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刃上滿載著靈魂」!從「寧次之死」看日本動漫中的死亡美學

挖好片兒 發佈 2020-04-26T10:44:36+00:00

04,「死亡崇拜」情節「只有從容不迫的接受死亡的危險,才是美德」,日本的熱血動漫中,不管是《火影忍者》還是《海賊王》,都充滿著對於「生」的束縛和對於死亡的解脫和欣賞。他們認為,死是極其美麗的,不管生前行善還是行惡,死亡本身就是一種「補償」。

作為丈量生命長度的「死亡」一直是人們避諱的話題,由於不可抗力和人類與生俱來的生命意識,人類對於這個話題都有著天然的抗拒和牴觸心理。然而,在日本動漫影視作品中,通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呈現,它卻以極高的包容度成為永恆歌頌和獨具藝術性的審美話題。

在熱血動漫《火影忍者》中,日向寧次的死亡,將這種美學發揮到了極致。

01,佛教禪宗的「靈魂不滅觀」

日本的佛教禪宗是從中國引入的,是構成死亡情節的文化傳統積澱,是日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的「靈魂不滅觀」深深地影響著日本的影視文藝創作,在日本的影視作品中,他們相信人死之後,只是肉體得到消亡而靈魂永恆不滅,同時,這也是人類完成生命意志獲得重生的重要精神力量。

川端康成認為,人生無常,外在的一切都是虛無的,一切皆苦,只有死亡才是個體生命的解散,才能夠涅槃和重生,在他的眼中,死是一種永恆,是一種極致的美!他的觀念也是來源於佛教的禪宗思想。

在動畫《火影忍者》中,寧次的死亡,並非是單純意義上的保護宗家之戰,更多的是為了擺脫咒印,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真正意志堅定的人。

日向寧次,是十二小強中唯一被稱為「天才仁者」的青年,他擁有白眼血繼,也掌握著讓人羨慕的八卦掌等特殊的技能和體術,然而,他也是木葉名門日向一族分家的子嗣,雛田的堂兄。

這個身份帶給他的更多的是痛苦和桎梏,而並非是榮耀。

他的果敢赴死,對很多人來說,是生命的結束,然而,對於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擺脫束縛,走向自由的開始。同時,體現的是對於生命輪迴的尊重和對於個體價值的追求,同時也體現了日本人對於佛教和禪宗信仰的認同。

在展現寧次死亡的畫面中,舒緩的鋼琴曲緩緩傳來,伴隨著戰友們對於寧次的回憶,結尾處鳥兒拍打著翅膀飛上天的鏡頭呈現,也意味著寧次的重生。

他的咒印是一個束縛,一個牢籠,而如今,他通過反抗和掙脫,終於涅槃,化成了不滅的「火鳳凰」,重新獲得了自由和有生力量,這是動畫中的關於生命意志的呈現,也是對於禪宗文化的體現。

鳴人說「我要讓寧次留在我的心裡」,在日本影視創作的觀念中,死亡只是肉體的消散,而靈魂才是永恆伴隨著身邊人的。


02,對於自然的崇拜和敬畏

「四季風物中春天的櫻花、秋天的紅葉,都可賞心悅目。然而冬夜明月照積雪之景,雖無色彩,卻反而沁人心脾,令人神遊物外。」

——《源氏物語》

日本是一個傳統的島國,氣候溫潤,四面環海,然而,頻繁的自然災害如火山地震等災害,可以瞬間將美好的事物化為烏有,所以,在日本的動漫作品中,對於自然的崇拜和敬畏是由來已久的,再加上對於佛教和禪宗所闡述的虛無論,世間萬物都有著曇花一般轉瞬即逝的美麗。

源自於對於自然的崇拜和敬畏,風雷閃電,雨雪霜露等自然景觀都成為了影視作品中的重要意象元素,而動漫中恰到好處的景物呈現,可以烘托現場的氛圍,塑造人物的性格,達到主題的升華。

在《火影忍者》中,寧次的死亡,有大約30秒的時間都採用了空鏡頭的展現方式。

寧次的死亡相當慘烈,他為了保護鳴人和雛田,用自己的身體抵擋住了十尾的扦插之術,這位木葉十二小強唯一犧牲的忍者,令人唏噓不已。

這一幕在動畫中,是較為經典的一幕,動畫在呈現寧次之死的時候,並沒有安排讓忍者們圍繞著他的屍體撕心裂肺的哭啼,也沒有讓他的戰衣布滿鮮血,體現戰爭的慘烈,而是採用了一種美到極致的抒情方式。

