮博物院的關愛與監督。

大叔看到,不少媒體人和公關人士都對這個聲明做了點評,總結一句話就是:差,犯了危機公關的所有核心原則,除了及時性打個及格分之外,沒有說清楚事件經過,不正面回應公眾關切和事件疑點,更沒有拿出行之有效的糾錯方案。

那麼問題來了,連吃瓜群眾都能看出來這是一份史上最差的危機公關聲明,故宮博物館的人是咋想的?腦子進水了嗎?

大叔認為,這是故宮故意而為之的。

我們再回看這個聲明里的三句話:

1、「周一開車進入故宮事件經核查屬實」。

大叔看到現在不少文章在帶節奏,說什麼這裡有停車場,當然,如果故宮這麼回復,指出女網友其實是在故宮內部停車場拍攝的照片,並不違規,就把「特權」這個質疑打消了,但是,故宮沒有,開車進故宮屬實,這叫「實錘自錘」。

2、「故宮博物院對此深表痛心並向公眾誠懇致歉」。

大家重點看「深表痛心」4個字,這說明故宮自己也認為這種行為不妥,所以,表示「痛心」和心疼啊,如果這是故宮自己在閉館日舉辦的活動,自己邀請的客人,自己設定的參觀路線,故宮還會對自己「深表痛心」嗎?

顯然這句話只能對第三方說。這個第三方是誰?大叔看到,雖然有人接受採訪了說受邀去的故宮,但是,至今,沒有人包括L女都絕口不提主辦方是誰?

這一句「痛心」其實也是提前讓一切試圖合理性的解釋「打臉」。

3、「我院將嚴格管理,杜絕此類現象」。

這句話還可以有另一個說法是「我院將開展自查自糾,杜絕同類現象發生」。這兩句話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前者是一個內外統籌者的角色,後者是一個企業處理內部事故的角色。故宮雖然是一個副部級單位,是文化和旅遊部的直屬單位,但由於特殊的文化符號,大叔猜測,很多活動可能也是被安排。

基於以上的分析,大叔認為,有一種可能是:某第三方單位在故宮辦了一個活動,出了事後,故宮一方面沒辦法公開說清楚事情的經過,甚至自己也不認同這個事,怎麼辦呢?但你是事發地啊,又是一個網紅IP,只能發這樣一個不倫不類的聲明。

對於危機公關,大叔經常強調2點:

第一,危機公關的聲明,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說什麼。故宮有太多內容沒有說,其實也就說明了一切。

第二,危機公關一定是動態的,此時此刻看待危機,與明日明刻有可能完全不一樣。如果說,當天的回應還算及時,但輿情在次日繼續發酵之後,故宮博物院選擇繼續失聲,也代表一種態度吧。

二、奔馳不需要公開回應此事

理由很簡單,這不是一個品牌行為,這是個人行為。

郭美美開瑪莎拉蒂,某人開賓利撞了路人,都是類似的邏輯。這與奔馳女車主坐在引擎蓋上哭不同,那是用戶在向品牌維權。

當然,這對奔馳這樣的貼上了「炫富」標籤的品牌,提了一個醒,就是你自己如果要辦官方的活動,比如和故宮這樣的傳統IP跨界,千萬要注意分寸,要有對文化和文物的敬畏之心。

至於那些網友PS的海報,大叔認為也無需去理會。但基於大叔上次對奔馳處理西安女車主事件,奔馳沒反應可能並不是來自於自己的策略,而是一種被動行為吧。

三、故宮如何度過這場危機?

這個問題最難回答,所以,留到最後。

因為目前的信息極其不對稱,大叔不知道此事的全部,所以,實際上,無法給出一個解決方案,但可以給出一些方向。

大叔認為,故宮要想度過這場危機,至少需要3個條件:

1、特權者浮出水面。

不管是主動的激將法,還是被動無奈,必須要有人把故宮這口「鍋」背走,才能根本性解決故宮在這次輿情中遭受的形象受損問題。但從實操來看,大叔覺得很難,這口鍋,故宮大機率是要繼續背下去。

2、春節之前別出新瓜。

既然要繼續背,那就要保證春節前,不要再出現新瓜,新的踐踏公平、行駛特權的案例。平穩度過春節之後,再通過其他方式補救,但此事會對故宮一系列已經在春節談好的營銷事件,帶來巨大的影響,甚至都得撤,損失不小。

3、反思和長效機制。

故宮曾經遭遇「十重門」的危機事件,比如「盜竊門」,「錯字門」,「會鎖門」、「哥窯門」、「瞞報門」、「古籍門」、「屏風門」、「封口門」、「拍賣門」、「逃稅門」……雖然有些門大叔壓根沒聽過,但大致了解,基本都來自於管理問題,由此可見,故宮實際上一直存在管理問題。

只不過最近幾年,故宮文創的親民式溝通藉助網際網路,讓故宮更加可愛,透明,真正做到了與民同樂的中華文化瑰寶之代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故宮在成為中國最知名和最賺錢的網紅IP後,又到了一個峰頂,前面就是萬丈深淵啊,一不留神就會掉下去,網紅也無法掩飾來自內外部的管理問題。

危機管理意識和體系,很多企業都是痛過才知道有這麼回事,但往往呢,痛一陣之後,就又不記得了。有些企業甚至認為,自己是網紅,粉絲的寵兒,根本不需要危機公關。

當然,事情鬧這麼大,主管部門肯定已經介入了,如果還沒有一個可公開的結論,就說明裡面的情況更加複雜了,從這個角度,有點像華為的521事件。

【2019年度盤點】

年度十大刷屏危機:

年度十大刷屏案例:

年度TOP20抖音:

職位發布超過1個月,若還要投遞,

請加大叔微信:wannengdedashu009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