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護士的微信聊天記錄曝光:我不怕,但我還是哭了

哈騰浩日媧 發佈 2020-02-08T13:35:12+00:00

這些故事裡,有無力,也有溫暖;有恐懼,更有希望。他們第一時間從家中返回崗位,疫情兇險卻知難不退,他們說這是職責所在,穿上這身戰袍,便無畏。

疫情來襲,有一群人披上了白色戰袍。

在病人心中,他們是最強大的戰士;可在病毒面前,他們也只是凡人。在這個遲來的春天裡,無數醫護人員在抗爭中寫下了一個個生死故事。

這些故事裡,有無力,也有溫暖;有恐懼,更有希望。

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會被侵襲,會被感染,卻絕不會被擊垮。只因他們知道,當自己踏上征程,有更多人,會在後方遙遙守望。

今天,是武漢封城的第17天。

在一線抵禦疫情的,是這樣一群群身穿白衣的人。

他們第一時間從家中返回崗位,疫情兇險卻知難不退,他們說這是職責所在,穿上這身戰袍,便無畏。

多日的堅守,許多人體力嚴重透支也不願離崗休息,見過了生死的他們知道,每一秒里都含著希望。在病人面前,他們是最強大的戰士。

然而在病毒面前,他們也只是凡人,會被侵襲,被感染,甚至被奪去生命。

在疫情中,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這群白衣戰士予人希望,而在他們身邊,也有另外一群人在默默堅守與護衛。

在與病毒抗爭的生死故事中,我們看得到恐懼、慌亂和惋惜,卻更能發現存在於疫情期間的溫暖與力量。

「我今天穿的這套新衣服帥不帥?」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

52歲的毛樣洪應召前往高速路口的疫情檢測站。

這不是毛樣洪第一次站在抗疫前線,17年前的非典「戰疫」中,也曾有過他的身影。

自16歲從衛校畢業,這位小鎮醫生便把救死扶傷的職責擔在了自己肩上。


當天出門前,他讓家人幫忙備下兩盒泡麵,留在晚上加班時吃。

作為當地鎮衛生院唯一一位副主任醫師,一年要接診上萬人的他早已習慣這種忙碌。家人是牽掛,然而救人是責任,世間難得雙全法,肺炎疫情發展迅速,事態緊急,毛樣洪沒有猶豫。

到一線去,是他作為醫生的本能。

行醫35載,毛樣洪為無力支付費用的車禍傷者做過擔保,也無數次用精湛醫技為危重病人保住了性命。兒子毛林楠最喜歡看父親說「我又救回一條人命」時臉上的喜悅,那是來自醫者的自豪。

可惜上天不公,庚子鼠年第一天,在毛樣洪草草吃過一碗泡麵,又一次回到崗位時,被一輛失控轎車撞倒,最終因搶救無效離開人世。

那天,毛樣洪穿著一身灰色西裝、一件棗紅色羊毛衫,那是他為迎接兒孫回家過年特意換上的新衣。

下午出門前,他曾特意問兒子:「今天穿的這套新衣服帥不帥?」

那時,還沒有人知道,這會是毛樣洪留給家人的最後一句話。

毛醫生已逝,但醫者仁心,將在這世間繼續傳遞。

「作為醫生,連家裡人都保護不了,你還能保護誰?」

1月22日,發熱、咳嗽已經3天的醫生李春被確診感染了。但這不是最壞的消息。妻子、兩個女兒和岳父岳母的確診,對他而言才是那道晴天霹靂。

「我不害怕病毒,可作為醫生,連家裡人都保護不了,你還相信你能保護誰?」

從醫17年的他,很少會因為什麼事情而感到緊張。禽流感、愛滋病,還有很多高傳染性的病,他都見過,也沒怕過。

但這一次,他怕了。

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讓他產生了巨大的無力感:「平時我們ICU就是給所有病人保底的,各個科室搞不定的,我們都能搞定。但現在,我們給別人保不了底了,我們自己都中標了。」

在他心中,原本堅實的最後一道防線似乎正在消失。

「我從來沒有這麼無助過。」

然而作為戰士,就要抗爭到底。在治療期間,網上問診成為他的第二戰場。

第一次上線,他便一口氣看到深夜兩點。他將問診人數限制從50調至200,又從200調整到了300......

