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李世民駕崩,吐蕃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親往祭奠,再寫民族親緣

作家李書緯 發佈 2020-01-28T13:19:10+00:00

《帝范》有12個篇目,書中以自己的政治經驗作為總結,讓太子垂範。——————————————參考文獻:[1] 安應民:《吐蕃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19頁。

公元649年(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離開了他親手締造的貞觀盛世,在當年5月病逝於含鳳殿。二十三年的貞觀之治,他改革國家機構,維新政治;輕徭薄賦,疏緩刑法;知人善任,虛懷納諫;銳意經史,借鑑前代成敗;斥棄群小,不聽讒言。君臣同心協力,共同治理國家,對社會穩定、經濟發展起了重大促進作用,因而被稱為「貞觀盛世」,成為封建政治的典範,受到歷代史家的盛讚。

李世民病逝之前,最關心的仍然是唐王朝的未來。在他去世之前的一年裡,唐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告誡太子如何治理天下,並親自撰寫《帝范》賜給太子。《帝范》有12 個篇目,書中以自己的政治經驗作為總結,讓太子垂範。《帝范》一書實際上也是太宗留給嗣君的一篇政治遺囑。十分難能可貴的是,太宗對自己的功過得失做了客觀的評價,對太子寄以深切的厚望。

當年6月,太子李治正式繼位,是為唐高宗。唐高宗繼承了太宗的遺願。繼續加強唐蕃之間的關係。李世民的駕崩,唐高宗李治慟哭不能自已。李世民的喪葬以及典禮弔祭事宜具有託命大臣長孫無忌全權處理。文成公主是受皇命遠嫁吐蕃的,況且又被太宗李世民冊封為養女。因此,李世民的駕崩,考慮到唐蕃的姻親情誼,長孫無忌立即派遣使者到吐蕃告喪。

唐朝使者快馬加鞭急急趕到吐蕃,已是一個月後的7月。此時的青藏高原也和漢地一樣,時常的大雨連綿不斷。唐朝使者達到吐蕃的時候,嘩嘩啦啦的大雨已經連著下了三天,而此時,天氣仍然看不出一點兒放晴的跡象。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站在紅山宮的檐廡下,看著被雨水浸淫的土地,看一眼濃雲密布的天空,心中不免著急起來。

這如果是在中原內地,老百姓們會樂得合不攏嘴而謝天謝地。有一句古老的農諺說得好:「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雨吃飽飯。」

因為在中原之地,此時正是麥收後夏苗生長的絕佳時期,如果有這麼一場透雨,那正應了「好雨知時節」的諺語,收穫便已經有了五成的把握了。而吐蕃卻不同,吐蕃「以麥熟為歲首」,此時正是「雪山化了,青稞黃了」的時候,人們會穿上吉服,騎上馬,沿著豐收的青稞地,轉圈祈禱。還要跑馬射箭,點燃篝火,跳舞狂歡,來慶節娛神。

這樣一個時節,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正在為百姓憂慮。突然,內侍冒雨送來了來自長安的訃告,說,唐天子李世民駕崩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文成公主,不啻為晴天霹靂。她先是驚呆了,傻傻地站著,繼而便嚶嚶泣泣的哭了起來。

文成公主哭著哭著,恨不得一步飛回長安去,松贊干布、祿東贊、桑布扎及墀尊等見文成公主哭得如此傷心,渴望回到長安的心情如此急切。也一個個禁不住心中酸楚,甚至聲淚俱下起來。

哭過一陣子之後,還是大相祿東贊比較清醒,一面勸說文成公主節哀,一面向松贊干布進言說:「大唐與吐蕃,乃舅甥之誼,現在天子駕崩,吐蕃也應視為國喪,設置靈位,以供君臣及國人弔祭。另外,大唐新主登基,承嗣大統,我吐蕃也應上一賀表才是。」

李世民的故去。文成公主懷著對故土故人的深深思念,又是盡子女之禮的對太宗哀思。因而,文成公主夫婿便決定隨唐高宗李治前去報喪的使者一同回到大唐長安,祭奠這位親手締造唐蕃秦晉之好的締造者。

出發前,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準備了豐厚的祭禮,隨行車輦還攜帶金銀珠寶十五種,準備在唐太宗陵墓(昭陵)前敬獻,作為祭奠和悼念。

松贊干布的親自前來弔喪,唐高宗李治萬分感激。這次祭奠後,松贊干布被唐高宗封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並賜布匹兩千段。[1]唐高宗的這些做法,一方面繼承了唐太宗的民族盟好政策,繼續保持了與吐蕃的友好關係。

