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未來將面臨這兩大問題,選擇更重要

大理中公教育 發佈 2019-12-19T08:37:44+00:00

有話說叫畢業即失業!寒窗苦讀三年只為了一個大學夢,根據教育部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

有話說叫畢業即失業!寒窗苦讀三年只為了一個大學夢,根據教育部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大學生們未來將面臨的就業壓力之大我們不難想像,大學生們對未來都充滿迷茫,特別是在大四時,在人生的又一個分岔路口,前面好像沒有道路,但其實又有無數條道路,只是他們不知道自己該選擇哪條。

大學生們未來可能都會面臨著幾大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些問題,幫助大家早做準備。


一,考研問題

是去工作還是考研?這幾乎是每個大學生都會考慮的問題,因為現在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大學生越來越多,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用人單位都是擇優錄取,學歷可以說是硬性指標。所以近幾年考研人數激增,據教育部公布,2019年考研人數達到了290萬人次,再一次刷新紀錄。

所以未來是考研還是工作,一定要提前就考慮好,早做準備,不要等到大四突然選擇去考研,這樣的結果可能只是打個醬油,因為別人早早就開始努力了。不過如果選擇讀研,就要需要付出三年的時光,這樣可能會面臨當你畢業了,沒有考研的同學已經到了企業的管理層。


二、工作問題

如果不考研,那就面臨找工作的問題,事實上,除了考研、考公、考編的一部分同學,大部分大學生都是畢業後直接去工作了,現在找工作越來越難,想找一個既輕鬆薪水又高的工作是不可能的,甚至很多同學想找對口的工作都很難,特別是學習一些冷門專業、或者是畢業於知名度不高的二本院校的學生,在找工作時壓力更大。

另一方面,找工作時還要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就近選擇找還是到一線大城市尋求更多發展機會,就近找的好處是在家幹什麼都方便,但是選擇少,沒有自己喜歡的工作;去北上廣可以找到心儀的工作,但是要面臨的是高消費和生活壓力。這也是非常令大學生們頭疼的事情,建議大家如果是追求穩定的話,那就可以就近找一份工作,或者考公務員等。


總之,就像那句話說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些關於自己以後人生規劃的是都要提前考慮好,才能儘早實現自己的目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