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登基,離不開一個德國人指手畫腳,淺析背後的原因

蟋蟀說歷史 發佈 2020-02-01T15:36:19+00:00

前言:中國歷史上每一個朝代的更換皇帝都應該是皇帝坐主,但是順治十八年,順治皇帝死後,究竟誰應該是大慶皇帝,在皇位之爭中一個德國人竟然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前言:

中國歷史上每一個朝代的更換皇帝都應該是皇帝坐主,但是順治十八年,順治皇帝死後,究竟誰應該是大慶皇帝,在皇位之爭中一個德國人竟然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正是因為這個德國人的加入,讓玄燁順利登基。這究竟是為什麼?難道順治皇帝是一個傀儡皇帝嗎?

得寵之因

這位德國人不是別人,正是傳教士湯若望。他先後侍奉過崇禎,順治,康熙三位皇帝,更是經歷過明清兩朝的更替,康熙的名字也是湯若望給取的。為何湯若望在清朝歷史上有這麼重要的地位呢?

明朝末年的時候,正是全球走上殖民擴張的道路,湯若望自然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進入了中國。湯若望帶來的西洋東西,受到了朝廷的官員的追捧,另外他有著傑出的口才,因為信奉基督教,順治的思想也受到了深刻的影響。

順治皇帝很喜歡湯若望,為了支持基督教的傳播,順治皇帝專門為湯若望撥款分地,在宣武門外修建了一座天主堂。就連孝莊皇后也將湯若望視為座上賓,可見湯若望的重要地位。湯若望還是一個十分敬業的人,編寫科學論文,翻譯著作和歷史書籍,推崇天文,給清朝帶來了豐富的知識。

湯若望一句話改變繼承者

順之二十四年,皇帝病重,按照長幼的順序應該是二皇子福全,無論如何也輪不到玄燁來當皇帝,但是這時候湯若望說:玄燁出過天花,以後不會再得這種病,在當時的環境之下,人們對於天花似乎充滿了恐懼。

湯若望力挺玄燁因為是孝莊皇后對玄燁格外的疼愛,堅持玄燁為帝也是為了自己能夠更好的在大清朝順風順水。當然孝莊皇后為何會寵愛玄燁,這一點無人知曉,畢竟孝莊皇后是服侍過兩代帝王的女政客。對於孝莊皇后,在《康熙與祖母孝莊皇后》中記載:

「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致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

順治為了保證國家不會因為皇帝突然病逝造成的國家動亂,應該選擇玄燁來當皇帝,所以正是因為湯若望的建議,改變了中國的歷史,讓本不該登基的玄燁登上寶座,之後才有了康乾盛世。

結語:

湯若望在清朝歷史上的作用不可小覷,能夠在大清朝上的皇位繼承上起到這樣的作用,說明在清朝已經對於基督教的傳播提供了重要的前提。當然了,正是因為康熙即位,才有了後來61年的康熙盛世。


參考文獻:

《康熙與祖母孝莊皇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