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皇帝,西方人評價很高,東方人評價「貪財好色」,為何?

文化小弟 發佈 2020-04-25T02:13:40+00:00

這個終究是戲劇,為了增添劇情色彩需求,然而歷史上東西方眼裡,東方人眼裡,尤其當初屬於藩屬國的朝鮮認為康熙是"貪財好色"的,而此時的西方人給予的評價很高,是"哲人王",為何東西方有這麼大的差距,真的是因為文化差異嗎?

康熙皇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是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的年號。而且此年號是中國歷史使用最長的年號,共61年。期間發生的重大事件有三藩之亂、雅克薩之戰、多倫會盟,準噶爾之戰、清統一台灣之戰和九子奪嫡等。

康熙一生的政績也是可卷可點的,然而在現代影視劇中《康熙微服出巡》等,康熙帝的角色也是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好色",二是"哲人王"。電視劇中康熙的微服出巡每次都為民解決困難,然而也多次因"女人"這條人物線,被觀眾戲稱不如改為"康熙選妃"。這個終究是戲劇,為了增添劇情色彩需求,然而歷史上東西方眼裡,東方人眼裡,尤其當初屬於藩屬國的朝鮮認為康熙是"貪財好色"的,而此時的西方人給予的評價很高,是"哲人王",為何東西方有這麼大的差距,真的是因為文化差異嗎?

朝鮮人眼裡的康熙

朝鮮當時作為藩國,定期會派出使者去清朝上貢,並且能夠獲得大量賞賜,而朝鮮對清康熙的影響則大多來源於這些使臣。

我國古代皇帝選妃,都是很嚴格,從各地挑選妃子,而且皇帝的紫禁城也可以算是中小型城市的規模了。

在朝鮮國內盛傳的"舊聞皇帝於暢春園作離宮十五處,貯以北京及十四省美女,宮室制度及衣服飲食器皿皆從其地風俗,而皇帝沉湎其中"的說法,親眼得見暢春園的金昌業更是大呼上當:"暢春園南北二百餘步,東西百餘步,豈容置十五處離宮乎?"在"制度樸野,無異村莊"的暢春園外,這個深諳儒學的外鄉人感嘆道:"以康熙之儉約,守汗寬簡之規模,抑商貿以勸農,節財用以愛民,其享五十年太平,宜矣!"

從朝鮮國內這些盛傳可知,朝鮮使者將皇帝的衣食住行的奢華程度傳達回國內,然而作為藩屬國的朝鮮,在給入關後清朝第二位皇帝的奢華,感到驚訝,並且抑制商業的發展,只發展農業,通過勤儉節約達到五十年的太平。這基本就是康熙接近晚年,朝鮮對此的描述,然而朝鮮的醜化,要從康熙八年(1699年)說起。

俗話說第一印象是給人們最基礎的回憶,也是最直接的,而當時的朝鮮對康熙15歲時期的外貌描述就不是很友好,刻畫的形象是小老頭的形象,尖嘴猴腮,並且喜怒無常。雖說"伴君如伴虎",隨時可能掉腦袋,說明此時的康熙小皇帝已經深諳帝王術。

中國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而皇帝則是後宮佳麗三千人,或許這被認為是色。那皇帝貪在哪裡?畢竟整個天下都是他的,他有需要貪什麼?

上文也說到康熙勤儉節約,在電視劇《雍正王朝》里,康熙對於自己的大臣往往睜隻眼閉隻眼,只因為一起打過仗,流過血。

那麼歷史上朝鮮如此記載:"彼皇貪財好貨,拜官皆以賂得,商賈之潤屋者,輒授職級。民不聊生,怨聲載路。往來館中者,無不斥言如是矣。"這是康熙五十一年(1711年),朝鮮使者對朝鮮國王的轉述。財政赤字的清王朝靠買賣官爵掙錢,使得名聲哀悼。

然而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冬至副使李弘迪對康熙的印象是:"皇帝荒淫游畋,不親政事。用事之臣,又皆貪虐,賄賂公行。"

可以說康熙皇帝,在他十五歲那年,已經植入不好的印象給朝鮮人民,在其中年、晚年更是因為多次戰爭,清政府財政赤字,又以販賣爵幣來解決困難,給朝鮮使者的印象又大大的降低,再加上皇帝生活極盡奢華,重農抑商等,康熙的形象則在朝鮮人民烙印下"貪財好色"。

西方人眼裡的"哲人王"

馬可波羅在元朝時期就已經來到了中國,並且待了17年之久,並在書上留下"中國遍地是黃金"的字跡。而到了清朝時期,除了商人以外,更多的則是傳教士,根據白新良先生的研究整理,康熙年間西方來華外國人不下三百餘人,他們在華期間與國內多有書信往來,僅《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中便收錄了發自中國的書信152封。

西方人對康熙皇帝的評價很高,而且康熙的繪畫很高,清政府在接受西方文化的薰陶估計要從康熙說起,不然也不會得到西方人對他評價"對知識的渴望很高……"。無論藝術,還是學習上對康熙的評價皆高。

古代帝王基本都是勞累命,從小就要學習四書五經,而且康熙愛好也是繪畫這種高雅的興趣,更加被西方認同。康熙一生從斗鰲拜、平三番、打準噶爾等政績,則被西方人讚賞,並且以勤儉愛民等被西方人認同。品質高貴,為人公正的性格受這些西方人的高贊。

為何東西方記載差異如此之大

這就是第一印象的重要,以及身份的差距。

第一:身份高低的差距。朝鮮屬於藩屬國,多受清政府約束,禮儀基本有規定,朝鮮是來學習的;而西方人則是外邦平等身份,甚至擔任相關官職(如欽天監),主要為傳播知識,學習西方知識。

第二:第一印象。朝鮮的身份早已在歷史中已被認定,對中國這片土地有一定的了解;而西方則多數因馬可波羅原因,對中國這片土地的嚮往。

雙方身份差距,角度環境等客觀因素影響。對康熙的評價差異甚大,康熙對自己評價則是"朕之生也,並無靈異,及其長也,亦無非常。"

參考資料:《清史稿》、《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康熙皇帝》、《中國近事》、《老稼齋燕行日記》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