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商鞅,跟教科書上的完全不一樣

h娛樂資本論h 發佈 2020-05-11T20:10:17+00:00

戰國時期,諸雄並起。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是時,秦國僻處雍州,被山東六國當作蠻夷看待,不得參加中原盟會與大國會議。此前秦歷經幾代君位動盪,國弱民窮,軍隊渙散無紀律,百姓私鬥成風,鄰國魏國趁機奪取其河西之地;民風愚昧,父子同居,男女無別。

戰國時期,諸雄並起。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是時,秦國僻處雍州,被山東六國當作蠻夷看待,不得參加中原盟會與大國會議。此前秦歷經幾代君位動盪,國弱民窮,軍隊渙散無紀律,百姓私鬥成風,鄰國魏國趁機奪取其河西之地;民風愚昧,父子同居,男女無別。


國家內憂外患,秦孝公不堪恥辱,即位之初便頒布求賢令,遍求強秦之人。彼時正在魏國的衛鞅(即後來的商鞅)聞說此令,西入秦國,通過孝公嬖臣景監四見孝公,說以帝道、王道、霸道與強國之術。孝公採納後者,任用商鞅,啟動變法。接下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商鞅變法順應了時代潮流,使秦國國富民強、移風易俗。

然而,對於商鞅的評說,後世文人學者莫衷一是,褒貶各持己見,如今竟有"商粉""商黑"兩派立場,此中對商鞅的批判尤甚。商鞅變法不僅推進歷史向前發展,為秦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更構建了後世國家機器、法律制度和經濟結構的雛形。即如此,商鞅為何還會慘遭車裂,"中於讒誹也二千年"呢?

衛鞅、公孫鞅、商鞅,是同一人嗎?

商鞅本是衛國國君的後裔,原名衛鞅。姬姓,氏公孫,故又稱公孫鞅。後因在秦魏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後世多稱之為商鞅。商鞅入秦之前,在魏國做國相公叔座的中庶子。《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公叔座在臨死之前向魏惠王(即後來問政於孟子的梁惠王)舉薦衛鞅,並希望魏惠王"舉國而聽之"。


魏惠王沉默不語。因為在那個看身份的年代,一個默默無名身份低微的中庶子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更何況是擔任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相。公叔座知道衛鞅是個大才,於是他說如果不用衛鞅,就必須把他殺掉,不要讓他出國境,以免其幫助敵國。魏惠王應承著離開了,隨後對身邊的侍從說:公叔座想讓我任用衛鞅,真是病得不輕啊。

大王走後,公叔座趕緊叫來了衛鞅,將此事事告訴了他並勸其離開,不然會有殺身之禍。衛鞅道:"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殺臣乎?"他終究沒有離開魏國。從這裡可以看出,衛鞅是一個具有敏銳的洞察力、準確的判斷力和縝密的邏輯推理能力的人,一定程度上也可看出他的賭徒性格。


衛鞅來到秦國後,四見孝公之後才獲賞識。筆者認為,這是因為孝公與衛鞅是雙向面試,孝公在考察衛鞅,衛鞅也在試探孝公。如果孝公一上來就為帝王之道所動,衛鞅很大可能會離開秦國,另尋他心中的明主。因為衛鞅從小喜歡的是刑名之學,是法家本色,與一般的迎合君主口味的策士說客不同。而在《商君列傳》的評贊中,

關鍵字: