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十二卷的那些事兒

肉肉肉 發佈 2020-01-09T18:02:13+00:00

天上飛的,水裡游的,地上跑的,都有涉獵。不管啥都能出,不怕天價,不怕稀有,只要你有好東西,市場就有接盤的。

1、十二卷到底是怎麼了?

「崩了唄,還能怎麼!」我的微信好友徐大神說到。

此人愛好廣泛,啥都玩兒。天上飛的,水裡游的,地上跑的,都有涉獵。

"really?我咋看你最近又入了些。崩了,還入?!"

「以前一個側芽的價格,現在差不多可以收個母本了。現在不收,啥時候收。」

「在等等,可能會更低呢,既然崩了,就在等等看,為啥這麼著急?」在我看來十二還會持續走低。跌破所謂的3000點是早晚的事情。

以下部分就是徐大神的個人觀點,咱就不情景對話了。

十二不是股票,兄弟。前幾年瘋狂的時候,十二比股票牛。不管啥都能出,不怕天價,不怕稀有,只要你有好東西,市場就有接盤的。整個市場都在瘋狂的快進快出。大家樂此不疲,並彼此分享經驗和心得,那時候十二卷是爆炸式的增長。不養點兒十二,感覺人就out了。

巨大的市場需求,創造了各種增量的方法。側芽太慢,咱就葉插,葉插周期也不短,咱就砍頭,砍頭也不過癮,咱就直接砍,先出頭,再葉插,順便收一波砍頭苗,這一套操作下來,賺個五六倍,沒問題的。

還不夠快,怎麼辦,直接賣葉子。對吧。一個葉子正常怎麼也能出兩個吧,弄好了,插出四五個也沒問題,據說,某島國大神,一個葉子,十幾個苗子很輕鬆。人家就靠葉插營生。這麼一來,葉子也成了搶手貨。

問題是,上面的手法再怎麼純熟,它依然解決不了量的問題,市場一直很饑渴,怎麼辦?組培走進了大家的視野。如果說,十二市場的前期是農耕時代,靠天吃飯的話,組培就是工業化的開始。完全的降維打擊。

你市場需要什麼,我組什麼。雖然大家從牴觸到接受是經過了一段時間,但和整個十二卷的發展來比,還是太快了,不到兩三年,稀有不在稀有,稀缺不在稀缺。價格直線下降。

組培打擊的不僅僅是價格,還有中層玩家。前期市場培養的中層玩家大多是陽台玩家和大棚主組成。十二的發展一般是中層傳播上層的銘品,並培養小白入坑。現在是上層銘品,直接被組培接手,收割小白沒商量,沒中層啥事了。中層沒了利潤,不做傳播和推廣,入坑的小白迅速減少,新入坑的小白又被組培截胡,差不多從17年開始,各種各樣的組培商家,粉墨登場。市場進入收割模式,但行收割,不問前程。



2、關於組培,關於錦

這一大段說完後,我尋思,這大神怕不是做傳銷的吧!

「說到組培,大神,就你看來,組培體和所謂的側芽,砍頭苗,葉插苗之間的區別在哪裡?」

「怎麼說呢,區別不在技術上,在心上。」

組培可簡單的理解為克隆。理論上,組培可以培養出和親本特徵一樣的個體。但實際上呢,也不盡然。相對來說,園藝程度越高的品種,其特徵的穩定性越差。這也是為啥很多園藝品種在選拔到一定階段需要和原始品種進行二次或多次的回向雜交,以保障特徵的穩定性。這是我聽別人說的啊,選育本身也是一門學問。

越園藝的品種,組培效果越差。比如原始品種,同一組織部分,可以培養500個特徵穩定的個體,換成銘品要保證特徵穩定的話,培養的個體興許只能是50個。

在這個條件下,組培商獲取的親本是不是純正,親本的組織是那個部分,親本是不是成熟個體,以及培養多少個體,這些因素都對最終個體的特徵造成影響。同樣,價格也是衡量標準。組培質量好的硬化個體,上千是沒問題的。

這樣一來,組培好壞,價格之間的利潤差,全在人心。

更有甚者,掛羊頭賣狗肉,說自己的是某銘品組培苗,弄的原主兒不得不出來闢謠向大家聲明自己的母本永遠不會做組培。

這也是組培最飄的地方。

說回區別。

區別還是有的。相對來說,組培的確會比側芽,砍頭葉插等自然方法獲取的個體要弱些,容易僵苗。就玉露來說吧,窗面的通透度,還是差一些。但總的來說,大致特徵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趨同。具體的細節差異,就如炒菜時的鹽少許,即使色香達到了。但這個味兒,很難!不過,出現味道比原來的好的情況也不奇怪。比如,西瓜。

至於錦嘛,就目前所知組培錦還是有缺陷,不穩定,後期退錦和全錦的幾率很大,這也是為什麼十二的錦價格很穩定。

同樣,組培錦的穩定個體,也不便宜。



3、關於後續

到這裡,聊的也差不多了,像組培品從國內到島國,再從拍賣網站拍回國內的老套路,咱就不說了。說下個人體會。很多大棚主開始主打實生了,我感覺挺好的,實生才是正道。單純的靠銘品盈利的時代過去了,組培是解決量的手段,更好的新品和更美的個體,還是靠園藝。

在我看來,崩的是市場,不是十二。

還有很多美好的十二肉體在等待大家選育和發現。

的確如大神所說,現在這麼便宜,更應該好好的玩兒一下。

對於十二,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發表自己的觀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