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的蒙古血統

哈騰浩日媧 發佈 2020-01-02T05:56:52+00:00

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陸的原始蒙古人,是開闢美洲、創造美洲文化的蒙古利亞人 。在30000 ~ 10000 年,他們第 一次從蒙古高原東移 , 跨過白令陸塊,推進到美洲大地;在10000 ~ 8000 ,第二次或第三次從蒙古高原南下, 經過太平洋島嶼,到達美洲。

蒙古國成吉思汗大學歷史學教授蘇·姜巴道爾吉日前接受《國際先驅導報》專訪時說。「蒙古人最先踏上了美洲大陸。」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陸的原始蒙古人,是開闢美洲 、創造美洲文化的蒙古利亞人 。在30000 ~ 10000 年,他們第 一次從蒙古高原東移 , 跨過白令陸塊,推進到美洲大地;在10000 ~ 8000 ,第二次或第三次從蒙古高原南下, 經過太平洋島嶼,到達美洲。印第安人與蒙古人屬同一氏族血統, 他們嬰兒的臂部上有「蒙古斑 」, 這是於屬蒙古人的先天性青記 。印第安人的社會形式、民族風俗 、宗教信仰,與蒙 古高原諸民族有許多共同點。

美洲大陸的土著居民 ,按哥倫布的叫法Indian( 印第安人 ), 據統計在加拿大共有331000 人 (包括 27000 余名英紐特 、阿留申人), 美國有 827000 人 ( 包括 34100 英紐特、阿留申人 ), 古巴有300000 人, 秘魯有7650000人 ,玻利維亞有 5000000 人 , 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約為20000000 , 整個美洲大陸印第安人總數為近32000 000 。

考古學證實在美洲大陸一直沒有發現類人猿 、猿人或早期智人的化石和遺址 ,最早的人類遺址僅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 。考古學對這些早期印第安人的遺物 , 以及製造的石器文化進行測定 , 科學地斷定印第安人來自蒙古高原北部。人類學家從生理學的角度進行研究 ,發現印第安人的耳垢乾燥 ,這有別於歐羅巴人種 ,也就是不屬於白人 。皮膚 、頭髮和體質等方面有別於尼格羅—— 澳大利亞人種 。從牙齒的構造看 ,印第安人的牙齒構造與西伯利亞的民族相同 ,特別是印第安人嬰兒的臀部上有「蒙古斑 」 —— 這是屬蒙古人的先天性的青記。蒙古人將這種「 蒙古斑 」 稱作為藍色銀記 ,是上帝奉獻的藍銀色蒙古痣 。這種蒙古斑凡蒙古人 、蒙古語族人、蒙古利亞人均有,它是屬血緣的印記 , 是屬氏族血統的標誌 。印第安人有這個「 蒙古斑 」, 證實他們是氏族血統的蒙古人 , 更確切地說是屬原始蒙古人 。

人類學家從生理學的角度研究 , 認定印第安人與北亞民族在血型 、細胞酶 、蛋白質成分等方面的差 別僅僅是由於地理隔絕後經過萬餘年的演變才形成的 所以, 印第安人與蒙古人屬同一氏族血統 ,是屬蒙古利亞人 。

台灣《中華時報 》1996年11月11日發表任慶華的《美洲人從哪裡來?》 一文 ,詳細論證了印第安人移徙到美洲大陸的次序和印第安人源於西伯利亞蒙古人的實據 。任慶華說, 據美國《科學》雜誌報導 , 新的遺傳學資料顯示 , 美洲大陸上最早的居民從亞洲遷徙過去 , 移徙不過一兩次浪潮 。匹茲堡大學的博士生梅里維瑟從基因學角度研究顯示美洲先民的移徙只有一次浪潮而已 。十年前 ,學術界就對綜合語言、基因及牙齒方面的資料而形成的一個假說 , 掀起激烈的論戰 。創立這個理論的史丹福大學語言學者葛林堡說 , 最早從亞洲到美洲的先民 , 至少是分三批先後到達的, 每一批都各自形成一個語言族群。由具有更多DNA 樣本和更完善的解釋法顯示 , 美洲的土著不論北方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 ,還是巴西的「 克拉荷和雅諾馬密人」( Kraho and Yani - mam ), 他們彼此相同的基因卻比原先以為的要多 ; 牛津大學的進化論遺傳學者華德說 , 這顯示他們都是同一個亞洲祖先的後代 , 他們的祖先其實只是在一兩次移徙浪潮中進入北美的 。科學家已在西伯利亞和蒙古尋找美洲先民祖先最近的親族了 。