當然,唐高宗李治對松贊干布的賜封,也有著對這位高原贊普的尊重成分。自從李世民允婚許嫁文成公主後,松贊干布在維護唐蕃民族關係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自通婚以來,他就向唐朝貢使不斷,數次出兵援唐,維護邊地安定。基於這些,高宗李治對於這位與唐太宗一道締結唐蕃民族友好關係的締造者的尊重,因而,加以賜封。

在當時,少數民族的部落首領中,被唐朝皇帝冊封是一種十分榮耀的事情。在此之前,唐太宗李世民多次冊封過少數民族部落首領。

公元635年 (貞觀九年),吐谷渾部落首領慕容伏允趁唐朝初立,曾經擾唐邊境,為此遭到唐軍一路追趕,深入吐谷渾國境內,一直追到青海湖附近。見唐軍如此鍥而不捨,慕容伏允一直跑到青藏高原,高原空氣稀薄,環境惡劣。李靖部將還是追上了吐谷渾軍隊。吐谷渾軍再次大敗,慕容伏允自殺身死,他的兒子順即位。慕容順繼位後立即向唐朝示好,並派人向唐朝遞上降書,表示要永世歸依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答應了他的這個請求,封其為西平郡王、吐谷渾汗,並讓其重建吐谷渾汗國,李世民此舉的目的是緩和吐谷渾與唐朝的矛盾。唐太宗封慕容順為西平郡王、吐谷渾可汗,並讓其重建吐谷渾汗國,此舉,極大的促進了兩國關係的想好的方向發展。但是,慕容順立國後,其內部仍然動盪混亂。

不久,慕容順在吐谷渾內亂中被殺,兒子諾曷缽即位,當時,諾曷缽年紀尚幼,沒有能力管理政事,所以其內部更加混亂。唐太宗見諾曷缽難以穩定內政,便派兵部尚書侯君集等人率軍支援諾曷缽。在唐朝幫助下,吐谷渾的局勢才逐漸穩定下來。

公元636年,諾曷缽請求頒布唐朝曆法,實行唐朝年號,派子弟入侍唐帝。唐太宗則派淮陽郡王李道明前去冊封諾曷缽為河源郡王、烏地也拔勤豆可汗。

吐谷渾對唐朝的支持非常感激,自冊封后,連年向唐朝使貢,敬獻奇異珍寶以及牛羊馬匹,每次向唐朝進獻馬匹、牛羊達一萬多匹。諾曷缽被冊封后,還向唐太宗提出和親,唐太宗則欣然應允。公元639年 (貞觀十三年)十二月,諾曷缽親自到長安迎親。貞觀十四年(640年)二月,唐太宗令宗室女弘化公主出嫁,令淮陽郡王李道明和右武衛將軍慕容寶持節送親。唐太宗的故去,諾曷缽和弘化公主也是萬分傷心,親率使團並帶來許多駿馬前往長安祭奠。

在歷史上,西突厥也是為能夠得到唐王朝的冊封而感到榮耀。公元632年(貞觀六年)秋,西突厥迎立泥孰,是為咄陸可汗。泥孰繼位後即派出使者來到長安,希望得到冊封。李世民知道,要讓各民族誠心歸附,只有讓他們感到天子的真誠仁信。於是,在泥孰派來的使者覲見李世民的時候,他立即表示希望與泥孰結為盟兄弟。唐太宗李世民的這種真誠態度,應該是向西突厥拋出的橄欖枝。西突厥使者返回後即向泥孰細述了唐太宗的意願。泥孰十分感激,又立即派遣使臣至長安表示願意內附。這樣,泥孰到其弟執政時期,與唐保持了良好的關係。

唐王朝在與民族部落的交往中,唐太宗不僅對他們表達誠意,也根據情況合理冊封。對於投唐的將領也是信任任用,讓他們參與到政權組織中來。李世民一朝,少數民族為將為相的不在少數。被俘的頡利可汗被賜予右衛大將軍的頭銜,那些為唐王朝多次統率大軍征戰四方而又戰功卓著的高級將領,有右衛大將軍阿史那思摩( 即李思摩)、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以及左屯衛將軍阿史那忠、右武衛將軍阿史那泥熟、俟利苾咄摩支等等。唐平東突厥後,唐太宗不僅將突厥降眾安置內地,讓他們保持原有的生產和生活習慣,仍以其酋長擔任都督等職,統治原有的部眾。突厥首領在長安被任為五品以上將軍、中郎將的官員就有一百多人,甚至「殆與朝士相半」。 [2]

