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補全計劃——丹麥「伊萬·休特菲爾德」級防空護衛艦

燃燒島鏈 發佈 2020-01-26T19:47:22+00:00

伊萬·休特菲爾德級護衛艦(丹麥語:Iver Huitfeldt Klassen Fregat,英語:Iver Huitfeldt Class Frigate,或以計劃名稱之為SF-3500 AAW型護衛艦)是丹麥皇家海軍隸下的大型防空護衛艦。

本級艦共三艘,首艦F-361伊萬·休特菲爾德號(Iver Huitfeldt F-361)於2008年6月開工,末艦尼爾斯·朱爾(Niels Juel F-363)於2009年12月開工,全級三艦均在2011年服役。

相較於歐洲其他國家近年新造的幾種先進防空作戰艦艇,丹麥的伊萬·休特菲爾德級由於使用低廉的艦體設計和成熟的技術裝備,整體造價低於幾種歐洲代表性的中型防空戰艦,但艦載武備和電子設備毫不遜色,以優異的性價比深得丹麥皇家海軍讚譽。

丹麥扼守波羅的海出海口,有長達7314千米的海岸線,戰略位置險要。冷戰結束後,丹麥所面臨的蘇聯強大海上威脅消失了,瀕海安全形勢有了極大改善,但是丹麥海軍所要承擔的任務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還有所增加。

因此,為了在短時期內改變這種情況,丹麥海軍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在泰提斯級遠洋巡邏艦基礎上發展一種的、採用模塊化設計思想的標準平台,在此基礎上丹麥海軍建造了阿布薩隆級支援艦,並繼續在阿布薩隆級的基礎上,研製一型新銳防空護衛艦,用以替換服役達25年的尼爾斯·朱爾級護衛艦。

歐洲幾種代表性的新一代防空雷達/作戰系統都參與了丹麥海軍新護衛艦的評估,包括泰雷茲提供的APAR相控陣雷達+SMART掃瞄雷達與配套戰系所構成的防空作戰套件(Anti Air Warfare,AAW),以及英國BAE的桑普森相控陣雷達等,最後由泰雷茲的AAW套件獲勝。

由於以正規高強度作戰為主要任務,伊萬·休特菲爾德級取消了阿布薩隆級多用途支援艦的彈性甲板等運輸設施;不過為了維持與阿布薩隆級的共通性,伊萬·休特菲爾德級仍維持類似的基本構型,長度寬度稍微增加,吃水則減少1米(因為不需要運輸貨物)。

丹麥海軍之所以青睞泰雷茲的APAR系統,主要歸功於其出色的追蹤能力以及在測試中優異的性能表現,泰雷茲先前也成功地整合SMART-S MK-2雷達以及美制防空飛彈系統。

由於AAW的雷達戰系組合已經用於德國薩克森級護衛艦及荷蘭七省級護衛艦上,伊萬·休特菲爾德級的核心系統與這兩個鄰近的友邦海軍取得共通,意味著未來三國間將在海軍合作演習與後續開發改良方面取得諸多好處。

本級艦的戰系核心應沿用與阿布薩隆級相同的C-Flex開放架構作戰系統。此外,艦上其他的平面搜索雷達、導航雷達、電子支援裝置、艦首聲納仍維持與阿布薩隆級相同的配置。

排水量6645噸;艦長138.70米,寬19.75米,吃水5.3米;4台MTU 8000 20V M70柴油機,雙軸推進;航速28節,續航力9000海里/15節;編制101人+55。

2座奧托·梅萊拉76毫米艦炮,1座千禧年近程防禦武器系統;4座八單元MK-41垂直發射系統(裝填標準SM-2/3/6防空飛彈);2座12單元MK-56垂直發射系統(裝填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飛彈);2座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2座雙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管;1架EH-101直升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