華萊士研究小組運用特定的酶將 DNA 切割成統一標準的片段 , 然後觀察這些片段長度的變化 ,以識別是否有突變發生。結果發現美洲土著的線粒體 DNA 只有四種變體 ( ABCD 四類的半套染色體 ), 各自代表一種突變的形式 。而這四種變體也可在一些東亞人和西伯利亞人的身上看得到,但不見於歐洲人或非洲人 , 顯示這些突變原本是從亞洲蒙古人種傳過去的 。

20世紀90年代初 ,美國《洛杉磯時報 》發表了羅伯特·李霍茨撰寫的《美洲最早的移民》 一文 。文章寫道 : 美洲的第一批定居者是早在 40000 年前 —— 即最後一個冰川期降臨這個大陸前很久到新大陸的 。根據語言學 、分子人類學和考古學的新發現 , 這些古代的開拓者散居於美洲各地的時間要比克洛維斯人早一兩萬年 。據傳, 克洛維斯人是在 11500年前在這個大陸上定居的。

根據新的研究結果 , 上述最早移來美洲的人類到達新大陸以後 , 有可能因為冰川的阻隔而在數千年的時間內同他們原先居住地西伯利亞斷絕了聯繫 。冰川擴大可能曾迫使他們逃亡到很遠的南方 。後來,由於氣候重新變暖 , 他們便在北美定居下來。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語言學專家約翰娜 · 尼科爾斯說 ,美國土著人語言的新分析表明, 美洲有各種各樣的土著語言, 迄今已分辨出的語族大約有150 種。如此多樣的語言至少需要數千年的時間才能形成 。通過進一步的分析還可看出 , 從阿拉斯加到智利南部的太平洋沿岸還有一系列年代較近的語言 。這說明在大約 14000年前冰川融化之後, 又出現了第二次移民浪潮 。

埃默里大學的科學家們說 , 新近從太平洋沿岸的土著人母體遺傳基因中發現的線索有力地證明,最早的美洲人可能是在 20 000 —— 40 000年前從西伯利亞大概是經由陸上或越過冰橋遷徙而來。

羅伯特·李霍茨教授以語言學 、分子人類學和考古學的角度證明了美洲大陸的印第安先民遷移的連續性, 表明了蒙古高原上的移民向東遷徙的第一次浪潮 、第二次浪潮和第三次浪潮的情況。

歐美學者對美洲大陸史前移徙的研究,也質疑移徙前後有三次浪潮的說法 。一個跨領域的研究小組將最近的線粒體DNA序列資料重新加以分析 ,搜集了總共有574 個美洲土著西伯利亞人的DNA 資料 。他們直接觀察 DNA 序列, 看是否有突變,用電腦對比美洲土著部落 、 亞洲人及西伯利亞人的基因, 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的美印人身上都可見到那四種原始變體 , 他們還在美洲土著民族的身上看到九種基本的線粒體DNA序列。

這些序列有的僅見於講納 ——顛尼語的人、愛斯基摩人及西伯利亞沿海居民的身上,顯示這些族群的祖先是同一個民族,而不是像華萊士所說的不同的民族。如果現在的美洲土著全都是亞洲某個民族的後裔 ,那麼究竟是哪一個民族呢? 主張多次移徙浪潮的學者跟歐洲的研究人員一樣,認為那些人的祖先是在西伯利亞 , 因為西伯利亞人跟講納——顛尼語的人和愛斯基摩人一樣,身上都有一些基本的變體基因 ,而且是住在靠近通往美洲大陸的陸橋的地方。

但梅里維瑟和美國史密森氏學會的分子考古學者柯曼都表示懷疑,因為根據到目前為止的檢驗結果, 現代西伯利亞人身上都沒有 B 類的變體基因 。他們在另一篇論文中提出 ,美洲土著的祖先可能是蒙古人 , 因為蒙古人的身上四類變體基因俱全。從上可看出 , 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不論是一次或二 、三次遷徙浪潮去的 , 他們都是亞洲的西伯利亞人,是蒙古人 。從語言、牙齒 、基因上看, 西伯利亞的蒙古人身上四類 ( ABCD) 變體基因俱全 。所以, 美洲土著印第安人都是從蒙古高原移徙去的 , 具體地說, 是在 10 000 —— 30 000 或 40 000年前 , 通過白令陸塊從蒙古高原遷徙到美洲的蒙古人 。他們的遷徙是連續性的 , 最早的先民是30 000 或 40 000 年前已到達美洲大陸 ,晚者 10 000 年前白令海峽開化為至。這也是學者們所議論的第一浪潮時遷移到美洲的蒙古人 ,是屬氏族血統的蒙古人——印第安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