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解讀:悟空 八戒 沙僧《西遊記》里的青春成長之路

原點課堂 發佈 2020-02-08T16:19:33+00:00

人在年少的時候,多多少少總認為自己擁有一些東西是天經地義且永恆不滅的,只有擁有青春的人才敢這樣揮霍他的歲月,他不顧一切,只想表現自己,盡情生活,受不得半點委屈,將自尊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孫悟空——前青春期的英雄主義


孫悟空是一個孩子,他對自己,對環境都還了解得太少,因此缺少控制。

因為不了解,所以他無畏:他大鬧天宮,偷吃仙丹蟠桃,結交天兵神將,將原本庄嚴肅穆的天宮攪成了一個幼兒園甚至菜市場;他闖地府,痛責閻王小鬼,勾銷生死簿,將生死都不放在心上。

人在年少的時候,多多少少總認為自己擁有一些東西是天經地義且永恆不滅的,只有擁有青春的人才敢這樣揮霍他的歲月,他不顧一切,只想表現自己,盡情生活,受不得半點委屈,將自尊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他過於敏感,在幻覺中承受的痛苦是實際存在的好幾倍,那些痛苦找不到出口,只能埋在心裡,無限度地作自我折磨。所以說,青春是把雙刃劍。


人們嚇得什麼似的,愛他的怕他的聯合起來反對他,要使那火焰熄滅,要使他生存或者毀滅。但是他們沒有想過,如果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不能燃燒、不能飛翔,那麼哪怕他將來再長壽,也無法與永恆對抗。能與永恆對抗,和永恆一樣高貴的,只有青春,那短暫、然而燦爛無匹的青春。

孫悟空只是憑直覺行事--因此,他是少年,帶著克利斯朵夫式的英雄主義,依著本能的呼喚行動。他感覺到壓迫或者需求時,就盲目地使用他的力量,因此,他可以戰勝看得見的敵人,卻無法戰勝自己。因為他根本不了解自己,他自己對於他來說,居然是比世界上任何一個人更陌生和縹緲的一個影子,而一個人,是不能夠和影子作戰的。

我們總是會辛酸地看到,孩子的理想,像初戀一樣脆弱。後來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他終於發現了自己的無力。他的失敗並不是因為他的本領還不夠高,而在於他的敵人太強大,他面對的是一整個秩序,歷經無以數計的歲月累積下來的秩序和法則。個人英雄主義面對集體力量,開始總是要失敗的,而更可悲的是,一個人對於他的敵人,也許都不甚了解,他只知反抗而不知理解和體諒。

然而天才是能夠從失敗中汲取力量的,從自己的、別人的、所有的成功與失敗中汲取力量。無論如何,孫悟空總算有一個看清自己的機會了。他被迫要在黑暗和孤單中反思。於是孫悟空開始想啊想啊,起初多是回憶往事,慢慢地也敢想到現在了,而未來則是他還不敢碰的。何況,他敢想未來也並不能說明他的考驗快要結束了,正相反,考驗才正要開始。人要想甩掉過去,開始新生活,僅靠把道理在腦子中想明白是不行的,他必須重新回到生活中去實踐。一開始必將失敗,失敗後再思考,直到有一天,他將感到身輕如燕,內心無比澄澈。在此之前,孫悟空必須在漫長的寂寞的日子中思考。


五百年後,一個僧人把他從山下帶出來,他的身體或許獲得了自由,然而他的心受傷了。一個孩子的理想碎了,他驟然間感到蒼老和虛弱,他看見自己滿身泥濘,大鬧天宮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甚至,他不能回花果山去做猴王,即使他知道猴子們依然愛他尊敬他,也仍然覺得無家可歸。他黯然地想,擁有純潔的心靈的日子,一去不返。

他以為自己不再純潔,卻不知道他從未有一個時刻,如此接近純潔。

他低著頭,豬八戒的時代來臨了。


豬八戒——青春期的個人享樂主義


豬八戒太累了,他只想找個地方歇歇,他不願再陷入痛苦的思索。

既然不能背叛肉體遠走高飛,他就選擇做一頭快樂的豬,有一段時間他甚至願意永遠做豬,如果能夠永遠快樂的話。他開始渴望安定、平靜的生活,愛上人間溫柔美貌的女子,豬八戒盡力想讓自己忘了做孫悟空的日子,他實在不想再自尋煩惱。他生來就是心思單純的人,並不習慣長久地拷問自己,他不是沒有用心地思索,但除了一遍遍地確認自己缺乏信仰和前途渺茫之外沒有任何收穫。他的血氣已經在孫悟空時代消耗殆盡,最後依舊是本能出來,迫使他拿出最後一點力量,對自己大喝一聲--甩掉一切,開始新生活!

可是,生活的問題怎麼能像髒衣服一樣隨意丟棄呢?縱使別人能夠容忍,自己也不能忘記。他闖過天宮鬧過地府,怎麼還能平庸地生活?他的小眼睛裡透出痛苦的光芒,但隱忍不發,這時,他對宿命開始有了一些了解。

終於,他的本相被人們發現了,因為他的異類氣質太明顯。豬八戒被趕出高老莊的那天晚上,他看著月亮,自嘲地想,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天生麗質難自棄"吧。身後是他的女人,含著淚望著他,但是她並不挽留他,她不能了解他,所以怕他。豬八戒心想,傻女人,了解就像生活一樣,是說不出來的。

他就這樣跟著唐僧走了。

別人說他貪圖吃喝,懶惰膽小,什麼也不敢堅持。但豬八戒不這麼看自己,他認為自己是孤獨的,因為孤獨而高貴。他懶得與人搭話,那是因為話不投機,與其對牛彈琴,不如吃筍絲炒肉實惠。

從此,豬八戒開始了快樂哲學家的生活。不過偶爾他也問問自己,我一天天都在幹什麼呢?他也沒有信仰,只想混日子。他不耐煩乾重活兒,總是負著手左顧右盼,還瞧不上孫悟空草木皆兵動不動提棒四顧的樣子,他確實瀟洒,基本上沒有要求,顯得仙風道骨,比師父還氣派。

他逃避到歡樂里去,缺乏行動力,似乎重新回到了一片混沌狀態,終於漸漸地、恐怖地,他看見自己正趴在泥里,一動不動。誰都看出他在傷心地哼哼,但他還勉強地樹立著尊嚴的大旗,說他那是在歌唱大地。他開始奇怪、困惑,終至恍然、悲慟。他以為他完了。

可是豬八戒不知道,他以為一切已經結束的時候,恰恰卻是正要開始的時候,一切痛苦和折磨都不會白白忍受。豬八戒並不期望痛苦過後還會遺留什麼,他只希望痛苦快點過去,但他不知道痛苦在人心中的時候才是心靈最充沛的時候,痛苦持續的時間越長,留給心靈的財富就越多。

豬八戒只知道自己被痛苦折磨著,卻不知道他也在化解著痛苦,痛苦是他成長的養料,學會承受痛苦,他能夠更加強壯。

豬八戒啊,你再堅持一下,沙僧就要來了,他來了,你就能從容地在時間中睡去,所有的一切,你都會懷念。

沙僧——後青春期的自我修煉


沙僧是個勤勉的人,既不同於凌厲中透著單純的孫悟空,也不同於懶散中滿含痛苦的豬八戒。

他任勞任怨,做事很多,幻想很少。有時,伺候師父睡下後,他搓著發腫的雙腳,想到自己作為孫悟空、作為豬八戒的生活,他有些奇怪,自己居然能如此安於平庸。

沙僧有一個真理:青春不能被挽留也不能被拒絕。因此沙僧很安心,那股曾經使孫悟空和豬八戒的血液為之翻騰激越的力量,在他心裡已經漸漸地平息下去,像一條小河般緩緩流動。他知道自己的局限,所以安守本分,他告訴自己,所謂自由,就是在有限的條件中無限地伸展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妄想超越一切。

對於取經這件事,他並不認為對於自己是必須的,但他把護送師父去西天當成自己的責任。這對他來說是一個暫時然而確定無疑的目標,這麼想著,他便安定多了,同樣的時間裡,孫悟空上天入地,豬八戒蒙頭大睡,只有他,能夠安靜地陪師父說話,哪怕是說些生活上的瑣事,也不以為是耽誤時間。他不去搶他們的風頭,儘管年紀要長一些,但他仍然對他們很尊敬,他知道他們擁有一些他再也不會擁有的東西,他也帶著一種寵愛的眼神看著他們,他們是他毫無保留的、最真實的過去。

護送師父到了西天之後他要幹什麼,他想過,但是沒什麼結論。他也不著急,路總是要一步一步慢慢走。孫悟空常常責備他缺乏激情,而豬八戒則譏笑他過於實際,沙僧只是寬容地一笑,他很清楚自己目前走在哪裡,他更清楚自己還無法完全掌握內心的力量。

取經路上,雜事很多,他一絲不苟地去做,甚至不要別人幫忙。他需要明確自己和這世界的聯繫,他知道人群才是最可靠最安全的,不管他曾經走得多麼遠,他最後還是要回來的。孤獨,他笑了一下,孤獨可能是結果,卻不應該是目的。因為內心了解的東西越多,他反而愈來愈沒有言語。他留出時間看書,要抓緊時間補充自己。當捲簾大將的那些年月他除了服從和敬畏什麼也沒學會,如今,他只想再多知道一些事情。孫悟空亂學一氣雜而不專,豬八戒乾脆放棄學習,但沙僧清楚自己在學什麼。

如今,沙僧平靜地想,沒有什麼能夠侵犯我平靜的心,甚至死亡也不能。我不怕死,不怕我看不見的一切。魔由心生,我洗凈我的心,就什麼都不怕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