他靜靜地躺在了草地上,白皙的皮膚有一點血絲,這一點血絲,並沒有讓人感到血腥和不適,而是在乾淨的死寂畫面中,體現了生命的聖潔和壯美。

此時,鏡頭上移到了茂密的樹叢,兩隻羽毛和樹葉緩緩落下,一直滑落到了寧次白皙的手中,停駐了好幾秒鐘。

大量的空鏡頭呈現,從遠到近,從近到遠,通過平移,拉伸等方式,為這一個忍者的犧牲做了渲染和烘托。

動畫選用了這樣的方式來送別寧次,讓寧次的死籠罩上了一層濃濃的哀傷和短暫的美感,它不會極度地讓人痛哭流涕式的悲痛,卻讓人傷感和憂愁。

生命終結在了「秋葉靜美」的唯美深刻,達到凈化心靈,帶走人世間的冗雜和繁亂的效果。

03,包容性極強的生命藝術

在《切腹》中,有這樣的一句話「武士刀的刀刃上滿載著武士們的靈魂」。

作為包容性極強的生命藝術,「死亡」在日本的影視作品中,並非是一種悲憫而無助的落幕,而是一種美的文化訴求和極具形式感的行為藝術。

值得一提的是,呈現「死亡之美」極少會選取自然死亡,大多數都是具有以人物的「死亡」來達到某種目的的非正常死亡。

而這樣的「非正常死亡」並非是通過不可抗力或者是外力的作用,更多是人物自我意願的死亡,用主人公死亡意識的自我構建來達到精神追求的目的,從而渲染人物情感,升華主題,既有著「菊」的優雅和安逸,也有著「刀」的鋒利和尖銳。

在日本的宗教信仰中,對於天皇的極度效忠而形成了日本的「知恥」意識和「武士道精神」,這樣的精神主要表現在將生死置之度外,為了信念放棄生命迎難而上的決心,在他們的眼中,只有死亡才能夠讓恥辱獲得最終的救贖。

我們常常在日本的影視作品中能夠看到這樣的鏡頭,在兩個人打鬥,即使一方輸了仍然不放棄,會戰鬥到最後一刻,奄奄一息,直到戰死或者是以死謝罪,來達到對於恥辱的最高救贖。

在他們的眼中,死並不可怕,死反而是一種升華和光榮。

在熱血動漫《火影忍者》中,不管是寧次的死,包括第三代火影猿飛日斬的兒子阿斯瑪之死,辛久奈為了保護孩子之死都有著為了信念戰爭到最後一刻的決心和勇氣,導演通過這些人物的主動自我犧牲來達到和觀眾的共鳴共情。


04,「死亡崇拜」情節

「只有從容不迫的接受死亡的危險,才是美德」,日本的熱血動漫中,不管是《火影忍者》還是《海賊王》,都充滿著對於「生」的束縛和對於死亡的解脫和欣賞。他們認為,死是極其美麗的,不管生前行善還是行惡,死亡本身就是一種「補償」。

在熱血動畫中,雖然鏡頭大多數都採用的是輕鬆愉悅的明快鮮艷的顏色,比如金黃,橙紅,然而,在呈現死亡的時候,會不惜改變風格,而使用較為哀傷和晦暗的冷色調,這都是源於日本影視創作者的「死亡崇拜」情節。

在《火影忍者》中,紅色,金色,黃色是使用最多的顏色,也是代表著正義和熱情的明快色彩,比如只有鳴人掌握的查克拉,就是金光閃閃的顏色,而暗灰色調一般用的較少,大多數也代表著陰暗和邪惡的色彩。

在「寧次死亡」的呈現中,電影一改往日的明快色彩,採用了大量的白色,黑色和綠色等素色,比如寧次的皮膚和慘白的臉部特寫,比如忍者們的悼念服,比如綠色的叢林,白色的羽毛等。

這些色彩和色調的展現,淋漓盡致的體現了戰友們對於寧次的懷念和日本的死亡崇拜。

日本人認為,死亡是嚴肅而具有儀式感的,既是總結也是超脫,導演將死亡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成為了片段中的高潮,也是一種審美欣賞。


結語:

「寧次之死」是動漫《火影忍者》中的催淚片段,通過對於寧次死亡的悽美呈現,哀婉綿長的和觀眾做了「惜別」,展現了日本傳統文化中獨特的死亡審美,有著較高的藝術價值和魅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