打開手機,諮詢請求源源不斷地湧入。

那些問診信息,由疫情爆發前短短几十字的簡單詢問,變成了如今上千字。

他甚至可以想像,在螢幕對面,那些五六十歲的人怎樣花費五六個小時敲下這些字,試圖尋找一些支持與希望。

「說實話,如果真是新冠肺炎,通過網上諮詢的方式,也並不能幫他們解決什麼實際問題。但是,我的回覆如果能給焦急恐慌的人們希望,哪怕只有一點,也是好的。」

2月3日,不斷向外傳遞希望的李春,終於聽到了屬於自己的好消息——家中老人正在漸漸痊癒。而他本人,也在等待著最後一次核酸檢查。

如今,他最大的願望是等疫情過去,可以好好抱抱自己的兩個女兒。

「那是我的大公主和小公主,我已經很久沒有抱過她們了。」

但他堅信,在疫情爆發的這段日子裡,自己已經竭盡全力,讓更多的人得以守護在兒女身邊了。

「從確診至今,我一直沒敢告訴自己爸媽。」

1月15日,武漢協和醫院的護士汪婷,開始照顧一位高度疑似新冠肺炎的病人。

當天,她便出現了不適。只是病人危重的病情讓她忽略了自己的身體。在連續工作2天後,她發燒了。

1月20日,汪婷接到了通知住院的電話——核酸檢測陽性,需要隔離治療。

那一刻,眼淚不爭氣地往下流,她在酒店大哭一場。

草草收拾行李,汪婷又一次走進熟悉的醫院。只是這回,她不得不躺在隔離區的病房中,那是她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藥物強烈的副作用讓汪婷吃不下飯,她突然想起以前在科室護理病人的時候,每次都會囑咐術後的病人多吃點病才會早點好,現在輪到自己,道理都明白,可食物卻真的咽不下去。

好在曾並肩奮鬥的同事時刻陪伴,讓她不會覺得無助孤單。

同事為汪婷送來的罐頭

只是,從入院到現在,汪婷的父母還不知道她感染了新冠肺炎。

「從確診至今,我一直沒敢告訴自己爸媽。」

「他們身體不好,年紀大了,也不懂醫,告訴他們怕他們擔心。」汪婷苦笑,她把這事偷偷告訴了弟弟,讓他幫著一起保密,「就說我在醫院很忙」。

與汪婷一樣向父母隱瞞自己情況的,還有今年26歲的趙群。自疫情爆發以來,他始終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父母牽掛兒子,每天都要打電話問問他的情況。接起電話,他每次都說「我在睡覺,或者在看書」,趙群告訴父母自己一切都好,讓他們放心。

這些報平安的電話,都是趙群躺在病床上打的。1月22日,他因密切接觸多名患者,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隔離治療。

得知確診的那一刻,他心裡有過驚恐,持續的低燒和頭痛,更令他難受不已。可他不敢告訴家人,害怕病情會加重,更害怕家人會擔心。

但看著自己身邊穿著厚重防護服的戰友,這位90後男生躺在病床上頓時感到心安。

那天,他在手機上打下了這樣的文字:「同事們太辛苦了,我想換他們下來早點休息。」

沒有人生來勇敢,但從他們第一天披上戰袍那刻起,便早已選擇了無悔。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2019年12月29日,張定宇所在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轉入了首批7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這座武漢最大的專科傳染病醫院,成了這場「戰疫」中名副其實的先鋒。身為院長的他,和醫院的600多名醫護人員,已經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奮戰了30多天。