太宗李世民寬仁的民族政策,也贏得了其他民族的尊重和擁戴。被其他民族尊稱為「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駕崩的消息傳出後,八方慟哭,許多酋長按照本民族的習俗以刀割面表達哀悼,那位曾率唐軍攻占龜茲的突厥族將領阿史那社爾,甚至要求「請以身殉,衛陵寢」。那種感天動地的場面,可以見證李世民被尊為「天可汗」之名,非靠刀劍,全在人心。

李世民的駕崩,作為共同締造唐蕃民族友好關係的奠基人之一,松贊干布也許是對於他和太宗李世民親手建立的唐蕃友好關係的彌足珍惜,因而他立即上書長孫無忌說:「天子剛剛登基繼位,如果臣下們有不忠之心的,當親自勤兵赴國除討。」

松贊干布為什麼會說出這番話來?現在的一些學者認為是因太宗李世民駕崩後,松贊干布已對唐王朝十分輕視。其實這種推斷是錯誤的,他之所以給長孫無忌寫信,應該說,源於他派吐蕃大相祿東贊去長安貢獻大金鵝時,與太宗李世民的一次談話。當時,祿東贊祝平高麗之捷時,太宗皇帝曾與其談及自己百年之後的事。他最擔心的人是李世勣。李世勣就是徐茂公。徐茂公的李姓,系唐高祖李淵所賜。徐茂公通曉天文,熟知地理,用兵如神,乃一經世奇才,其行事也往往出人意表。隋朝未年,嘗事魏國公李密。李密降唐,徐茂公仍據其舊境。後來聽從魏徵的勸說,也以其地歸唐。然而,他並沒有自己把地獻上,而是讓長史郭孝恪,將所據郡縣的戶口、兵馬之數登記造冊,赴長安交給李密,讓其獻給唐廷。當時唐高祖李淵,聽說徐茂公的使者到了長安,卻見只去給李密送信,而不見有表章給朝廷。便問郭孝恪,郭孝恪告訴李淵說:「茂公不欲自獻其地,他認為那是借主人之敗,自以為功而邀富貴,故而深以為恥。特令小人登記造冊,交給魏公李密,由他來獻給陛下。」

唐高祖李淵聽後,對徐茂功十分敬重,他感慨地說,徐茂公不背德,不邀功,是真正的忠誠篤實之臣,於是,賜姓為李,徐茂公就成為李世勣了,並使其經略虎牢以東之地。

徐茂公歸唐之後,屢有殊功,李世民也知其才智有餘,若自己百年之後,為嗣主所用則天下安,不為所用則天下亂矣。

祿東贊回吐蕃後,曾將他與唐皇帝的談話如實的稟告了贊普松贊干布,故而他才致書長孫無忌,並獻金琲十五種,薦於太宗之陵,以表示對大唐之誠。

當然,松贊干布給長孫無忌寫信,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因為長孫無忌是太宗李世民託付的顧命大臣之一。唐高宗李治系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所生,他的性格有點軟弱,因而太宗李世民去世之前,擔心這位仁孝的愛子難以立國,臨終前召見長孫無忌,禇遂良等大臣入宮,託付後事。唐太宗說:「朕如今將後事全都託付給你們。太子仁義孝敬,你們也都知道的,望你們善加輔佐教導!」隨後,太宗李世民又對李治說:「有無忌,遂良這樣的賢臣在,你不用為大唐江山擔憂!」太宗去世後,長孫無忌、禇遂良忠心輔佐朝政。因而,這次松贊干布前來弔祭太宗,他親書長孫無忌表明自己的忠心,長孫無忌接信後,立即將此事奏明高宗李治。

唐高宗對松贊干布的一片忠心所感動,因而在朝殿上與眾臣商議,又賜封松贊干布為賓王,並賜雜彩三千段。

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弔祭太宗李世民並接受唐高宗李治的冊封后,在長安又住了數月,準備啟程回吐蕃。啟程之前,吐蕃使團又向唐高宗李治請求,請朝廷提供蠶種,並派造酒、碾、磨、紙、墨的優秀工匠進藏指導工作。文成公主入藏之時,雖然已經帶去了大量的中原技術和物種,但此時的松贊干布學習中原文化技術的熱情非常高漲。當然,吐蕃使團的請求唐高宗李治當即答應一一賜給。

——————————————

參考文獻:

[1] 安應民:《吐蕃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19頁。

[2] 《資治通鑑》卷一九三。貞觀四年五月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