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猶太人家庭教育出的孩子不是精英就是富豪?

語文道 發佈 2020-05-03T11:22:33+00:00

世界上猶太人的數量大約有一千六百萬人,占世界總人口的0.3%,但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22%的得獎人都是猶太人,這個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00倍。在全世界最有錢的企業家中,猶太人占近一半,高盛、所羅門兄弟等著名金融公司都是猶太人創建的。美國華爾街的精英中有50%是猶太人。


世界上猶太人的數量大約有一千六百萬人,占世界總人口的0.3%,但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22%的得獎人都是猶太人,這個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00倍。


在全世界最有錢的企業家中,猶太人占近一半,高盛、所羅門兄弟等著名金融公司都是猶太人創建的。美國華爾街的精英中有50%是猶太人。


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美國精英和富豪都是出自猶太家庭,比如:


技術巨頭甲骨文公司的創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是全球最富有的猶太人,今年七十歲的他凈資產達到542億美元。


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1984年5月14日出生在紐約附近小鎮。按教規長大,13歲辦了猶太教成人禮。


Facebook營運長謝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


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


為何猶太家庭能培養出這麼多精英人才?原來,猶太民族對孩子從小就有一套成熟的教育模式。


書本是甜的


在猶太人家裡,小孩子稍微懂事,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孩子去吻聖經上的蜂蜜。這儀式的用意是,書本是甜的。猶太人家庭還有一個世代相傳的傳統,那就是書櫥要放在床頭。要是放在床尾,就會被認為是對書的不敬。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次調查表明,在以猶太人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歲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讀一本書;在人均擁有圖書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讀書的比例上,以色列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為世界之最。


知識是智慧


猶太人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幾乎都要回答這樣一個謎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毀,你的財產被搶光,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的是錢或財物,母親將進一步問:「有一種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嗎?」要是孩子回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財物,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

希伯來著名的教育箴言是「教養孩童,使他們走當行的道,到老也不偏離」。其中包含了這樣的意義:家長必須仔細地觀察孩子,提供機會給每個孩子用創意活出自己的人生。即幫助孩子去選擇正確的路,從而使學習成為甘甜可口、充滿驚喜的過程,使孩子得以「完成自己的使命」。家長需要發現奧秘,但這個奧秘是在孩子那裡,而不是在家長這裡。家長的使命並不是告訴兒女應當做什麼、成為怎樣的人,而「必須在他們的智慧面前謙卑下來」。


重視才能


猶太人重視知識,更重視才能。他們認為,一般的學習只是一種模仿,而沒有任何的創新。學習應該以思考為基礎,而思考是由懷疑和問題所組成的。學習便是經常懷疑,隨時發問,懷疑是智慧的大門,知道得越多,就越會發生懷疑,而問題也就隨之增加,所以發問使人進步。

猶太人家庭由此特別注重與孩子的思想交流。孩子們可以同成人談話和討論問題,偶爾成人還會同孩子們纏個沒完,意在引導他們投入到學習與研究上去。


特別注重財富教育


兒童最初無法了解金錢的意義與價值,但已對個人的需要有所認知;因此,猶太父母會在孩子開始向父母要東西的時候,就試著向孩子解釋他們所要的東西是要用錢去買的,而賺錢是辛苦的。如果父母不解釋,孩子必定認為,任何東西只要向父母要,就一定可以得到。如果父母有求必應,孩子將來勢必需索無度。

猶太家庭財富教育時間表


3歲:父母開始教孩子辨認硬幣和紙幣4歲:孩子要學會簡單的計算5歲:讓孩子知道錢幣可以購買的東西、錢是怎樣來的7歲:看懂價格標籤,培養「錢能換物」的觀念8歲:教他們去打工賺錢,把錢儲存在銀行里9歲:孩子要能制定一周的支出計劃,購物時知道要比較價格10歲:懂得每周省下一點錢,以備大筆開支之需12歲:看穿廣告包裝的假象,設定並執行2周以上的開銷計劃,懂得正確使用銀行業務的術語


靠「讀經」理財

中國人有句俗諺:富不過三代。然而,觀察全球知名的猶太家族,卻不乏富有200、300年的事實,主要歸功於猶太人的金錢觀與財富教育。

猶太人對金錢有一套明確態度。他們對財富的文化傳承,靠的是《塔木德經》,象徵美國資本主義精神的洛克菲勒家族,就是猶太人活用《塔木德經》教誨的最佳範例。

通過研讀這本經典,猶太人從孩子小時候就教導他們如何管理錢包,與如何看待財富的價值,這正是富裕病橫行全球時代的防疫抗體。除了致力於子女財富教育,猶太人還充分運用他們最擅長的「契約」,用信託來管理遺產,以信託方式照顧自己的親人、族人。信託就是猶太人的「大算盤」,通過信託詳盡的規範,越優秀的子弟,可以得到越多的資源。例如家族後代進入大學,可以領到若干資金;娶妻生子、創業,又可以領到若干資金。反之,敗家子就拿不到錢,因此一份龐大的家產,不容易被一個不肖子孫散盡,可以留給以後更有出息的子孫使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