大嗓門、風風火火、雷厲風行,是同事們對他的一致評價。只是最近,大家發現張定宇的性子比從前更急了,腿似乎也更跛了些。

「膝關節不好」,這是張定宇的一貫說辭。但漸凍症的折磨,才是他一瘸一拐的真正原因。

「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這些天,張定宇往往凌晨2點剛躺下,4點就得起床,無數事務在等待著他去協調處理。而同為醫務工作者的妻子被病毒感染入院,他卻沒顧得上去看上一眼。

但在妻子入院第二天晚上,這個剛強的男人落淚了。

「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我們結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

那是相濡以沫的妻子,也是攜手走過半生的愛人。他不怕病痛,只怕保護不了家人。

好在如今,妻子終於病癒出院,在抗擊病魔的路上,那份支撐與希望,重新回到了張定宇身旁。

「一個一個的都倒下了,總要有人站出來。」

唐洋是武漢協和醫院第一批被確診,也就是鍾南山院士口中武漢最早被感染的14名醫務人員之一。

不久前,她曾在病床上寫下這樣的句子:「被確診時我沒有流淚,因藥物副作用吐得死去活來時我沒有流淚,但住院這段時間,我流過太多次眼淚。」

這些天,她見過被確診同事眼中的無助,也聽說過在購買物資時商家的善舉——他們在網上購買泳鏡作為護目鏡時,老闆得知他們在武漢協和醫院工作,便免費贈送了200個。

而一大早徒步好幾公里,從老家趕來醫院上班的90後同事更讓她淚流滿面:在空蕩蕩的馬路上,瘦弱的女孩逆風而行,一人拎著大包小包風塵僕僕地奔赴戰場。


「90後的她們一直都是被保護的對象,這一次換做她們在風中逆行,來保護大家健康!」

當自己倒下,變成患者,唐洋便成為醫院中無數瞬間的見證者。

除夕夜,一位同事為他們送來了熬好的雞湯。放下餐盒,與唐洋在窗口匆匆一見,便急忙去上了夜班。在忙碌的工作間隙,她只能隨便扒幾口方便麵。

旁人問那位同事,怎麼咳嗽沒好(排除了新冠肺炎)就來上班了,她只簡單回復了一句:「一個一個的倒下,總要有人站出來。」

那天,唐洋從隔離病房狹小的門口朝外望去,晴空下,陽光正好。每一個普通人的故事,正在早春的空氣中發生、聚集。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當疫情襲來,身著白衣的戰士們在前線保護著我們;而在其身後,也有人在默默保護著他們。

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母公司字節跳動捐贈2億元設立了專項基金,為疫情防控一線醫務工作者提供保障。截至目前,已經有100位一線醫務工作者獲得了資助。

當然,也有像張定宇這樣的醫生,拒絕了針對本人的資助,他說:「把錢留給更需要的人吧。」

這筆資金,對於每一位受助者而言,在經濟支持之外,也都有著別樣的意義。

醫務人員們脫下白衣,也都是人之兒女、父母、夫妻,在病毒面前,他們像普通人一樣也會倒下,也會害怕。

但這份支持,讓醫護們知道,自己從來不是孤軍奮戰,如若跌倒,背後絕不會空無一人。

白衣戰士奔向戰場,更多人在後方遙遙守望。

一句鼓勵、一個眼神、一碗熱湯,每一個細微之處都傳遞著溫暖;親人、朋友、同事,是牽掛,卻也是後盾與力量。這一切,終將化成戰士們與病毒抗爭的勇氣。

每一個渺小個體的抗爭與付出,如一顆顆螢火,匯聚出暗夜中的熠熠光輝。

戰士們向前行進,他們身後不僅僅是自己的背影。

還有牽掛他們的家人、各盡所能的志願者、堅守在各自崗位的建設者、更有著由每個扛起自己責任的普通人匯聚而成的熱血中華。

從「戰疫」打響的那天起,每個人便已成為生死之交。在這個遲來的春天中,沒有被禁錮的城,只有離不開的愛。

這場阻擊戰,我們能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